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经济这个字眼,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前成为一个被诅咒的字眼,把它同剥削、盗窃、抢劫几乎等同起来。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如果让商品经济任其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目前,人们的认识有了巨大进步,人们的观念起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这个字眼几乎家喻户晓起来,“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发展商品经济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相似文献   

2.
两种历史文本的界限与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戈 《东岳论丛》2004,25(3):43-53
第三种历史的哲学和第二种历史的哲学不是同一种哲学。第三种历史有它自己的哲学。第三种历史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尽可能地超越史学而回归历史 ,与此相反 ,第二种历史则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地独立于历史并超越历史。历史学的发展也许更多的需要一种内在的史学哲学 ,而不是那种外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品经济意识普遍增强。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发扬雷锋精神?本文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讲求实惠的意识;在遵循物质利益原则的情况下,要继续象雷锋那样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如何同时存在,并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优越性,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客观上受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现则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同样受市场调节,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多方面和全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5.
法律作为商品经济运行规则的主要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只靠制定完备的法律规则,还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意识和权力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传统农业区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拉大了,有急起直追的必要。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商品化的转变,首先应当增强商品经济意识,从观念上来个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伟大作家的不朽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其时代风貌,而且往往表现出一种超前意识。这些作家受到时代律动的触发,受到历史的推动,敏锐地预感到历史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因而能够站到时代的前边,观照生活,描写新生事物,呼唤新时代的到来。蒲松龄虽然是一个儒家思想很浓厚的作家,但他在很多方面,如爱情婚姻观念、伦理观念,表现出民主思想,表现出超前意识。更为惊人的是,他的作品还呈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商品经济意识。我国在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往复循环和正统封闭思想禁锢下,总以为无商不奸,文学家也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因而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着商品经济意识,商品经济观念或思维方式,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的教育。对此,有论者提出异议,认为不宜笼统地去提倡商品经济意识,还是要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人民。还有人觉得,在人民中提倡商品经济意识会造成思想混乱,因而极力反对宣传商品经济意识。笔者认为,商品经济意识的社会效应具有二重性,笼统地去提倡商品经济意识,会人为地强化它的负效应,变相地支持了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对商品经济意识采取严厉的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报刊上发表了很多讨论人道主义的文章,有的文章抽象地谈论人道主义,认为人道主义是“一种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世代相继的进步社会思潮”、“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实际上把人道主义看成一种超时代、超阶级的全人类共同的思潮。这种观点抹煞了人道主义的阶级本质,歪曲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作用,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界限,造成了思想理论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的论著中,关于划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界限,有不同的表述和解释。大家都承认,生产过程在原来规模上重复就是简单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就是扩大再生产。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生产规模”的含义。下边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社会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商品经济,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性质,必然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确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实体,在实质上承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近几年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还很不充分,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商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人的意识本身越来越成为认识的研究对象,即成为认识客体范畴的重要内容。意识在认识论领域中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主体的意识,一部分是作为认识客体范畴内的意识。由于它们所属范畴不同,因此它们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为了使对意识的性质得到全面、科学的规定,应当对意识作出符合实际的划分,也就是把意识划分为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两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指出,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相对于具有唯一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它是主观的。经典作家对意识性质的规定,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它正确说明,物质决定意识,但又不等同于物质,这就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产大幅度增长,人民收入相应提高.1987年全省国民收入预计365亿元(不变价),人均72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68和2.97倍.反映在市场上,商品购销增幅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987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65.27亿元,比1978年增长3.45倍年递增13.2%,高于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1.9%的速度.居民消费额269.64亿元,人均48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794元,农村居民人均399元,比1978年提高130.3%和210.7%.  相似文献   

14.
在正确理解和使用生产力标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生产、流通、分配诸领域中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问题。毫无疑义,区分经济生活中这一界限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停留在这个一般原则上,还要深入研究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看其怎样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为什么是合法的或非法的。这不仅对推动改革,加速现代化建设有意义,而且对我们政策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最大限度地排除破坏因素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5.
康德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主要思想一“语言批判”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影响。应该对这两种批判加以分析,以阐明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是,生产劳动只能以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为限。但是,早在六十年代,以及在近年来重新展开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某些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的新见解。我认为这种见解比较符合马克思研究有关生产劳动问题的方法。然而,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对此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围划得这样宽,那么是否还能承认非生产劳动的存在呢?究竟什么是划分生产劳动同非生产劳动的界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界限的界限     
不知道你在学术研究工作中,是否经常被一种苦恼纠缠着,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有时只好望笔兴叹。这种死缠活缠的苦恼,主要是划不清所谓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据说,学术问题就是学术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两者界限是分明的。可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在学术研究中,却又常常划不清楚,而且往往为此大吃苦头。比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吧,这该是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自从资本主义永恒论被自己不断暴露的社会矛盾所否定以来,世界上有多少学者、理论家进行了多少研究,提出了多少见解,得出了多少结论,真的是众说纷纭。然而,真理愈辩愈明,正是从纷纭的众说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这长达百数十年的研究和争论,社会主义学说是不可能从空想的社会主义进到科学的社会主义的。顾名思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必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衡量不同事物的两种标准,而不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体现。武汉大学陶德麟教授在湖北黄冈地区“生产力标准问题讲习班”上指出,它们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实践标准是衡量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则是衡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与知识爆炸成正比的现象是:各种思潮层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群星灿烂。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由观点、见解上升到理论,由理论再上升到科学学科。现代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术界有人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五千多门科学学科,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在新的科学学科大量涌现的今天,有的学者由于对科学学科的划分标准缺乏正确的和全面的理解,因而往往把自己或他人的一种(或一些)观点、见解、假说、不成熟的理论,或者虽属理论但还构不成独立学科而当作一门新的科学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即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群体之间矛盾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作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另一方面,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是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性质和状况的这种交错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我们用什么标准去划分利益群体,如何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复杂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