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好的茶馆就是成都的脉搏,它可以让你体味每一天的闲适;好的城市就是不想走的温柔,它会绽放出让你怡神养心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我们同意杨文同志的看法,壮族歌圩是不该提倡的。歌圩本身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实质上是男女青年耍风流的场所;加上缺乏正确引导,使之走上革命轨道,因而歌圩中所唱的山歌没有积极的内容,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盘歌、故事歌、革命歌”。我们认为这种歌  相似文献   

3.
<七牛山>传说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它具有民俗学价值.生动地反映了闹"牙优"这一过去流行于壮族中的歌俗.它对于进一步探讨壮族歌俗的起因有一定意义,就<七牛山>传说看,壮族歌俗很可能源于古代人民乐神娱神,交通鬼神,消灾祈福的需要.该传说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具有悲剧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裂人心肺的悲剧力量;它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巧妙之处.作者运用反衬手法把阿利歌声之美渲染得酣畅淋漓;传说讲述人的语言具有天然、朴素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早就听说江永女书之乡姑娘出嫁要“坐歌堂”。她们离娘哭嫁、用唱女书来相互劝慰的乡土风情像一块磁铁久久地吸引着我。已是午后申时了,听说就在今晚有“坐歌堂” 的场面,我匆匆从江永县城出发,赶到三十里外的上江圩镇浦美村,要亲眼目睹“坐歌堂”的风彩。掌灯时分,新娘秀秀家里摆设  相似文献   

5.
在解读《蜀道难》的众多人中,普遍认为该诗篇是赠别去蜀之友人,暗含劝慰其道途艰险早日归还,以及讽谏实事,映射现实的诗作。艺术上极其完美臻熟,高蹈不俗,但境界上不出古乐府之旧题诗旨。可笔者却认为该诗还隐含着一个极为高远深邃的境界,《蜀道难》可谓不是人之作,而是仙之歌,是太白谪仙傲视凡俗的旷世仙歌。要深入到这一层意思,我们还需先从作品入手,看一看每一诗句中所深蕴的情感和傲骨。  相似文献   

6.
鱼有池塘鸟有窝,不挑场合是山歌。信天朦胧甩一首,四面八方有人和。地处湘西山区的保靖县,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群众,几乎人人能唱山歌,人人爱听山歌,人人会品山歌。在这里,牧童娃唱守牛歌,谈恋爱唱结情歌,办婚事唱喜堂歌,起新屋唱上梁歌;问路寻人打山歌,夫妻对话用山歌,连公社书记做报告也要唱它几句……在这浩渺的歌海中,我们掬起一朵斑斓的浪花,捧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们毛南人对山歌的嗜好,近乎于痴迷。每逢传统的喜庆佳节,唱歌的听歌的,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歌手们的歌声,象一阵阵轻柔的山风,吹落了挂在山顶上的晚霞;那一串串歌声,又把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牵上了山崖。毛南人不但节日要唱歌,恋爱、结婚唱歌,遗屋、上梁也要唱《造屋歌》,《上梁歌》,小孩出世“三朝”、“满月”要唱歌,给父母祝寿要唱《添粮  相似文献   

8.
《嘹歌》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五部传统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以及新近搜集整理的《恋歌集》《散歌集》《客歌集》《新歌集》组成,共4万余首,16万多行,可谓浩如烟海,堪称中国民歌之最。《嘹歌》用古壮字抄写,为五言四句式,以押脚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按篇幅可分为长歌、短歌、中歌三种;按歌唱的时间,可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可分为“那海嘹”“哈嘹”“嘶咯嘹”“的咯嘹”“长嘹”“喝酒嘹”六种。《嘹歌》主要分布在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其中心在今平果县,它与古代思恩府的行政中心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类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未知的对象,一种是客观世界本身;另一种是人类历史本身。对于前者之未知,人类的武器是科学;而科学之于人类,譬如爪之于虎,只需第一次尝试用它战胜了荆棘中的对手,便再也离不开它。科学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长养出的一只触手,人类凭它对于那些尚不明朗的区域和领地孜孜不倦地探测;对此,此一、二百年间科学的表现更是出色,它一步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胜利,正在强大着人类的自信——没有人类不可知的物质领域。当然,遥远的宇宙是一个例外。对于这个精美的、巨大无际的、让人心感到撼动与敬畏的宇宙,人类例外…  相似文献   

