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陈世 《社科纵横》2007,24(4):117-118
王莽以实现"内圣外王"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这种政治理想的形成和社会现实是密切相关的.他作为西汉皇室的外戚,深刻认识到"内圣外王"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西汉时期新的政治信仰的出现也为他形成理想提供了历史背景;而西汉社会存在的弊端,激发了王莽作为儒者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他的政治理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人习惯于把有无理想作为区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要标志,因此,一提鲁迅小说的理想,就会觉得诧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错,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革命者,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一贯反对瞒和骗的文学,反对以乌托邦的空想去麻痹人。他敢于直面现实,向黑暗挑战,他是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的死敌。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现实,他的笔触始终对准那个罪恶的社会,无情地揭开它的种种毒瘤脓疮。因此,鲁迅的小说,至今还是最好的现实主义典范。但这些,决不意味着鲁迅没有理想。问题恰恰相反,鲁迅是带着自己的社会理想投身于文学事业的,也正是进步的理想,才使他的现实主义描绘显得分外深刻。他自己曾经明确地表白过,他弃医从文,是想以文艺为武器改造国民性,而他揭露病态社会,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既透露了鲁迅的社会理想,也透露了鲁迅的美学理想,而且都付诸小说创作的实践,即在对黑暗社会的现实主义描绘中,透露出理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文化社会观,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构念,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深刻批判了阶级社会的罪恶和灾难,在精神境界建构了一个男耕女织,纯朴无私,人人能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的理想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倾向,成为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渊源和士人精神生活的理想故乡。另一方面,他以“复其初”的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私有制度及其文明成就。从而,他所寻找回的失落的人,只能是抽离了社会文化内涵的“自然人”,其理想的构念也只能成为理念世界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申秀人生志云天,博学进取建非凡,士承业德为才俊,逸冠群贤业傲然。挂在申总的办公室的这首小诗吸引了我的眼球,申总说这是他的一位朋友送给他的,代表着他做人的理想和斗志。  相似文献   

5.
同中国现代,尤其是五四时期的多数作家们一样,茅盾也有一个忧患的灵魂。面对着茅盾的精神世界,我们虽不能一下子看得出,是由于他忧患于历史和现实而寻找并找到了某种社会理想,还是因为他的意识中一直有一个或朦胧或清晰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从而使他为此而忧患一生,但...  相似文献   

6.
王充批判"天人感应论"的理路和心态与其通过"颂汉"位列台阁的人生理想密切相关。王充以"天道自然论"来反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论"。他否定"天"的意志性,切断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联,进而否定自然灾异与帝王行为之间的"感应"关系,从而证实"天意谴告"的虚妄。王充批判"天人感应论"的矛头所指是主流知识界(儒者),而不是专制王权;其现实动机是通过对王权的维护与支持,以实现他位列台阁的人生理想。但是,在"天人感应"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他的人生理想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邓小平的价值哩想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是人的追求和期望,是人的评价和选择。价值理想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的价值理想则集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他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这就是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追求。它既包含了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向往,又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 邓小平的价值理想,具体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阐述之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论述都很重要,它勾划出邓小平同志完整的社会主义理想。从这些论述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内涵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邓小平的基本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价值的评价标准。它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埃利希·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激烈地批判、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病态,不倦地为争取人道主义的理想——善良、正义、自由、团结的胜利而战斗.不妥协地谴责人类社会中任何形式的邪恶、侵略性和暴力的表现.在弗洛姆众多的著述中,给予人们最强烈的感觉是他的社会哲学理论,确切地说是他的以人性概念为中心的社会哲学理论。一、强烈“危机意识”主导下“批判——理想”的思维模式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几代人一直把他们的希望建立在无止境的工业进步这一信念…  相似文献   

