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果对目前各国政府雇员制度进行横向比较,中国的政府雇员制度因起步较晚,至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本文将从中国政府雇员规模以及政府雇员的薪酬情况入手,对中国政府雇员制度作一个较为具体而详尽的分析,从而为中国政府雇员制度的改进提出一些可行的芳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务员制度可以吸纳政府雇员制中的合理因素,与其把政府雇员制当作政府内部另一种用人机制,还不如把政府雇员制合法化引入中国公务员制度体制之内使其对我国的公务员产生激励作用.这也是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
于英杰 《决策探索》2008,(17):53-54
雇员无官职,任期1—3年,年薪5~14万,签1~3年的合同,最高拿14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不是公务员,但像公务员一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后占政府部门编制……7月份起,扬州在全省率先全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凡是确实需要“政府雇员”的部门、单位,都可提出申请,不过审批时会从严控制,预计下半年产生的“政府雇员”不超过10名。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的退休金(Superannuation)计划起源于19世纪中期,当时政府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开始为资深的雇员支付退休金,实际上,各州政府直到20世纪初才相继落实退休金制度。但直到1985年,适用于绝大多数雇员的“退休统筹管理”制度——退休金计划终于正式实施。随后,1992年通过的《退休金保证法》(2012年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雇主都需要为雇员缴纳3%的退休保证金,并逐年调高保证金的缴纳幅度,截至2013年年底,已经调整到9.25%,在2021年预计将达到12%。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并结合地区实际进行了政府人事行政制度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阐述了雇员制、聘任制、外包制、人才储备制四种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在分析其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人事行政制度的改革进行比较评析。  相似文献   

6.
政府雇员制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在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专才优才的原则、开创多元化的公共人事管理模式方面都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我国在政府雇员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公务员聘任制,借鉴政府雇员制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合理规划公务员聘任制,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7.
万辉 《领导广角》2003,(7):10-10
最近,吉林省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省政府公安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总工程师等3名省政府高级雇员刚尘埃落定,江苏省无锡市50万年薪向海内外招聘首席科学技术顾问等7个特聘岗位人员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武汉市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具有财税、金融、信息、法律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工作亦在逐步实施之中。三地不约而同的创新举措,撩开了政府雇员这一全新用人制度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沈龙 《管理科学文摘》2012,(11):167-167
本文从政府雇员制入手,介绍了什么是政府雇员制及检验检疫协检员制度,并分析了它们的现状及尚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政府雇员制是一种人事制度,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下的产物。它同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属两种不同的用人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和问题。公务员聘任制的产生给身陷泥潭的政府雇员制看到了希望。公务员聘任制和政府雇员制是同一种理论的不同实践。共同的理论根源,契约合同式的用人方式等决定了公务员聘任制实质上是政府雇员制的新发展。公务员聘任制的产生给政府雇员制的核心思想发展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0.
举措     
吉林:将实行政府雇员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工作对某些人才的特殊需要,吉林省政府已决定建立并实行政府雇员制度。有关专家指出,这一制度一待施行,将在全国率先打破已实行了几十年的由政府公务员主导政府全部工作的旧体制。政府根据工作的特殊需要,从社会上雇用的为政府工作的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所有权、冗余雇员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透过就业问题研究了政府目标对国有企业雇员规模、进而对绩效和报酬激励机制的影响。本文发现高失业区的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冗余雇员,作为补偿,政府为冗余雇员多的国有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财政补贴。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本文进一步发现,由于冗余雇员越多的国有企业,雇员的平均工资率越低,因此,冗余雇员并没有使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冗余雇员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高管的平均薪酬,也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由此,本文得出,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不是由于冗余雇员而承担了额外的劳动力成本,而是由于降低了对雇员,尤其是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导致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增加。本文的研究揭示出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制度上控制国有企业的政治成本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视野     
2003年6月11日,无锡市宣布,以50万元年薪向海内外招聘市首席科学技术顾问等7个特聘岗位人员。此前,武汉市提出,将从海内外招聘一批具有财税、金融、信息、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探索实施政府雇员制。显然,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正以招聘政府雇员的形式在政府间展开。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政府雇员制度将突破公务员一统政府天下的旧体制,使公务员更加感受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压力,高收入的示范效应也会成为公务员不断前行的动力。政府人才的新陈代谢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系统”,有利于同时吸收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各种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项尚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的政府用人机制,政府雇员制在推行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遭遇了很多阻碍。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出发,总结我国政府雇员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我国完善政府雇员制的对策,以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如今,无论中国或外国,许多政府机关、公安警察、银行保险、企业公司、宾馆酒楼、超级市场、大中小学等,都把挂胸牌作为一种制度。所谓挂胸牌,即上述各类机关或单位所属职工(包括各级管理者和一般员工)或雇员在胸前佩挂本单位的标记,这标记通常用方形塑料片制成,上贴有本人相片,写明姓名、职务、代码等,其作用是表明挂牌者的身份职务,同时它对挂牌者的个人行为起着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激励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志强  张黎 《管理科学》2006,19(2):62-65
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是创新的主要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制度下,创新者的报酬来自于政府,创新成果也会被政府无偿公开,因此政府资助制度在激励创新的同时避免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所造成的垄断,但同时也存在难以确定合适的资助数额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和政府资助两种制度各有优势,在资助基金管理人对于需求的信息是完备的以及其对于激励创新的准确程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政府资助制度优于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时代,政府数字治理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和关键资源。从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一般机理来看,政府数字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直接或间接赋能制度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新动力,同时,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倒逼制度创新转型,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独特机理主要体现在:在技术上具备可能性的,不一定就是可行的、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对制度创新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应着力构建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整合共享机制,提升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数据安全,构建制度创新的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17.
正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薪酬高,退休福利优厚,公务员退休福利是挽留人才和防止公务员贪污舞弊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新老结合美国现行联邦政府公务员养老金保障制度有两种,分别是公务员退休金制度和联邦政府雇员退休金制度。这两套制度虽然并行,但反映机制上的新旧交替,体现出美国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35年8月14日,在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之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和贫穷的老人提供社会保障,开启了美国养老保险金时代。目前,美国有5400万人接受社会保险,其中就有3800万退休雇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1000万美国残疾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600万雇员遗属。大致来看,美国现行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包括由政府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障项目、雇主(包括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自主出资的养老金计划、雇员自愿建立的个人退休账户等三部分。三者相互补充,基本构成当前美国养老金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8,(20):19-19
曾受到广泛关注的"深圳首批政府雇员"近日被深圳市解聘,但这批雇员向该市市政府要求给予精神补偿,引起舆论关注。2004年9月9日,《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庞大的"影子雇员"引起了世人关注。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对中部省份某区街道办事处的"影子雇员"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客观呈现"影子雇员"的规模、部门分布、生存状态等,并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真实构成。本文提出,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务人员形成了一个"同心圆"结构,地方政府更多地借助"同心圆"结构中的"影子雇员"来实现社会管理。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在传统的科层制模式之外,政府利用合同外包,吸引社会参与,实现公私合作治理,这已经是一种普遍趋势。然而,中国的地方治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