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马基雅维里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系统阐述了君主统治术理论,其目的证明手段正确的权术思想后来被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数百年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马基雅维里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包含了马基雅维里主义的非道德政治观,既具历史进步性,又有消极因素;马基雅维里主义本身一方面应受到批判,另一方面也应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看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系统阐述了君主统治术理论,其目的证明手段正确的权术思想后来被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数百年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马基雅维里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包含了马基雅维里主义的非道德政治观,既具历史进步性,又有消极因素;马基雅维里主义本身一方面应受到批判,另一方面也应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看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自由表达了共和主义的自由理念,它不同于自由主义的自由观,不是干涉的阙如,而是一种无支配的自由,这种自由要求人摆脱奴役和支配,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中才能避免因权力腐败而导致的支配和奴役,这种思想对推进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一方面马基雅维里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和某些弱点,同时将统治者和人民的弱点加以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他阐述了人民的优良品性及其力量。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民本情结,贯穿着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马基雅维里原始著作的解读,分析马基雅维里对宗教的理解,他所设定的评判宗教价值的标准以及他为基督教会所确立的适当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基雅维里对待宗教的实用主义眼光和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7.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位政治家,人们对他的研究颇多;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国内对其史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比较贫乏。笔者在阅读马氏著作格主论》和《佛罗伦萨史》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史学思想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这种思想不仅代表了近代史学的开端,述因为马基雅维里独特的现实主义眼光,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基雅维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其自身因素以及外部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身因素包括他的教育背景、个性、能力及个人的社会经历等;外部因素指社会政治环境、国际政治局势、时代思想潮流、传统文化等对个人思想造成足够影响力的多重要素。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君主论》仍被西方舆论界列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世界名著之一,而他的思想还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众说纷纭的问题。只有深入剖析其政治思想内核和形成的背景,才能揭示出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又深刻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里的史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修辞派史家史学实践中出现的危机,使得历史学与政治的结合更加密切,开创了文艺复兴史学中的政治学派;他注重从人性的角度解释历史,继承了中世纪史学中萌发的进步史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历史循环论;而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则使得他在继承早期人文主义者意大利整体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意大利近代民族国家观,开创了近代民族史研究的先例;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历史相对主义论、从多种角度解释历史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自古代以来存在的一元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三段式谜语的“谜面”和“谜底”表面上看来似乎毫无关系,但是通过“共通点”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由于谜面和谜底有一定的间距.并不具有最大关联性,同时谜语是人为有意识创作的语言游戏,没有特定的对象,所以要顺利推导出谜底需要借助猜谜者的语境知识。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阐释如何运用认知语境知识推导出合理的、出谜者所期待的谜底。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非道德政治观及其评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基雅维里的权力政治观、政体观、权术观构成了其政治思想体系 ,他的政治思想从政治本身进行研究 ,揭示了政治的非道德的本质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远远超出了政治学领域 ;综合对其非政治观评析的研究 ,揭示了马基雅维里政治观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基雅维里可能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的政治思想家.他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使国家学说与宗教学说相分离,从而在政治思想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他的政治思想理论,也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与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就马基雅维里所持有的国家观、权力观、法制观等政治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学界对宗教本质的探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缺乏必要的重视;二是把宗教本质平面化;三是忽视宗教的特殊本质;四是把宗教文化外在化。而段德智在《宗教概论》等著作中打破这些成规,构筑了一个包含宗教的要素、特殊本质和普遍本质三个层面的理论系统。该系统把宗教要素仅仅视为宗教的“初级本质”,把信仰对象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作为揭开宗教特殊本质的钥匙,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宗教的“文化本质”概念,从而将宗教的普遍本质归结为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通过赋予“美德”新的内涵,进一步修改了原有的道德原则,在政治领域悬置“善”,实现了欧洲伦理道德观的大革新;他重新设置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主张政治德性能力是政治正当性基础,暴力手段则是构筑政治权力的例外决断行为,人民群众是政治统治和反对腐败的有生力量,这些观念对我们建立强有力的廉洁政府,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基雅维利形象在无数学者的诠释下颇为分裂对立,而致力于做出统一解释的努力总显得理据不足。这都与解释者局限于马氏的政治著作文本有关。《曼陀罗》作为一个形式上直接处理现实生活的戏剧文本,倾向于表达普遍性的问题,这就提供了一个避开文本分歧的可能性。借助于戏剧行动,马基雅维利充分阐发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审慎行事的见解。在政治与戏剧这种并行结构中,人们会发现马基雅维利学说的核心并不是共和主义,也不是爱国主义,而是关于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普遍性教诲。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古代伦理和现代道德的进路都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从这里出发,重新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及其与现代政治、现代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斯芬克司之谜”的核心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要正确界定人的本质,首先要走出西方人学的误区。其次要走进马克思,深耕文本,充分挖掘马克思的思想,尤其要重点研究“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再次要澄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三个命题的误读。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人的本质既没有先验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是总在途中。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这就是“历史生成本质说”。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虽然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但在政治理论的建构上却都摆脱了以往的宗教信仰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走上了一条政治功利主义的道路。他们不仅使政治脱离了宗教和道德的羁绊,成为一种独立的学说;而且都将其建立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之上。他们的政治哲学不仅在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都对"极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政治行径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后人毁誉不一的评价。在民族国家尚未解体、全球图景已然展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比较和研究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政治哲学的支点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休谟的信念理论及其哲学之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处理休谟哲学中自然主义学说和怀疑论之间的关系,被当代学者视为休谟研究的最大谜团.信念理论是休谟自然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分析休谟的信念理论,可以看到休谟的自然主义既有描述性特征,也有规范性的特征,而这种规范性特征证明了休谟的自然主义学说并不排斥理性的反思和怀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休谟哲学中之自然主义和怀疑主义两种理论并非互相冲突,而能够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以抽象性、超感性和神秘主义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看到了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人在发展物质生产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本质的同时,又由于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而沦为非社会的存在,沦为非存在.所以人又要否定感性,到超感性领域去寻求想象的实在性.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根源.只有消除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社会化的个人,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克服形而上学和类似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