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跨域治理多元主体间伙伴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日渐增多,错综复杂的跨域公共问题大量出现。面对大量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公共事务,仅仅依靠地方政府这个治理主体难以解决,需要运用跨域治理理论,多元主体之间构建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以湖北省梁子湖水污染防治为例,阐明为了有效应对跨域公共问题,需要跨域治理多元主体之间构建伙伴关系,并提出了建立伙伴关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兴起的网络化治理中,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对需求的不确定性、资源的专用性、任务的复杂性以及交流的频繁性等条件的回应.这些条件推动着组织朝着与他者交互活动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能够协调和维护各方的互动交流.这些条件的满足使得网络化治理形式能够摒弃科层制和市场两种方案的缺陷,并融合它们的优点,最终实现优良的社会治理.因此,必须建构一种新的解释框架阐释在何种条件下网络化治理各方的互动交流能使其具有比较优势,并通过对关键研究议题的分析来回应“如何实现各方互动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治理在客观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乡村治理的主体是谁的问题却没有标准的答案,是乡镇政府?是村民群众?还是乡村精英?或者是几者的结合?研究者们见智见仁.在我国农村应倡导"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是乡镇政府不再作为惟一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但又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治理主体;二是村民组织和村民代表等可以作为独立的主体;三是乡村精英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的主体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治理是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治理实践的探索前进推动着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创新。在当代中国的社区治理中,党组织、基层政府、赢利企业、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了社区治理的五大主体。这五大主体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关系,即居民委员会与党组织、政府组织构成了政治系统的"二元半";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居民、社区中介组织构成了社会系统的"三点一线";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构成了经济系统的"三驾马车"。居民委员会是这三种关系的联接点,并促使其相互作用,推动着中国的社区治理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何得桂  赵倩林 《学术界》2023,(2):103-113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既有研究主要探讨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而对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的秩序与活力的关注还不够。基于案例实践研究发现,与单向度治理、双向互动相比,多维互动治理注重善治导向,积极统合资源维度、治理维度和改革维度,呈现出新的治理范式。它以集成式治理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协同化治理有效破除基层社会的条块梗阻,以参与式治理充分激发主体活力和动力,从而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简约高效治理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多维互动治理注重变化社会中的治理资源链接、治理结构优化和主体力量调配,突出以线上线下交互联动,折射出新的治理场域中相关要素的多样化组合与积极互动行为,进而为如何以治理创新推动基层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的存在,使非营利组织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住房的提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国家、市场与社会多部门组织通过行政、市场和社群机制的互补嵌入性,形成了互动/协作治理的格局。在荷兰,住房协会承担着社会住房的资金筹集、房源汇聚和分配管理的工作,社群治理贯穿于所有环节。在筹资环节,住房协会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筹集分散的社会资金,体现了社群治理的市场嵌入性,而政府则通过公共担保基金的建立和住房协会间互助基金的推动,为融资市场化提供支撑,体现了市场机制的行政嵌入性。在房源汇聚和分配管理环节,住房协会的社群治理具有行政嵌入性,即政府在目标定位、制度建设、审核监督、鼓励推动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转变既有的行政化治理模式,助推社群机制和市场机制,促进了住房领域的公共治理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7,(8):128-134
跨国森林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者们对跨国森林治理的行为主体观点迥异,甚至针锋相对。全球管制政治学认为,跨国森林治理并不需要始终贯一的治理主体,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全球治理的特点。但是,在全球治理不能超越国内政治的条件下,如何获得治理的合法性呢?本文认为,通过制度互动和权力互动能够使得认证标准和第三方认证的权力获得合法性。不过,这种合法性是全球治理与国内政治相互妥协的一种结果,这种治理也是全球治理与国内政治相互妥协的一种治理。  相似文献   

8.
正式规则是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基石,非正式规则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维系者。民族乡村良好的社会治理样式应该是在坚持正式规则权威地位的前提下,推动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实现相互兼容以弥补治理缺漏、相互吸纳以提升治理效力、相互对接以实现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利益冲突平衡难、供需脱节对接难、部门分割整合难、自体监督约束难等"四大难题".重庆市江北区搭建四大互动协商平台、加强协同治理、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有益探索给予社会建设重要启示:一要加强社会自我服务,培育公民责任意识;二要打造公共交流空间,培养公民沟通理性;三要树立社会治理权威,增强公民价值认同;四要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社会合作效率;五要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公民权益保障.针对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出挖掘各地调解资源打造纠纷调解品牌,整合各地志愿者资源健全志愿者组织体系,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健全协同治理责任机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完善群众监督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以绿色新政为标志的治理改革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社会对绿色发展需求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对如何绿色治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当然,实现绿色新政需要合适现代公共管理范式与之相匹配才能实现良性的治理效应。因此,有必要在简要介绍绿色新政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分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绿色新政的模式构想,并以此提出合理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是一个多元系统,内含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4个层面。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正是其多元主体互动与合作的产物,是各主体“合力”作用的结果。面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及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的现实,设法提升多元主体“合力”,推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营商环境是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营商环境在治理主体上表现为多元性参与,强调以制度化、合作性、公共性为特征,全面推进改革战略的部署与深化。从结构要素上来看,营商环境需要遵循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目标和利益整合、权益分配、功能耦合与顺畅沟通。由此,阐述了营商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前提条件、运作模式、发展脉络,从实现机制上,明确四个维度,分别为科学理念的引领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角色认知机制,信息公开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主体间性强调多个主体的共生性、平等性和统一性.当前高校师生关系面临情感淡漠、道德责任弱化、经济化倾向明显、课堂沉默等尴尬困境,深层原因是受社会环境污染、制度设计有偏差、教师道德责任弱化、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缺失影响.主体间性视阈下重构高校师生关系要建立以平等对话为特征的师生交往,设计以知识共享为追求的课堂互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责任,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由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主体多元,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发力,形成治理合力。目前,中国社会治理的力量主要来自九个方面:政府、社区组织、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团、宗教组织、企业、媒体和个人。  相似文献   

18.
19.
多元法律文化互动的多元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比较法研究仅仅注重对不同法律文化的比较 ,而未能关注不同法律文化的互动问题。在当今世界 ,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是一个正在改变世界法律文化格局、影响各国法律发展走向的基本现象。从功能论的角度透视 ,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表现为功能上的比较和竞争。互动法则是优胜劣汰 ,即功能好者、强者得势 ,功能差者、弱者淘汰。从解释学的角度透视 ,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表现为不同法律文化意义系统的互相解释、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动的结果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 ,而是双方都被对方所改变 ,渐次达到互相融合。从冲突论的角度透视 ,法律文化的冲突不过是不同社会群体、阶级或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的一方面。一种法律文化在冲突中处于何种地位 ,取决于法律文化的倡导者在整个社会的冲突中处于何种地位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者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目标,以多元平等为共同原则,以协商合作为共同方式,存在内在的紧密关联.同时,国家治理的完善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发展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关键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进程与发展协商民主制度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