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科学观。胡塞尔认为自然科学为自己提出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是不可靠的,因而缺乏真正的科学性。他对此的解释是,自然科学不但丧失了自明性的直接来源——生活世界的意义,而且正因为这种丧失,导致自然科学彻底忘却了自明性的最终来源——人的超验意识。深入研究胡塞尔的科学观,能够使我们认清自然科学的本质,看到自然科学的局限性,有效地抵制科学至上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也有助于我们恢复对理性主义的信仰,并且在这种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认真思考和实践人类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传统理性的分裂和缺失,哈贝马斯没有放弃对理性的追求,而是在分析沟通行为与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在语言行为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不同于传统理性观的沟通理性。他以沟通理性为核心概念剖析现代西方社会理性化的矛盾,提出了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病症的方案。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理论补充和拓展了以往理性观的内涵,他的理性观也为西方理性指出了一条走出困境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理性被异化的历史.处于西方现代哲学起始之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存世界的感性基础出发,创造了"感性意识"这一科学的理性形式,实现了对近代"异化理性"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4.
传统理性观以理性与生活的二元对执为标志,它割裂了理性与人的生活的意义关联,造成了理性的当代危机。胡塞尔在生活世界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理性批判与重建,既克服了传统理性观对理性与生活的割裂,又回答了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对理性的挑战,这或许是走出当代理性危机的一条“林中路”。   相似文献   

5.
近代欧洲是一个“危机”突起的时代,突出的表现是“科学的危机”。胡塞尔认为科学的危机本质上是哲学的危机,哲学的危机又源于理性的危机。要想摆脱诸多的危机,就必须恢复理性的权威。由此。胡塞尔追溯了理性的源头,剖析了近代的客观主义,进而构建了自己的“超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论胡塞尔对科学的哲学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把理性危机和哲学危机视为近代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并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建立所谓严格科学的哲学,从而在由纯粹理性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的基地上对具体科学进行了哲学维护。但是,胡塞尔的见解启示与困难并存。他的出路在于,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看”的直观,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取代神秘的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理论领域拥有各自独特的逻辑范式。哲学之形而上学地逻辑地建构是必然的。哲学在智慧的形态上,就是疏理经验/体验基础上的关系审视;而在理性这个概念最普通的哲学意义上,它与关系或关系状态是不可分割的。就目前发展水平的任何一种逻辑体系而言,如果哲学之理性将其一以贯之,这势必导致在关于世界本体上摇摆不定,并忽视那些作为基础的自然必然性。形式化逻辑理性的缺陷就在于,在本体论意义上世界地位的未确定性,在方法论意义上理性路径的不确定性,在认识论意义上经验知识的不可判定性,从而也在知识论意义上说明了科学理性的逻辑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哲学需要的是多因素的、多维的、多向度的较为复杂的理性。  相似文献   

8.
从对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的考察入手,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演化特征作了分析。认为自近代以来,由于实证主义过度发达,理性精神囿于实证主义科学,把作为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诸如哲学等排除在科学和理性的认同之外。自然科学的符号化和二元论进一步加大了这种事实科学和价值意义学说间的鸿沟。这不仅导致了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更导致了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哲学———科学范式的塌陷。要挽救这种危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到真正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9.
科学理性及其双重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了界定、描述、剖析,认为科学理性对文明与文化具有双重效应,指出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科学理性及其功能、效应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与判断  相似文献   

10.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斥了胡塞尔观念主义的意识哲学.分析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失误,有助于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在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为了证明现象学的普遍性,提出了交互主体性理论,其中,他人的构造问题是一个重点。胡塞尔对他人的构造的论述是基于现象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先验世界内的;其关于他人的构造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意识的意向性和"结对"。胡塞尔的理论是成是败尚在争议,但他确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开始了对他人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曾指出,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共同特征就是“事实迷信”。对于“事实迷信”的批判是贯穿在胡塞尔自《逻辑研究》开始的哲学进程中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自然主义批判始终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然主义不仅在逻辑上是背谬的,同时它也是自然态度的极端化,并对生活世界本体论进行了颠倒,因此,胡塞尔现象学对自然主义的悬搁的目的在于回返到生活世界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论的悬搁,以进入超越论主体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与近代以来的科学是共生的,归根到底源自西方知识传统的思辨本性.现今的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所发生的全面的支配作用,是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现实化,其生活基础是感性世界的深刻异化.马克思的"哲学"并非近代哲学的延伸,而是近代哲学之批判.这种批判导向一种"新哲学".即"历史存在论".历史存在论揭示"现实生活",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基,其必然走向就是突破当今科学之范式,重建科学之理想.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危机意识和拯救意识对于管理学富有启发意义,"生活世界"、"面对事物本身"等理论和方法为管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通过本质还原的方法建立了本质心理学,它虽然对人的意识行为进行分析,但它所说的本质仍是处于经验世界中的人的意识行为的本质,从根本上说,它仍是一门经验科学。胡塞尔一生力求建立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而经验科学并不能提供绝对明见的知识,所以他必须要实现对经验层面的突破。为此,他提出了先验还原的方法,并把其现象学推进到先验现象学阶段。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科学观之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随科技呈指数性增大而爆发 ,以及现代科学发展新趋势的出现 ,这两大因素促进了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相对于现代科学观来说 ,后现代科学观是对科技与社会现实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述 ,是对科学内涵认识的新突破。但是后现代科学观本身在理论和现实中也存在着有失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8.
范畴的"同一"和"统一"是早期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弗雷格那里,胡塞尔对弗雷格关于数的同一性作逻辑建构进行了批判,然后胡塞尔运用意向性理论来建构数,但在<算术哲学>中他面临着数的统一性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在<逻辑研究>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现象学由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多变性常常令人不易理解。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理论开端进行审视,是把握他的思想脉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进行了分析:第一,现象学的总体特征是思维的直观性,追求“面对实事本身”;第二,现象学的逻辑起点是反对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坚持一种观念主义的立场;第三,意向性是现象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概念,澄清意向性的三结构:自我、意向对象、意向活动,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胡塞尔现象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