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74年10月至12月发掘的广西平乐银山岭古墓群在岭南是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但是过去把其大部分墓的年代、族属弄错了,以致使这一材料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平乐银山岭古墓群,共发掘古墓165座.原发掘者将其中的110座定为战国墓,写成单独的《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的考古报告,又把另45座定为汉墓,一座定为晋墓,合写成了《平乐银山岭汉墓》的考古报告.将一个完整墓群的材料这样割裂发表,对人们联系起来研究很不方便,因而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一个大的古墓群,常常就是当时一个居民点的公共墓地.其居民子孙繁衍、死生更替,也就使墓葬增多,代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六年七月至十一月,广西文物工作队在贵县罗泊湾一地发掘了一座西汉初期的大型木椁墓,编号为贵县罗泊湾一号墓。这座墓葬规模之巨大,结构之复杂,为广西历年来汉代考古发掘中所仅见。墓中的随葬品,尽管先此之前曾为人盗掘,但发掘结果,仍获得遗物一千余件(片),其中仅铜器一项,就多达二百多件。若按墓中出土的木牍和木简上所列的随葬品数量来统计,原来随葬的器物则远非此数,发掘所获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批文物,无论是从数量方面,还是从质地方面说,皆是广西几十年来考古工作中最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根据史料,汉代居住广西地区的主体民族先称瓯骆(或西于、骆越),后称乌浒或俚人。因为他们都是越系的族落群体,所以广西这个地方又称为“百粤之地”。据考古资料证明,这个越系的族体,在战国时期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印证汉代的记载如《史记》和《淮南子》等书,战国末年秦朝初年,广西的越人确实拥有比较强大的实力,他们曾经使几万秦军血流漂杵,三年不敢解甲驰驽。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的互相吻合,使我们得以在文献记载缺略的情况下,利用众多的考古材料来认识汉代广西越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西瓯这一名称,到西汉中期才出现于史籍中;但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里,却较具体地描述了秦平岭南时与"西呕"(西瓯)人作战的情况.梁顾野王《舆地志)也有"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之说.可见在秦代,西瓯这一称呼已出现并被公认.西瓯,《淮南子·人间训)称之为越人,考古材料也证之不诬.广西从新石器至春秋战国,其印纹陶文化的主要内涵,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出土的器物,在器形及组合上与广东西部的一些战国墓相同;其所反映出的文化面貌也与广东同时期的战国墓有较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战国秦汉时期陶器,  相似文献   

5.
杨锋 《中国民族》2023,(4):106-107
<正>发现于2009年7月的曲踏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城西郊象泉河南岸,可分为三个区,呈“品”字形分布。当时,筑路工人的推土机挖掘出2座深埋的洞室墓,清理时发现内置方形的箱式木棺、金面具及众多随葬品。2012年,在附近又发现了一座墓葬。2012-2018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曲塔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共发掘清理墓葬20余座,取得了重要发现。曲踏墓地的墓葬形制主要为竖穴洞室墓和方形石室墓,另有1处疑似瓮棺葬。大型洞室墓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多墓室与单墓室并存。  相似文献   

6.
武鸣先秦墓葬反映的骆越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鸣先秦墓葬反映的骆越宗教意识郑超雄(广西博物馆)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发现并发掘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350座;同时还在相邻的安等秧发掘了86座战国时期墓葬;在马头乡南部约5公里远的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还清理了一处商代岩洞葬;198...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树木年轮的定年结果为依据,将近年来都兰热水、德令哈等地所发现和发掘的一批墓葬分为吐谷浑时期和吐蕃时期.根据墓葬形制的渊源关系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墓葬的族属进行了分析,认为封土堆中有无梯形石砌边框是区分海西地区吐蕃时期外来吐蕃人与被征服的吐谷浑人墓葬的重要标志.由此推断都兰热水墓主人的主体应属于外来吐蕃人,而德令哈一带吐蕃时期的墓主人主体属于被征服后的吐谷浑人.  相似文献   

8.
巴桑旺堆 《西藏研究》2006,(3):F0002-F0002,F0003
列山古墓葬群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列村,距金东乡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公里,距县城48公里,是西藏至今发现的气势宏大、保存较完好的最大古墓葬群。墓地分布在列山前沿一片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其墓葬群分布在东、西两区的坡地上,主要部分在东区,约160多座封土墓葬散落在一座座高坡上,依地势而建,背山临河,坐东朝西,或坐南朝北,自然有序,基本布局呈伞形状。其正面沟底是由南流北汇入雅鲁藏布江的金东河。东区还有房屋和祭祀场所的遗址以及一处石碑座。西区面积小,约有数十座封土墓葬。多数墓葬有被盗痕迹。列山墓葬基本形制有2种,即夯筑墓和封土墓,墓的形状以梯形居多,藏语形容其状为“博喀布”,意为“藏斗”倒扣状。其他形制有圆形、塔形等。根据墓葬封土堆面积的大小,墓葬可分为大、中、小3类。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上、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约有10座;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下、占地不足1000平方米的中型墓有90余座;封土边长在15米以上、占地150米以下的小型墓有80余座。墓葬封土最大者,其正面一侧的边长可达66米,封土高达15米,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类封土墓葬前宽后窄,平面呈正梯形,两侧收分明显。封土边长最短者仅2-3米,封土高出地表仅几十厘米。墓葬构筑技术主要采用夹石、夹木夯筑方法,这种方法直至今天仍是藏式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如编号为M2的封土墓属分节夯筑,每节约90厘米,夯土上以石板作隔垫,共有9层石板隔垫(见封二图)。另外小型封土墓多为石土混合堆筑。从东区墓葬群的布局来看,依山而建的墓群中,大墓居高或位于显著位置,最大的几座墓依次坐落于山坡的高处,小墓排列在其前处和左右两侧,右边的小墓葬群临一大块南高北低、走势平缓的坡地。从列村方向顺着乡间小路往东南爬上此坡地,就能从远处看到规模壮观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9.
论两广战国汉代墓的腰坑习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两广地区战国汉代墓葬中腰坑习俗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探讨了两广腰坑习俗的来源、性质和盛衰原因 ,认为两广地区的腰坑习俗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腰坑习俗南传两湖地区后传入的 ,其性质是用于挖造墓坑时奠基祭祀地神 ,驱鬼除邪 ,保护墓主在阴间不受侵扰。两广地区腰坑习俗兴盛原因是由于战国中晚朝岭南越人部落社会的兴盛 ,衰落原因是由于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政治和文化的传播推广 ,使腰坑习俗逐渐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平安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省首次发现画像砖的地方,其所雕图案内容淳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精品。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模印、雕刻(或彩绘)图像的建筑用砖,古代主要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画像内容主要以表现现实生活、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等,题材非常广泛。画像砖大量用于墓壁装饰,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是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将壁画以画像砖的形式施于墓葬装饰的一种表现。平安汉代画像砖于1982年在窑房村被人称作凤凰山的地方修建革命公墓时发掘出土,砖长20厘米、宽17厘米…  相似文献   