9.
黄斌 《社科纵横》2001,(2):15-16
理想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信念则表示人们对这种设想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确 认无疑。“一个政党,就是围绕自己的政治纲领、按照自己的政治路线、为实现自己的政治 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①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而建立的政 党。每一个共产党员,从他入党的那一天起,就等于从思想深处认同了共产主义理想,愿意 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此而奋斗终身。② 理想的价值是可贵的,理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有理想,其人生才会有方向、有追求。 一个政党及其成员形成了共同的理想,才会有共同奋斗的目标。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战士,雪莱和拜伦一样,他首先是他们时代的叛逆者和批判者,但是雪莱对于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只是其整个诗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所涉及的一些新主题新思想是拜伦所没有的。这些新主题新思想就是:雪莱更注目于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其诗作中出现了对于未来的幻想、宇宙世界的幻景以及人类走向大同世界的理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其固有的内在矛盾,雪莱还无法为其未来理想的实现找到真实的现实力量的支持和人民性基础,因而这种理想的面貌染上了浓重的空洞的乌托邦色彩:它是灿烂而美好的,然而却缺…  相似文献   

11.
离骚浅谈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出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光彩;他的诗篇,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在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离骚》是屈原的主要作品。本文仅就《离骚》的产生、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它给我们的启示等方面谈点体会。一、《离骚》是屈原用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乃至生命写成的,是他为理想而斗争几经失败的怨愤经过极度压缩后,所爆发出来的伟大诗篇。屈原任左徒期间,楚国的力量在七国当中仅次于秦国。当时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对峙,相互斗争着想完成中国的统一。屈原积极地将楚国的兴亡和完成中国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大师,沈从文的创作始终独树一帜。他所精心营造的湘西世界犹如一个与世俗社会相对立而存在的世外桃源,感染了无数读者。这个澄澈优美的世界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具体化,寄寓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审美观,并且在创作中通过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等几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涉猎东西、会通古今,其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力图创造一种新的人生理想和思想境界的探索者的足迹.直到晚年,其思想中各种因素的矛盾纠葛依然不断,这正是他生命力的源泉.其中道家意识具有不容忽视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2,28(3):125-126
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批评史上,陶渊明无疑都是一位值得反复称道和深入探究的重要人物。他的衰变的家世、他的桃花源式的人生理想、他的五官三休的经历、归隐后的农耕生活,以及他的有关与菊、与酒、与琴等的民间传说,特别是他留下的诗与文,历朝  相似文献   

15.
培养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讲求培养理想人格,是集中体现封建伦常道德的圣贤或大儒,是人伦之师,万世楷模。近代则要求有一种全新的理想人格。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说,提出培养新的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和措施。梁启超继承了严复的思想主张,提出“新民”说。他所说的“新民”,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的、新的理想人格。 一、问题的提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击碎了中国天朝大国的沉沉睡梦。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围绕着救亡图存这个时代主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寻找救国救民…  相似文献   

16.
天乐 《东西南北》2010,(5):54-54
1918夏天,他以一名战地记者的身份,随战友们踏上了炮火纷纷的意大利前线。彼时,他不过18岁,满脑子都是火热的理想抱负。  相似文献   

17.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认识论领域首次提出了默会认识理论。他从认识的默会维度出发,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前提、认识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对追寻排除一切人的因素的"客观知识"的客观主义认识理想予以批判。他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寄托的框架之中,默会认识是认识最本质的形式,个人知识才是认识的真正结果。在此基础上,他确立了"个人知识"的认识理想。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表     
他是我们的朋友,喜欢上一位美女,美得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那种。美女的理想是做模特,他的职业是摄影师,他为她拍照片,拍着拍着就拍到床上去了。那是六年前的事情,六年前美女只有18岁,他36岁,所有人都劝他,她是美女,又年轻,现在就算不是利用你,是真爱,可你们能白头吗?将来再过个十年,她还不到30岁,你已经奔半百了!万一那会儿她离开你,你这后半辈子找谁去啊?差不多算了,好好跟老婆过吧,为她离婚不值当啦。  相似文献   

19.
与先秦儒家一样,董仲舒也对理想人格进行了探讨。"必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笃于礼,薄于利"是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在现实之我如何走向理想之我的问题上,董仲舒提出了"性待教而为善"的观点。遗憾的是,他强调"教化成性"的同时,又承认人受命于天,人性"不可改",给自己的理论制造了矛盾与紧张。  相似文献   

20.
从“百日维新”的流产看“大同”幻想的破灭马成瑶大同是儒家礼运篇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对远古原始公社的美化。康有为把礼运篇中的大同理想吸取过来,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他所理解的公有制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同思想。在康氏看来,人类的“万年乐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