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才的流动特别是企业核心员工的跳槽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性人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分析视角和理论工具,较为深入的研究了企业人才跳槽的原因,特别针对该原因比较我国的与其他国家的差异,通过对比着重分析我国企业人才跳槽较为频繁的来自于企业和制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正值高峰的企业,频繁大量的人才流失,就会因此一蹶不振,日渐衰落。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人才的争夺。一个正值高峰的企业,频繁大量的人才流失,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深深的伤害和难以弥补的损失。有的企业,就因此一蹶不振,日渐衰落。 客观地说,在市场经济中,核心人才的跳槽与猎头公司挖人,是司空见惯的事,只要这种行为违犯《劳动法》、《公司法》和已签订的合约,就不能归结为职业道德和违法问题。因为跳槽与挖人都会有一种认为是情理之中的理由。比如,跳槽者会说: "一个人不可能待在一家公司,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正常的事。" "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是他对职业的忠诚,当他投身于一家企业时,他的职业忠诚  相似文献   

3.
杨硕 《经营管理者》2013,(18):123-123
目前,员工跳槽现象越来越频繁,如何管理和留住员工,成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来探讨员工离职深层原因并结合需要层次理论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应对之策,以期为我国企业对员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个企业家渴望获得员工忠诚的时候,他首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明君"?虽然大多数的老板对此都深信不疑,但是在基层员工心目中,答案往往并非如此,而"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第二个问题:自己对"忠臣"的理解是不是片面?忠臣究竟是那些让自己的领导与管理感到最舒服的人呢,还是那些真正能为企业创造绩效的人?第三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忠臣"究竟是抱着企业的大树好乘凉呢,还是真的忠于企业、忠于职守?和曾是乾隆皇帝感到最舒服、因此也最为信赖的人,但是他却贪污了比朝廷国库还多的银子。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建设,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口号,她须要把企业家所倡导的经营理念真正贯彻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动中去。有人把企业文化口号化,他们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贴上“团结”、“进取”、“拼搏”等口号,并通过公司内部的个人工作牌、工作服、海报等予以广泛宣传。这种文化只能在表面上获得成功,她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真正潜力。企业文化应将企业家所倡导的企业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雇员的忠诚,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这一点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从雇员忠诚与顾客忠诚的关联性上,可以看到雇员忠诚的增值性;从雇员离职后企业成本的增加、产值的减少这一现象也能意识到雇员忠诚的保值性。然而,企业激发雇员的忠诚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企业常常遭受雇员不诚信行为的折磨,企业因雇员偷窃、欺诈、侵占、挪用、泄露商业秘密、带走技术或客户跳槽或另起炉灶等等行为而遭受巨大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普化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其《2005年度全球经济犯罪调查》中披露,被员工欺诈的公司2003年为37%,2005年升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踏入企业家的行列,中国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在不断壮大、发展、成熟,华商在世界上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并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在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企业家在拼命努力之余,还要充分认识到激励理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不断激励员工,鼓励员工,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激励理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把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完美融合在一起就比较困难,这也是当代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全京华 《科学咨询》2003,(17):24-24
通过对公司离职员工的访谈,我们总结出当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个人发展"停顿"的时候更不容易被激励,而更倾向于选择跳槽.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企业中很多职位处于与某某人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企业的风险也就已经暗藏其中了.怎样让员工在企业内部就能有效流动起来,形成"活水"呢?岗位轮换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现在,企业越来越强调员工忠诚的塑造,重视 通过种种手段予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但是,总是会有人对企业的现有状况不太满意,一个行动就是选择离职。这种“新的刚来,老的就走,人来人往”的现象在很多人眼里的看法是,人员流动既是企业发展活力的保证(尤其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又利干员工个人的发展。但是,过于频繁的离职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管理和沟通方面存在问题。21世纪的竞争将是基于人力资源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可能赢得成功,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还是固守“三…  相似文献   

10.
苏俊  顾佳 《经营管理者》2012,(23):22-26
"彩虹"的成绩众目共瞩:在中国,每卖出四张电热毯,就有一张是成都彩虹生产的. "彩虹"的领军人物刘荣富让对手也不得不尊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经营管理工作者,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家,轻工部劳动模范,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优秀创业企业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等. "彩虹"的历史让四川人感到骄傲:从10多人、140平方米的街道合作社起步,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亏损大户,发展到现在拥有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近10亿元的著名企业.  相似文献   

