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大功率回采设备的广泛应用,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不断攀升,不可避免地出现衔接紧张的局面。面对井下有限的作业场所和风量紧张的状况,通过增加施工队组和作业头数来提升进尺已经不现实。提高单进水平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通过对掘进巷道支护的分析计算,在保证合理支护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支护强度,采取部分支护滞后的办法,实现部分支护与打眼工序的平行作业,从而缩短循环时间,提高掘进速度。同时,也降低了支护成本。使掘进的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掘进的经济指标一般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支护成本和掘进速度。也就是说,以尽可能低的支护材料投入和最快的掘进速度为矿井开采服务。对双锚掘进工艺的改进,就有效地实现了支护成本的降低和掘进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煤矿掘进巷道断面的影响因素,并对煤矿掘进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断面优化和改善巷道支护施工的方式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井工矿采区阶段间留设小煤柱顺槽,其掘进工程快速掘进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平行作业、工序流程、支护操作、生产管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巷道断面较大、受回采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巷道维护困难,本文对首先对回采巷道帮锚杆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帮锚杆失效的机理,然后通过大采高回采巷道煤帮锚杆受力进行了实测分析,得出了锚杆支护效率的大小,受煤体强度与锚杆强度差值影响,差值越大锚杆支护效率越差,以及巷道两帮在进行锚杆支护时应充分考虑煤岩体的强度,选用的锚杆强度略大于煤岩体强度最为合适的结论。对软煤层大采高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集矿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埋深大,超过800m,服务时间长,且受到钻场强烈动载荷的影响。为加固该高应力强动压巷道,保障安全快速掘进,本文基于深部巷道围岩强化控制原理,提出了高应力强动压巷道分段分区联合支护技术,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确定。针对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道掘进工程提出了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分段分区控制技术对高应力动压巷道具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部高应力巷道在受强动压影响时支护形式和技术参数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巷道开挖后,在围岩中出现松动圈,如果能够通过支护,促使松动圈裂隙岩体破坏机制发生有利转化,将显著提高图岩稳定性。为此,在提出支护力放大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发现,支护力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支护力放大效应,提高破裂区岩体压应力、降低裂隙张开度并提高裂隙体“宏观强度”,从而实现由张破裂和脆性破裂向剪切破裂和塑性变形破坏机制的转化。在不同巷道围压情况下,支护力设计应至少满足张破裂转化为剪切破裂的转化压力,必要时应达到脆性破裂转化为塑性变形的转化压力,才能将张破裂和脆性破裂降低到一个合理范围。研究成果在实现围岩一支护系统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支护力浪费,达到安全和经济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数据特点以及掘进状况识别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掘进背景知识,探讨了掘进状况识别的路线和方法,成功地进行了掘进状况的判别和掘进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某矿三层煤主回风巷为研究对象,结合弱胶结易风化的特点,提出加大支护强度、主动与被动让压相结合、帮部加强支护等具体措施对软岩巷道进行治理。为了验证支护效果,文中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较小围岩的位移及应力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支护方式,也为类似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盾构机掘进速度的预测可有效指导设备施工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隧道施工初期数据量较少时,针对掘进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采用迁移学习策略建立盾构机掘进速度预测模型。提出了以TPI、FPI、SE、C 4种混合指标对盾构施工进行聚类分级和判别,降低设备参数和地质信息差异对迁移模型的影响。依托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和芜湖过江隧道工程的现场掘进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当前时刻掘进参数作为模型输入,下一时刻掘进速度作为模型输出,建立的基于CNN-BiLSTM的预测模型,可有效提取掘进参数特征,实现掘进速度预测,其预测值可以很好地反映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其他3种智能模型对比,该模型在MAE和RMSE上表现最优,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基于CNN-BiLSTM的预测模型,可有效解决施工初期数据量较少情况下掘进速度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某矿8#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松软岩层中回采巷道支护方式优化技术,解决回采巷道两帮片帮及顶板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论文以现场工程实际为背景,分析了原有支护体系下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两种优化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支护方式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得出了合理的优化支护方式,即增加锚杆强度和长度,采用锚网索及槽钢、钢筋托梁支护。通过现场观测,得出了回采巷道运用"锚杆+锚索+网+槽钢+钢筋托梁"联合支护技术是可行及合理的,为该矿及其它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隧道掘进机工作效能和利用率,以采集的秦岭隧道工作数据为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掘进状况下工作参数间的匹配规律,对比分析了各类掘进状况下的切削比能,获得了掘进机正常掘进状况下的FPI与切割系数C的制约方程,得到了软、硬岩条降下的推进力、扭矩需求方程,并且从统计角度获得了切割系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所获得的相关规律以及处理方法,为掘进状况的预测和掘进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对于掘进机的性能评价和掘进机设计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深井综放工作面巷道在采动影响前,主要是受巷道掘进阶段影响,受扰动影响较小。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是围岩松软,刚度低,蠕变能力强,其控制机理主要是强化、侧限、悬吊和抗剪,主要是采用高强度的锚杆支护技术;而工作面回采阶段,沿空留巷围岩受扰动影响大,对充填体的冲击大,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主要是强烈的开采扰动,其主要的控制机理是降扰,相应的控制技术是采用高强度的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矿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研究和工程实践少,支护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根据软岩硐室的支护原则,提出了软岩硐室联合支护的原理,从提高围岩刚度,扩大支护机构范围和增加稳定性方面对大断面软岩硐室进行联合支护。加固后,其变形量明显减小,实践证明,预应力锚杆、锚索和适时的二次注浆加固能较好的解决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问题,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煤矿采掘深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对于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要在分析当前各种不良现象的基础上,结合软岩巷道非线性大变形相对严重的现象,采取有效的支护模式,从而更好地解决支护过程中遭遇的新情况,打破传统的常规支护设计模式,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我矿工程条件为一4()()m的水平胶带机石门,在整个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整的开挖与支护设计的整体顺序,在施工工艺、参数设计以及安全技术方面,采用合理的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红林煤矿软巷道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并对该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进行了矿压观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土钉墙支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深基坑开挖支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岩土系统工程问题 ,涉及到岩土力学 ,结构力学、工程施工等方面内容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在我国逐步涉及的技术难题 ,除了包含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外 ,还涉及到土与结构物的共同作用 .由于其技术复杂 ,又有较高的经济指标要求 ,所以基坑支护技术的科技进步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在基坑支护技术中 ,土钉支护 (SoilNailing)技术是一项具有突出优点和显著经济效益的新技术 ,具有施工简便、安全、经济等优点 .2 .土钉支护技术[1]土钉墙又称锚钉墙 (soilNail…  相似文献   

18.
基坑支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基坑支护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基坑支护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渠的水力要素确定了吴庄隧洞的总过水断面面积,对三种常见的断面形式:分离双洞、双连拱隧洞和三连拱隧洞,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确定采用分离双洞形式。依据工程类比。对分离双洞方案进行了支护参数设计,并对二次衬砌进行了截面强度和抗裂要求检算,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20.
新建兰青复线虎头崖隧道出口段(DK60+590~DK60+710)与既有隧道线间距11.6~40m。为保证既有隧道正常行车安全,对新建和既有虎头崖隧道进行支护加固并采用微振动爆破技术施工。同时采用4C型振动测试仪对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并结合新建隧道确定下一次爆破的参数,对爆破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合理选择爆破时差、最大装药量、微差起爆、掘进进尺、预裂爆破等5个方面的振动控制技术措施,使该隧道开挖施工爆破中的既有隧道振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最后,利用微振动爆破技术保证了虎头崖隧道开挖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