11.
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太阳神图案织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发掘出了1处唐代吐蕃墓葬群,发掘出大墓封堆遗迹1处,中小型墓葬20余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属罕见。其中M1大墓出土的太阳神织锦,在我国系第一次发现,也是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尤为重要的是这类织锦出土在吐蕃墓葬中,当更具特殊地位。以下我们将作具体的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骆越青铜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骆越是战国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岭南的一支越人。关于骆越的青铜文化,过去由于发现的考古学资料较少,文献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人们往往只知道有铜鼓一事,至于骆越是否经过青铜时代,是否产生过自己的青铜文化,其面貌和内涵怎样,却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埋藏在地下的大批墓葬和青铜器相继发现,再现了骆越青铜文化的面貌和发展盛况,为我们了解骆越青铜文化的产生、内涵以及其与周围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解放以来的考古发现,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3.
古代的岭南,大致包括今广东、广西以及印度支那半岛这一区域。从战国以来,史家多将此地区泛称为“越”或“百越”地”,后世治越史者多据文献考证,沿袭史文记载,将岭南的古代居民一概视为越人。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及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认为先秦两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可明显地分为两大系统,它们应属于不同的民族集团。它们具体地表明了先秦两汉的岭南人,并非是清一色的越人。下面我们试将这两类不同内涵的考古学文化与史书中的有关记载联系分析,探讨其归属。谬讹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访掘南越王墓与泰子墓之发掘秦朝龙川令趁秦末中原大乱,诸侯无暇南顾以及汉初国力虚弱、鞭长莫及之机,“并桂林象郡,”“绝道聚兵自守”,“自立为南粤武王”。赵佗的南越国,传“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岭南古代居民为越人,他们虽曾有名为  相似文献   

15.
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都兰县,分布有大片的唐代吐蕃墓葬群,分布较集中的主要有热水乡、夏日哈乡、香日德地区、沟里乡等。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为热水乡扎马日村血渭草场墓地和夏日哈乡河北村大什角沟墓地两处。这批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属罕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初步研究的成果,我们曾经在《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一文中进行介绍,此后,我们对这批丝绸所属的系统进行了更深入一步的研究。在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丝绸中,有一种含绶鸟织锦在我们所鉴别出的属西方系统的织锦中数量最多、比例最大,较为典型地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若干重要问题。本文即以这批含绶鸟图案织锦资料为基础,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学者。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东周时期两广地区瓯骆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特征等方面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作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东周时期两广地区瓯骆墓葬不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还包含有楚、中原、吴越、滇等地文化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有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陵园,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九座,陪葬墓七十余座,陵邑遗址一处。其间高大的墓冢,阙台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这就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的皇陵。 一九七二年以来,宁夏博物馆在西夏陵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有计划的发掘,先后清理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并清理了四座陵墓的碑亭,出土了大量的残碑石和其它珍贵文物。一九八四年由宁夏博物馆发掘整理、李范文编释的《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一书出  相似文献   

19.
骆越,是战国秦汉时期聚居于桂西,滇黔东部及中印半岛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士著民族。文献记载中,明白地记述了他们中曾流行过文身习俗。关于这一习俗的产生及其社会意义,不少学者作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是,骆越人以什么工具文身,其具体形制如何,不仅文献未作具体记述,实物资料也未见发现,一直是个悬案。一九八五年十月间,在广西武呜县马头乡发掘的一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二枚形制特殊、制作精细的铜针,曾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关于此铜针的功用,有的认为是一种缝衣针,有的认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南部古为骆越人居地。1985年,我区考古工作者在其人居地的武鸣县马头乡发现并发掘了两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墓地。其墓葬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排列密集有序,随葬品亦丰富多样,具有较为显著的地方民族特色。为研究当时骆越的社会性质,文化面貌及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笔者幸能自始至终参预其事,兹将其情况加以报道,并略抒己见,期以抛砖引玉,引起重视和探讨。一、马头墓葬的发现及其意义墓葬集中分布于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和安等秧两处坡地上。1985年由南宁市文物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