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文章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1990—2013年间安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会因金融规模的扩大而缩小,因金融效率的提高而扩大。因此,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合理分配金融资源、注重金融多样性发展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重新构建金融发展指标,在金融发展的视角下,对中国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了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与股票市场规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明显,相比较而言,金融发展规模更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主要采用农工产品价格比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统一的分析,得出了城乡集团力量对比影响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内生出不同的政策,政策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统一的分析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1985—2014年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相互影响的均衡关系,我国金融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格兰杰原因。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及其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原因在于城乡金融投资的不平衡和农村资金外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从发展农村金融、遏制农村资金外流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解决,加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重庆市1985—2012年的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重庆市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改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提出政策建议:重庆地方政府应降低普通大众获得金融资源的门栏,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服务业,以改善重庆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实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甘肃金融规模的扩张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甘肃省金融系统效率的提高则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此外甘肃省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以及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991~2011年,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有利的。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注重金融发展的质量;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调状况;科学合理地推动城乡二元制结构转变,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省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整体金融发展以及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山东省的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动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从短期看,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为此,应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竞争互补,以及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等措施,引导金融业均衡发展,发挥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西北五省区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财政支持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开放程度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则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提出了缩小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北省1978—2013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VAR模型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河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变化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建议是通过金融制度改革,消除金融抑制,缩小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和发展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87-2005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证据表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不平等程度随经济发展先提高后降低的现象(也即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Kuznets倒U型关系),转折点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 870元(1987年价格水平)时出现.文章随后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本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上期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没有发现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开放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影响收入分配:Stolper-Samuelson定理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效应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将经济开放分为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利用我国1995~2005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所幸的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仍处在U型关系的左边,因此在我国经济开放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从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出发,运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从金融发展角度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大力发展村镇银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但经济开放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对其扩大起了作用:半制成品的进口可以增加国内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而国外优质廉价商品的进口又可以打破国内的某些行业垄断,原本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但我国以往进口结构不合理,对能源以及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出口会扩大收入差距,因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基本上嵌入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出口量越大,价格就越低,所以劳动者的收入就越下降。外商投资具有明显的地理和行业选择性,会扩大我国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对于收入差距的治理,一方面仍要保持“新常态”下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但同时要走新型的开放道路:一是改善进口结构。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三是适度减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以应对诸如英国脱欧、美国宣布退出TPP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动大体上表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即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倾向、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快速持续扩张以及当前阶段的高位徘徊。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低。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遍存在着较高的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持续扩大。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村收入来源的非集体化、非农业化过程中,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内部,就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工资分配激励效应的强化扩大了收入差距;农副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农村劳动力外出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之前的收入分配模式并不可取,但也必须正视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防止形成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文章在对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金融资源未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收入差距、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学上的效率与公平,而且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收入差距过度扩大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危及社会的组织和秩序,甚至诱发社会动乱,从而使经济增长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应把调节收入差距作为一个中心环节,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和谐与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变动的主要趋势,并将其归因于如下四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一,由传统的发展理论所刻画,以结构转型、市场扩展、剩余劳动力吸收和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路径等为主要影响的发展因素。第二,经济制度的转型变化因素。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决策过程的微观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引起了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第三,经济体制转型不彻底和不完善的因素。这导致了寻租、设租和隐性收入的产生,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政策的逐步完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