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此它具有原型的历史意义.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表现出中国文化思、诗交融的特点.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是礼乐背景下的一种用诗方式,是"感发志意"和"引譬连类"的思想拓展方式,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思想延伸路线.古典诗学是建立在"兴于诗"的理论基础上的,从文学发生的感兴出发,到艺术表现的兴象思想反映的兴寄和审美欣赏的兴味,都反映着兴的诗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兴象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及多方面现代诗学意义,应成为中国诗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首先,兴象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敞性的内视图像,超越了语词符号和物象叠加,它与意象不同,可不包含物象,指向整体视觉审美经验。其次,兴象具有生成性、共生性、生发性,其生成受语境和情境制约。兴象与意境有心观与身临之别,是抵达意境的必由之路。“物象、意象、兴象、意境”可建构新的审美接受次序。再次,兴象源于生命感动,包含欣赏者的全部生命体验,是其生命图式借由艺术品得到的感性印证。兴象审美反对话语生产和技术思维。激活兴象不仅在于理论阐发,还需重返鲜活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3.
牛海蓉 《唐都学刊》2004,20(4):58-60
长期以来 ,学界的普遍观点是把张九龄诗歌创作定位在初唐时期 ,其实不然。张九龄诗歌“兴象”的创造反映了盛唐人所特有的审美情趣 ,其山水诗和怀人诗更能充分体现出这种“兴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兴”之梳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是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核心组成。本文全面梳理了古代兴论之繁富史料 ,逐一剖析了各类见解之源起、沿革、内涵及局限 ,进而从文艺审美“自己运动”的高度 ,论证兴是诗歌审美运动及其内在规律系统的一种揭示 ,是由众多概念、范畴、过程、标准及规定性所构成的开放的诗学体系的一个枢纽  相似文献   

5.
杜甫不只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峰巅,成为“诗圣”;就是在诗歌美学探索上也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建树。本文试就杜甫“转益多师”和“健笔凌云”两个极富审美特色的诗学观点,研讨其诗学品格的审美取向,以就正于方家。一种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杨晓静 《学术交流》2023,(6):184-192
“神似”中“神”的含义与中国传统画论、文论中常使用的“神韵”“气韵”一脉相承。“神似论”可以追溯到道家对“形”“神”概念的讨论。庄子在批判继承老子整体思想后,对形神观念有进一步阐发。唐代后中国诗学审美发展过程中,只追求“神”,而舍弃“形”的思潮日盛,求“神”成为当时审美评判的最高标准,在此背景下,“神似”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审美标准,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关于翻译“形似神似”之说,茅盾、郭沫若、闻一多等有专门论述。傅雷在大量优秀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提出“神似说”,将“神似”翻译思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并被翻译界普遍接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8.
孙学堂 《求是学刊》2004,31(3):95-99
本文从文学思想发展的角度切入,对"格调说"及几个相近概念作了辨析。"格调说"的实质是以汉魏盛唐诗为典则,建立重抒情审美的诗学理念。此种理念以知性形态介入创作,恰违背了诗歌的抒情审美精神。"重格调"是重文本结撰,它属于"以意为主"的诗学传统,黄庭坚所代表的宋型诗学和"格调说"均属于这一传统,前者的"意"多停留于思想内容层面,后者的"意"则被提升为一种包含了重才情、重神韵等多个侧面的诗学理念。"复古派"是明代"格调说"的主要倡导者,其诗学理念包括"拟议变化"和"格高调逸"两个侧面。"格调派"是对"复古派"和清人沈德潜的概称,沈氏是"格调说"的集大成者,其诗学理念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在更为圆活的意义上强调感情与形式的合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郑红艳 《生存》2020,(14):0085-0085
小说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小说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对小说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则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小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之一,通过对小说中语言、形象、情感、意蕴等的赏析,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此外,对优秀的、经典的中国小 说的阅读,本身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但是,考点和核心素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我们在备考时,应着重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时下做学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巨大变化可谓前所未有。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番变化触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传统根基,以至被社会学界将目前的社会阶段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或曰“转型社会”。作为“做学问”者,其行为方式也自然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时下,有的“下海”;有的仍然固守“清楼”;也有的在“下海”的实惠与“清楼”的神圣之间徘徊。无论怎样的形式,“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似乎已经无法回避。其实,这一挑战的背后所涉及到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对社会科学研究,包括对社会…  相似文献   

11.
“象”既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又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基元范畴。中国文化和美学尚象重象,其哲学起点在《易经》的卦象符号,而先秦诸子哲学美学对易象符号意义重新阐释和精神超越,则形成有关中国美学的重要思路和线索,这就是由老庄“道”的哲学对“象”的阐释和重象外虚空、非言味象的思想所引发的意境说;以《易传》阴阳二元结构思想和“立象以尽意”、“现物取象”、“现象制器”等命题为基础的意象说;以孔荀、《乐记》为代表的象通礼乐、重政治教化但又不违艺术审美特征的“比德”和“言志”说。文章本着上述基本看法,还描述了“意境”、“意象”、“言志”说在后世美学中演进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士林 《浙江学刊》2002,(5):121-127
在 2 0世纪中国现代学人之中 ,马一浮先生其学其诗是融通得最好的。如果说 ,其哲学表征是在破除了儒道释乃至理学、六艺之学的门户之见基础上所产生的“道通为一” ,那么也可以说 ,它的诗学表征即为一种超越了“思”与“诗”、“物”与“我”、“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二元对立之后而呈现出的“理事无碍 ,正音正义”之审美精神。从诗学源流上讲 ,马氏之诗在“理趣”和“意境”上远接于宋代的理学家诗人邵雍 ,但由于其学也深、其感也广以及“其情也深” ,而这三方面则无疑是马氏其学、其诗可以超越前贤的根本原因。由于从现代学术进程中获得了更加深厚的精神定力 ,因而使马氏之诗真正具有了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通儒之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新诗源于民族传统诗学与外来西方诗学,因此,物态化与意志化这双重品格的消长就成为其文化特征。意志化是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走向,而物态化则是它的核心、归宿和取之不竭的能量之源。在中国新诗的实际运动中,二者彼此消耗、削弱,都不可能再完整地显示自己固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在一定角度上的相似性也使它们有机地融合,从而使“主客统一”这一诗学追求完成了从西方到传统的转折,使传统诗学的物态化精神实现了最关键性的调谐。  相似文献   

