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拜传统民居景观价值特征体现了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物化标志、苗族山地生存智慧以及苗族文化传承的文化空间。通过调查分析,控拜传统民居景观保护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水、电设施功能低,使传统民居受到火灾威胁严重;排水与卫生设施缺乏,使传统民居景观吸引力下降;传统民居舒适性低,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多样性的文化变迁,导致传统民居景观保护受到外来文化的威胁。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对村赛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湘西民族传统村落是包括各类民居建筑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的集合体,是湘西各民族农耕文明下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承载着湘西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的重点就是保护好村落民居建筑,村落民居建筑与乡土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民居建筑是乡土文化重要的载体,文化是人的外化,反过来会影响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思维方式。近年来湘西民族村落中乡土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被日益稀释,导致传统民居建筑不断被现代建筑取代面临消失的境地。传承乡土文化,让村民从内心上认同并自觉保护才能使湘西民族村落与时代同步,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3.
水坡巷是潼关古城历史文脉及民居形态遗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田野调研为核心,对水坡巷进行了细致地阐述与探讨,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总结其价值特色,提出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重塑水坡巷活力与潼关古城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同时也将对传统街巷空间理念的传承、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城市规划以及民居建筑的设计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面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在场",湘西苗族通过顺应国家话语、在国家话语境域中捍卫苗族文化、国家话语与苗族文化并用和将国家话语引进苗族文化等调适策略,既为苗族文化守住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又促进了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对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深深嵌入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有其特殊的仪式流程、文化内容与内涵。从现代视角透视,可见其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价值、推动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增进生死观念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关系整合的社会价值、弘扬孝道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清代至当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民居文化习俗为例,论述了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承和变迁趋势,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聚落是村民聚居生息的空间,是生命承载之地。湘西土家族聚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聚居地。文章以湘西周边地貌、居住形式为参照,阐释我国传统聚落文化在少数民族居住选址、规划、建房中的影响作用,以及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格局特征;进而为当代民居的规划设计、空间建设、环境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湘西保靖丰宏、棉花旗和古丈双溪河沿岸村落的土家族苗族相互转化的现象,并从民族政策、文化互动和族际通婚等几个角度分析了转化的原因。苗族土家化与土家族苗化反映了湘西各族群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族群关系,也体现了族群认同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对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中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分析传统民居保护现状,继而从保护结果本身和政府如何保护两方面分析保护的成绩与经验,接着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问题原因,最后从意义、理念和方法与手段的角度对危改中传统民居保护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民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因此,确立区域文化空间,发挥民众主体和传承人核心作用对其进行“活态”保护是关键.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应利用地域文化空间,进行活态传承保护;发挥苗族主体作用,有效利用资源传承;重视传承核心主体,疏通传承保护渠道;施行多样保护措施,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弱势中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转型时期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体育文化中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弱势走向强势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我们应当依据相应的文化理论构建一定的补偿机制,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与制度能够同步现代化,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弱势中走出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服饰是各区域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服饰中所表达的审美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中所传承的美的思想,这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发展,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3.
湘西凤凰神奇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养育了中国现代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其作品独树一帜的“边城”民俗风情,不仅是一道奇诡灿烂的地域风情画卷,更是一种神秘悠久的民族文化象征性隐喻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一方面深刻地影响与支配着沈从文先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同样也可以借助于沈从文先生的文本符号载体,揭示出湘西凤凰苗族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模式。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这个崭新而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沈从文先生故乡题材作品的语言符号解读,分别从自然信仰、祖先信仰、神灵信仰三个方面,揭示出沈从文故乡题材作品所呈现的民族宗教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在朝鲜族教会和苗族教会中,我们可以从基督教的思想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基督教的伦理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基督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等四个方面,看到基督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两个民族的教会处理基督教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同,主要取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类型和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黎平县侗族地区危房改造在保护侗族传统民居的风格、功能和整体民居风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传统建筑文化提炼的简单化、建筑文化推广的表面化、规划过多强调整齐划一等问题和不足,应该从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地方干部的相关培训入手应对这些问题,以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应用“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 ,测查湘西土家族苗族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分析其与学科成绩的相关。结果表明 ,湘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较深圳具有不同特点 ;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科优势 ;五大人格维度中只有严谨性与其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因此严谨、戒躁是湘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试图从苗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文化传承的特点、社会变迁的境遇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这样一个问题 :传统的苗族文化有着自己有效的文化保存机制和传承机制 ,因而其文化体系一直保持着整体性和主体性。然而今天苗族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迁瓦解了传统的文化保存和传承机制 ,这使得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的角度对传统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这三者的关系进行梳理 ,并提出当前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8.
着重探索满族民居作为满族文化的符号,在塑造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构成等方面的优秀思想,挖掘其蕴含的乡村景观价值,从本质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满族民居文化的艺术精神;对传统满族民居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为规划、设计具有满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记忆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的演化,关注民族文化的记忆建构过程,以及集体记忆以文化的方式是如何被传承的。同时借助社会记忆的理论和模型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社会记忆载体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记忆图式,从民族认知主体的视角反思了人类活动的结构、模式、进化及其规律,探讨社会进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形成机制和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化空间”本义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特有场所、活动、时间等,是支撑社会文化存在的隐性支柱,它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积淀。西江苗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背后隐藏着当地苗族深层次的文化逻辑和生存智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西江苗寨的“文化空间”因多重逻辑的推动发生了明显变迁。以西江苗寨的神性“文化空间”为切入点讨论西江苗寨“文化空间”的变迁,并对其变迁的动因以及变与不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保护西江苗族传统文化和发展当地民族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