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9月15日,“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开幕。此次展览作为上海美术馆搬入中华艺术宫之前对中国的当代、当下艺术的最后一次思考性呈现与展示。所展出的20位国内当代艺术探索者的参展作品都从不同语境、角度和呈现方式上一同反应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与表达。  相似文献   

2.
哲学何以在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巍 《管理学报》2014,(6):781-787
《管理学报》曾相继发表过4篇讨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论文。在简要评述上述4位学者在"问题意识"、"立场/主张"、"研究取向"上的异同后,进一步讨论了"哲学在场"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关系。然后,结合自身哲学观形成的简要历程,认为"西方哲学在场"足以支持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当下的挑战不在于是否要创建基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新范式",而是如何改善研究者的态度、接近事实以及提升研究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世界创意经济浪潮正在勃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约五、六年前,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在当代信息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命运会这样紧密地联系甚至取决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但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勃兴的实践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和发展趋势。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  相似文献   

4.
闫薇 《决策探索》2007,(8):68-69
"和谐社会"是当今生活的关键词、主题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清醒头脑和远见卓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既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又是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油画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提出并尝试了太多的“主义”、主张和流派,真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甚至难以接受和消化.艺术作为时代之镜,的确反映着我们这三十多年内心的喧哗与骚动,也反映着艺术家多元的审美取向.在当今中国,艺术从未这样自由过,因此也从未这样不知所措.中国当代艺术所呈现的这一特殊生态已经昭示:艺术的“乱局”已成常态.如何在这一“乱局”中稳住方寸,我手写我心,乃为当下艺术家之最紧要.  相似文献   

6.
刘捷 《领导科学》2016,(5):8-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了从守节不移的隐士之廉到清正廉洁的官吏之廉的内涵转变。这种转变既反映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社会转型,又反映了"廉"文化从德法分离到德法并重的思想变迁。而中国的"廉"文化也就此形成了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种官吏义务置于吏治中心、国家根本的传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当下的廉政观念中也离不开对道德之廉的期待与追求,当下的廉政建设更是不得不遵从义务之廉的文化传统,并在这样一种融德于法的思维逻辑之中建构当下的廉政话语。所以,在当下的廉政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话语基础,而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成功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的追赶进程呈现三方面典型事实:经济增长速度的时间分布呈现倒U型轨迹;为期20~30年的"平台期"内,生产率水平和人均物质资本拥有量快速提升,但资本产出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快速产业升级和剧烈而迅速的结构变化。我们首次在文献中将这些典型事实概括为"追赶周期"。目前大量文献把收敛解释为"转移动态"路径上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这无法和追赶周期过程中的典型化事实相容。我们在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一个反映后发经济体技术进步特点的机制,以更好地解释追赶周期。追赶周期在形成机制、持续时间、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周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追赶周期不同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里高度评价石齐的艺术,首先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水墨标准,我们今天的艺术大师一定是具有国际文化特征的,一定是原创的和融贯中西的,一定是具有强大震撼力的艺术语言的,在中国当代我认定石齐是这样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9.
抱团出击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我们以"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名义走到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展会非常好.就像法国总统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推销波尔多的红酒一样,他推广的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代表优质红酒的法国波尔多,把顶级红酒的荣誉树立在人们心中.我们四川也应该这样,抱团出击形成合力. 自1995年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之后,五粮液连续18年位居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作为一直领先行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更应该有一份担当和责任,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这次我们来,就是要向世界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在经营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先进理念、企业文化,不断地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0.
凌海欲飞的悉尼歌剧院,剌向苍穹的香港中银大厦,王者气派的紫禁城……望一眼都叫人终生难忘,这就是建筑文化。世界经济学家指出,今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火的建筑工地,然而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没有什么建筑文化可言。利益的驱动,短视的目光,我们的建筑开发商透过蓝图,看到的不是建筑文化、建筑艺术,甚至不是大楼,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串串住房"容积率",一叠叠人民币,他们只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处心积虑地想办法多榨出一些钱来。至于建筑风格、环境协调、人文文化、社会功能、绿地公园、一切都为提高"容积率"所替代。人类自从走出原始森林就不断地为自己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不论是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园林、福建永定土楼无不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适用性与建筑风格的高度和谐,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特色。而我们今天的建筑特色全无,文化全无,除了充当  相似文献   