14.
高瑞民 《学术交流》2006,(12):159-161
《修竹篇序》无疑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代表文献,表达了陈氏诗歌理论的主要观点,但我们又绝不能仅仅据此一《序》来论定陈氏诗歌理论的全部观点。要准确理解陈氏诗歌理论,必须对陈氏写此《序》的特殊背景、陈氏对诗歌其他看法以及陈氏创作实践等等因素作整体观,方可减少片面之嫌。学术界普遍认定的陈氏只重汉魏而反晋宋和齐梁的观点,也十分不妥。其实,陈氏虽重汉魏,然亦重晋宋,陈氏认为“汉魏”以“风骨”见长,“晋宋”以“兴寄”擅胜,其诗论中“兴寄”一说的理论内涵实根植于晋宋而非汉魏,陈氏对齐梁诗也不是全盘否定,虽然在陈氏看来齐梁诗“风骨”无存,“兴寄”都绝,但对它在律诗方面的贡献并未抹杀。  相似文献   

15.
诗学文本中城市形象的迁移所具备的话语潜能,不仅能够开发出地域美学的建构意图,也关系着文化权力结构的修改过程。通过梳理中国新诗的发展线索发现,“北京”从各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脱身而出的诗学形象,与新诗发育中的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奇妙的互文。“北京形象”在新诗中经历了三次明显的迁移:一是作为隐喻符号,从强调“文化”滑向对“国家、乡土”的强调;二是作为意识形象,从被附加“大语境”转为现代文化的“内核引领者”;三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由视觉景观向自然景观的还原。“北京形象”的审美迁移话题背后,关联着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进行自我安放等诸话题。  相似文献   

16.
清代“肌理说”诗论概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研究清代翁方纲“肌理说”的基础上力图对其诗学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该诗论的基本概念入手,层层剖析,分析了广义的“肌理”既包括“文理”,也包括“义理”,论述了二者的具体内容、关系和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诗法论”,并从文学史观的角度,对翁氏诗论和清代另三家诗论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肌理说”在逻辑上为传统诗论的发展打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从两汉到六朝,存在着一条跟“经学到玄学、神学再到人学”的思想史相伴随的美学史发展线索,具体表现在汉代云气画到六朝墓壁装饰画,从汉代辞赋到六朝小赋,从《淮南子》到顾恺之的“以形传神”论,从王充、《淮南子》到刘勰《文心雕龙》等领域。两汉繁富,六朝精约;两汉雄放,六朝精致。它似乎突然冷却了两汉,敛缩起来,两汉的“关中大汉”骤变为六朝的“秀骨清像”,这是在整个时代精约型文化一审美观念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与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相关。作者指出,在这一美学史演变历程中,西晋居于中介地位上,存在于园林赏会,文学的审美样式、审美格调,美学理论等许多方面。这一切终于在东晋形成沉淀,进而伸向南朝,这个过程比起前代美学史来更为复杂,也更具美学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原型是一部凝缩和积淀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原型批评是一种“精神考古”。历史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感觉世界的特殊符号——象征,却用最简洁的形式贮存着人类那部惊心动魄的历史。从原型批评出发,本文分析了中国古老的象征系统——兴与象。作者认为《诗》之“兴”与《易》之“象”是中国艺术和中国哲学最早对原型的理论表述,而兴象系统中那些富于联系和富于传统的象征物,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看出,兴象根源于远古文化传统;兴象是一种深刻的象征;兴象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依据兴象与原型的联系,文章找到了《易》与《诗》作为表现方法的共同文化基础,阐述了《易》之阴阳与《诗》之男女的逻辑联系,破译了《易》与《诗》作为兴象之物的密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王德胜一、“现代性”的启蒙话语“现代性”(Modernity)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与启蒙、理性、主体性等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所谓“现代性”的问题,其实正是启蒙、理性、主体性等所遭遇的自身意义与价值问题。而所有这...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意象论中,讲究“心物一体”,主客交融。意象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客体进行审美观照而产生的,随之还有对于审美中时间和空间观念的理解和认知。在古代审美意象理论中,时空既是思维方式,也是其成“象”的一种譬喻方式。因思而成象,时空不仅存在于所思之“意”中,还存在于所观之“象”里。唐代是一个重视“兴象”的朝代,且“象”中蕴含着时空观,主要体现为时空合一的审美意象时空主题的建构。“象”中时空的分析成为唐代意象创构中时空观审美建构的重要主题,对意象创构中的时空关系探究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