10.
侗族大歌是我国较为少见的民间多声部合唱音乐,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学界以及相关企业主体的推动下,侗族大歌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关注。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充分运用现代化新技术更好地传承、传播侗族大歌;如何挖掘侗族大歌的传承、传播优势并找到可行性实施路径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将结合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试图探索出一条在新时代背景下侗族大歌现代化传承、传播与营销整合为完整产业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恩 《民族论坛》2002,(9):9-11
<正>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苗族人民创造出了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婚恋习俗,正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闪现出璀灿夺目的光彩……初识,陌路相逢歌为媒苗族青年男女从相识到相爱,都离不开对歌这个环节。苗族青年大都能歌善舞,对歌是他们成长中必修的一堂课。青年男女长到十来岁时,就要向寨子里的老歌手们学习情歌,以便向异性表达爱恋之意。《永绥厅志·苗峒篇》记载: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男女邀约于野,以歌传意,  相似文献   

12.
不会忘记孩子们每天早上扛着又长又粗的柴棍,只为了让我们能够生火煮饭;不会忘记五保户芽大爷,半夜里顶着星星把我们硬拉到他家,只为了让我们能够吃一顿热腾腾的可口饭菜;更不会忘记浑身湿透的孩子们在河里折腾一天,只为了让我们能够吃上当地特产的小鱼,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会忘记”,在我的脑海里未曾平静……  相似文献   

13.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畲族人民聚居地,它蕴含着畲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畲族民歌恰恰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可是,现如今新兴潮流代替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加之网站上出现大量对文化传承评头论足的现象,使对畲歌的探索和发展日益艰难。因此,深刻了解畲歌的精神价值,唤醒畲民对畲歌的传承意识,坚定畲民的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尽管不乐意,但还是得承认,我们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而且速度远比我们预计的要快。悲观地讲,等到我们在搜索引擎上试图找到某个习俗的介绍时,它最后一次出现的真实场景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畲族人民聚居地,它蕴含着畲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畲族民歌恰恰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可是,现如今新兴潮流代替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加之网站上出现大量对文化传承评头论足的现象,使对畲歌的探索和发展日益艰难。因此,深刻了解畲歌的精神价值,唤醒畲民对畲歌的传承意识,坚定畲民的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新年的曙光喷薄而出,映现在东方地平线上。迎着新的梦想和希望,我们满怀信心、昂扬奋进,踏上实现梦想的新征程。时序更替,岁月如歌。回顾2013年,喜悦里夹杂着汗水,成功中伴随着艰辛。这一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让我们深受鼓舞;民宗委委员单位、社会各界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大  相似文献   

17.
<正> 《盘王歌》,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盘护“还盘王愿”时演唱的祭祀歌。也是过山瑶的主要民歌。它基本上汇集了过山瑶歌的特点。现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之特色作初步探讨。一、章节的特色《盘王歌》是瑶族歌谣中的长篇巨著。全歌由内容各不相同的数十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长短不一。就其作用而言,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程式性章节和选择性章节两大类。“还盘王愿”通常是在法师的主持下进行的,整个“还盘王愿”活动  相似文献   

18.
胡笳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民间乐器,但因它与一段历史因缘有关,因而提起胡笳,很容易让人想起千古悲歌《胡笳十八拍》来.而胡笳之所以能为后人所熟知,也正是由于它与琴歌《胡笳十八拍》所结下的不解之缘.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民间的  相似文献   

19.
梁黎 《中国民族》2007,(1):41-45
很多人都不知道石门坎,从地理的意义上说,它实在太偏远了。这更让我们迫切地想去介绍它!100年了,它的辉煌早已被岁月湮灭,但它却以一种精神和象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去接近它、了解它。在这里,记者选择了三个人的“石门坎”,试图以他们三个人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石门坎。我们相信,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展示,它蕴含了更多的思考、理性、情感。它或许能让我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石门坎。而在了解的背后,将会对帮助我们如何认识石门坎、如何介入许许多多类似“石门坎”的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嘹歌》文化圈包括今广西平果、田东、马山、武鸣四县地,《嘹歌》的文化中心在平果县,然后向周边县地辐射。平果县有168个行政村,其中有100个行政村约1300个自然屯唱《嘹歌》;《嘹歌》的主人公是平果县归德、海城等地人,《嘹歌》的最早创作和歌唱者也应是平果人;在平果县收集到的《嘹歌》歌本共有10多万,是目前所知拥有《嘹歌》唱本数量最多的县;平果县《嘹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平果县曾是思恩府治所在地,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