11.
杜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214-215
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石划分“女性艺术”的同时,又深刻挖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女性艺术在意识形态、形式与媒介等元素上的特点,力图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当下艺术面貌的丰富性以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点收获。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8):22-23
2012年,在对"小悦悦事件"空前讨论和集体反思之后,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高扬文化发展大旗、将道德建设提到新的高度之后,我们身边"最美的人"越来越多地涌现,他们激发了更多的人释放出"正能量"。"最美"成为年度最热词汇之一,"正能量"走红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本期我们对2012年社会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进行盘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而在此之前,"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已经写入中纪委十七届八次全会公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非常响亮的新观点、新目标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影响深远的清官文化,而清官情结可以说是传统清官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在今天我们努力建设清明政治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清官情结的政治文化本质,深刻认识其历史局限并克服其负面影响,进而推动从清官情结向清明政治的历史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间,中国画廊业无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画廊业的发展与行业提升的速度远远低于艺术品市场行业应有的发展水平.不少画廊,在越来越强势的拍卖业及来势凶猛的艺术金融面前,在私下交易日益大行其道的今天,又不得不被打回原形以"画贩子"的身份度日. 画廊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既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又面临巨大的机遇.问题的关键,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或者说,面对严峻的考验与巨大的机遇,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吗?  相似文献   

15.
黄爱苑 《科学咨询》2008,(18):96-96
一、民间美术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近代的政治变迁和过激运动对民间美术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再加上经济浪潮和外来及流行文化的倾泻更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植根土壤的流失.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通常当我们提到"民间美术"常常会听到"太俗气了,难登大雅之堂."诸如此类的言论,其实只要是真正了解欣赏民间艺术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质朴而强烈的艺术魅力.艺术的发展不开传统,蕴涵民族性的艺术创作更具感染力.不理解、不欣赏,不爱好,甚至不屑,形成审美观上的一种偏见,这是民间艺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然而这种意识严重地影响到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德君 《决策》2021,379(12)
在今天 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中,如何注入"诗意栖居"的哲学思维,为推进"美好生活"建设,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裕的社会和文化条件,创造和实现城市文明形态的新超越,并形成更为自觉的意识,是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发展面临的客观命题.  相似文献   

17.
"张本平现象"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张本平创造和领导的中原书画院为基础,集美术创作、研究、展览、销售等为一体,体现大众美术传播公共性、民间性的社会文化艺术现象.这一现象,得到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王振德,湖北省文联主席周韶华等数十位艺术名家及理论家的认可,并撰文评价.自1989年至今,先后在郑州和北京召开过三次张本平现象研讨会,其影响波及全国书画界乃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这一现象的内在构成具有其特殊内涵,在外在形式上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框架.其具有现实普遍性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指导性、仿效性,值得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和引领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越发多元、多样,思想活动的独立性也带来了文化选择上的差异性,这就对主流文化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而在中国社会面临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多重转型的当下,如何通过主流文化创新发展,有效加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回首20世纪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发展,可谓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与坎坷,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被边缘化,与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不相匹配.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相对于我们在经济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距离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还很远.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国与国的竞争日益呈现为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形象、打造"文化中国",以期赢得真正的文化竞争力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便成了下一个30年中国发展进程中国人的共同期盼.2011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把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高度,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也为未来"文化中国"的历史实践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程》(注①)中指出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定位:艺术是人类非常独特的文化精神现象,科学地揭示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位置揭示艺术与社会文化中其他诸要素联系的真相,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始人对艺术问题的突出贡献之一(注②).绘画是属于文艺这个范畴.艺术的社会功能也体现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这与中国古代画论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的阐述有相同之处.二者都从历史的标准、认识和伦理的统一方面阐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即认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