11.
贾昌荣 《经理人》2016,(4):92-95
好的企业家不仅要会赚钱,还要会分钱、善用钱,用钱来理顺员工的人性。当员工能力强大到—定程度且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那么企业就可以帮助员工成为企业内部或外部合伙人,实现角色转换。否则,富裕的员工流失几成定局。人是企业中最关键、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招人、用人、留人是一个永续话题。很多企业家面对媒体采访时,冠冕堂皇地喊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甚至喊出"用钱激励员工不是最好的激励手段"……这是最冠冕堂皇的管理谎言,背离人性!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这句话,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就象1+1=2样,已经不需要去做任何的解释.所以,安德鲁.卡内基"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一语道尽人才之重要.问题是,员工如何忠诚于企业?企业如何留住员工?  相似文献   

13.
企业员工情感管理是通过沟通、教育与激励的方式,触及员工的思想与心灵,使员工在自觉的情境中主动发挥他们潜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人心者得企业",在人与人之间感情日益淡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利用感情攻势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之一",无论管理环境如何变幻,运用情感管理争取人心是管理制胜的不二法门。如何巧用情感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现代企业之魂,人才流失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企业一旦失去了人才,剩下的就只是一个僵化的躯壳。留住人才是一门管理学问,现实生活中企业采取的策略大都是增加工资、奖金、股权以及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等。但这些措施很难保证人才不为更高的报酬而跳槽。那么,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是如何既留人又拴心,让员工从一而终地忠诚于自己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在管理者、员工、"企业家精神"与"员工精神"的四种不同组合中,有"员工精神"的管理者和有"企业家精神"的员工这一组合面临的冲突最多。从精神的内涵出发,本文根据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了有"员工精神"的管理者和有"企业家精神"的员工的不同特质,并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对管理者和员工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或"员工精神"进行划分,并对各自的大五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从管理者和员工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冲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万希  孙武 《经营管理者》2006,(12):58-59
<正>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薪水、更自由的工作、更大的满足感……使人往高处走变得更为平常和理直气壮。每位企业的管理者都面临着留住最有价值最能创造财富的员工的压力。那么,怎样才能让核心员工躁动的跳槽之心变成一片忠诚呢?诱人的薪水和福利是吸引人才的惟一利器吗?核心员工的界定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有个明确的概念:员工可以分为几类,不同类别的员工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应是不同的。按照价值和替代性可以将企业员工分为四类,按照包含关系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有情"是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在错误中提升有人说,管理者就是管尺子的人,要定规则、信规则、守规则、认死理,因此,有情管理是要不得的。无情管理,才可能让企业产生优秀的执行力,使企业管理真正上正轨。也有人说,有情管理,会让企业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女企业家更推崇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手好牌,但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一手牌,如何打好这手牌,就要看持牌者的能力了。正因如此,所以,每个人都无法拒绝你手里的牌,无论它是好是坏,你只能依据自身实际出牌,就像企业,你必须面对市场把自己手里的牌打出“彩儿来”。只是做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明白,依据手中的牌去争取好的结果不易,它需要你的付出。常理告诉我们,只要有春种,肯定会有秋收。只是你千万不要放弃春种的努力。天津里碑冷轧板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关鸿和他的员工们就切实经历了春种的艰辛,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才让他们对现下的秋收格外珍惜。总经…  相似文献   

19.
"管理即是处理人的关系”。这是英国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帕金森很久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他道出了企业管理的真谛。不管你是一家上万人的大企业,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小企业;不管你的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管理问题,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人有没有问题。员工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意愿;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人心是否向着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假如这些没有问题,那么,可以肯定的说,你想解决或改善任何问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如果员工热情不高,没有积极性、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么,也可以肯定的说,你想解决或改善任何的问题都会变的极其困难。即使有所成效也只是暂时的,根本不可能持续和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如何使员工心甘情愿的、全力以赴的努力工作和合作,是所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们每天都必须履行的首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员工"忠诚"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