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的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受到时间、空间和社会条件的客观约束,在自身发展中有规律地表现出一种“生命”现象,本文从“形成──磨合──成熟──更替”四个发展阶段讨论了这种“生命周期”的建设问题,认为有针对性地加强班子建设,才能使一个班子在自己的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完成特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外在性与解构──关于德里达的三人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语]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当代思想家访谈录”,是一套收录当代西方思想家最新理论成果的丛书,包括“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是引人瞩目的一本。德里达无疑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中最不容忽视的人物之一。作为在六十年代动荡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哲学家,德里达和相柯、利奥塔、布尔迪厄等思想大师共享了某种激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科学理论建立的一般条件入手,地阐述了学习科学理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方法论问题。学习科学的建立必须完成从常识性的本体现到结构现的转变,其方法论基础应该是构造性自然观;学习科学的建立不仅需要“理论──实验──理论”的循环加速机制,而且需要“技术──科学──技术”的循环加速机制,文单认为“学习学”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它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戎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霍尔藏部落普遍存在的“公房”。它是当地藏族群众举行日常宗教活动、节日聚会、解决纠纷的场所。目前,麻当乡“戎亢”处于新旧建筑形式交融并存时期,本文拟通过分析“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探讨“戎亢”与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契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及有关文章所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进行综述后,多层次论证了:“A—A”和“A—A—A”,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6.
或许是因为耶鲁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名气太响.或者是因为很多人到过那里的缘故吧,许多批评家都不肯放过耶鲁大学的这个著名建筑。这所建筑完成于1958年,一名建筑学的教授曾经指出,这个建筑设计相当不合理:因为一方面极容易积聚灰尘,使外表显得很脏,另一方面这幢7层高的建筑的设计也是“令人窒息”和“过时”了。当年,保罗’拉尔夫的设计被称作是“划时代”的、但是到了现在,它已经“对空间是一个浪费”,耶鲁大学的美术系和雕塑工作室的学生和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建筑不适合于在这里面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光线好的教室都已经被提供给建筑系的师生使用了。  相似文献   

7.
古代近体诗的形式美──对称美探索李力对称是和谐美、匀称美的一种体现形式。在美学形式里,对称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诗歌创作里,对称的形式随处可见,因而形成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建筑美”。本文试图从古代近体诗的语言结构出发,探讨对称的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8.
李歆 《百姓生活》2013,(10):50-50
误区一:“灯带”过多 在宾馆、商场等较大的公共空间里,“灯带”起到了增加照明与划分空间的双重作用,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但一般家庭建筑空间都比较狭小,层高比较低矮,而“灯带”对高度又有一定要求,所以从高度和空间大小的角度来说,“灯带”并不适合用到家居中。  相似文献   

9.
耗能支撑框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类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根据“强柱──中梁──弱腹杆”的设计原则,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分析,将平面杆系结构──桁架与框架相结合,解决了多层建筑中大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拉奥孔在诗与雕塑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美学法则马力“拉奥孔”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早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西方古典雕塑中是一座著名雕像群的名字,到18世纪又成了德国美学家莱辛的美学专著的书名。“拉奥孔”做为一种艺术的题材,得到西方美学史如此的重视,确实...  相似文献   

11.
敢为天下先──论科研论文选题的创造性原则吴仁援科学研究是人类典型的、富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人们常常用两个标点符号来概括这一认识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笔者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在这“?”之中必然蕴含着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吴良镛教授的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设计,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从文脉的保持和延续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在城市空间肌理、院落布局、建筑形式、室内空间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的文脉保持与创新,并总结了相应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艺术与美学的精美建筑──论冯杰的诗歌创作庄向阳冯杰是一位颇为独特的诗人。早在80年代初,他便开始诗歌创作,就资格而言,也算是“新人中的老人”了;然而,近年来在创作上的突出表现着实能给人带来别一种新感觉。他长期居于无名诗人之列,近三四年间,先后在台湾及...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世纪之交编辑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程,寻找自己的时代坐标,以便完成社会转型时期赋予的崇高使命──学好文化经济学,涉足文化市场;重塑自身的编辑形象,以便尽职尽责地从事学报事业──“编辑学者化”、“编辑公关”、“为人作嫁”是重塑编辑新形象的基本要素;提高素质,以便再创学报辉煌───“编排规范化”是其宝贵的编辑实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略论选好课文教学的突破口潘国红选好课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艺术。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有这样一种职业错觉:分析课文便是“范读正音──析字剖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分析写作”,其结果,教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于...  相似文献   

16.
贵族之家的少女与少妇──屠格涅夫作品人物谈刘绿宇一、“……女性之爱的歌唱家”如果不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俄国的屠格涅夫肯定能和中国的曹雪芹成为知音。从“屠格涅夫家族”中走出的一系列冰清玉洁的少女,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贾宝玉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  相似文献   

17.
呼出的一颗滚烫的心──评点《献给我的年迈的祖国……》哑父这首诗(附文后),字里行间渗透了对祖国的爱。可贵的是,马莉同志并没有照搬“古老”、“伟大”、“雄伟”、“壮丽”和“神圣”等已用得借了的话语,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年迈”出发,来表达这种赤子...  相似文献   

18.
“舞台教学”简论──乐舞表演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李曙明,方光耀,张晓楼“舞台”是表演艺术家的摇篮“舞台”是表演艺术专业教学之内容、形式、技巧、艺术、生理、心理、结构、功能、个体、群体相互作用的“全息场”。──作者(二)“舞台教学”,作为“乐舞表演...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些建筑形体设计中对檐口、梁、柱、墙等建筑实体的处理方式,提出和阐述了“实体空间化”这一建筑形体设计手法,这一手法的实质,是借助建筑实体内部融入使用空间的办法,对建筑的某些实体进行保留其建筑形象特征和形象意义的变形,同时实现建筑内部窄间的利用、建筑自身形体的完善和建筑形体与外部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建筑空间的动态性是近年来经常讨论的问题.论文通过对建筑空间动态性的溯源梳理了对当代空间动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于空间动态性设计的作用,并以“数字水展馆”为例研究了空间动态性的新表现,以揭示“数字化维度下建筑空间动态性”既是空间动态性探索的历史延续,又因数字化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技术潜能和表现特征.最后从数字技术出发,探讨了这些新表现对未来空间动态性设计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