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萨姆说:”创造行为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的研究证明,人们经过训练可以提高创造能力。” 有成千上万的小矮子,他们坐下时脚够不着地,随身带一个支脚凳又太麻烦。有人灵机一动,在一本掏空的书两边镶上两条铝片,书稍展开撑在地上便成了一个便携折叠式脚凳。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你初到陌生单位,低调行事,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也不要紧。别人把你看低了,只要你肯努力,别人会一次次对你刮目相看。我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她刚上班那年,没背景、没经验、没资历,同事们对她很是不屑。有人看不起她,总招呼她做些杂事。不管别人让她做什么,她都好脾气地接受。这样大家更觉得她是  相似文献   

3.
“国是”一词,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新序》一书。在该书卷二《杂事》中,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庄王与其宰相孙叔敖的一段对话,全文有210多字,其中4次用到了“国是”一词。对话的开场白为:“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在美国书市上有三种书最热销:一种是关于林肯的书,一种是关于医生的书,还有一种是关于狗的书。为了畅销,有人写了一本《林肯的医生的狗》,然而,它的销路坏到了顶。  相似文献   

5.
沉思录     
《决策》2008,(5)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统治着最强盛的帝国,  相似文献   

6.
范文     
虽然办公室杂事繁多,但起草和准备文件在工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上面来了新精神,要求局里在下达的贯彻文件中与时俱进,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谈规划、讲措施、比成效、找差距。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经济学之父,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奠定遮一地位的是他写了一本名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书,也就是我们说的<国富论>.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相似文献   

8.
自己的时间     
流沙 《领导文萃》2012,(22):104
已故著名作家孙犁有一件趣事。他有一个出国机会,却放弃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打领带。这个答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孙犁说,有人觉得出国是一种快乐,而他不觉得是快乐。那孙犁的快乐是什么呢?在《书衣文录》里,孙犁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1975年11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这就是孙犁的快乐:在冬日的上午,阳光洒在书桌上,没有人打扰  相似文献   

9.
自知之明     
清风慕竹 《领导文萃》2013,(18):130-130
清乾隆时,有人上书皇帝说,顺天府乡试贡院大殿匾额上的三个大字"至公堂"是严嵩所书。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在这样一个为国家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竟然悬挂的是大明奸臣的手笔,一是显得我大清无人,另外也不利于树立以德治国的导向。乾隆一听有理,便下令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选出最好的以代替之。  相似文献   

10.
读书二三事     
从古至今,人们一说到读书,总是有很多的溢美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书的好,数不胜数. 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读书,是否是看中了书中的“金如意”,也不知道别人从书中获得了什么,有多少?我只知道我在书中获得最多的是快乐!说来我也算一个爱拿书的人吧,读书时常常如五柳先生般“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办一个企业,比如办一个生产电度表的企业,你必须要有许多人来帮你干,比如要有人来帮你设计,要有人来帮你生产,要有人来帮你推销.……  相似文献   

12.
“林光常,人称“地瓜王子”,祖籍浙江台州,196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2002年底,林光常从一个家用电器营销高手变为风靡东南亚的营养学专家。他在《无毒一身轻》一书中提出“牛奶有害论”等营养理念,迅速成为轰动一时的焦点人物。“我关注这本书的内容很久了,我觉得书里的饮食介绍虽说与我们平时食用的东西有出入,但介绍得很科学,我很信赖林光常的饮食理念。”4月21日上午,在书店看书的刘女士这样说,她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也有人认为,《无毒一身轻》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书中指出我们日常的饮食都不合理:“牛奶不能喝、肉也不能吃,那我们以后还吃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1 关于管理 什么是管理?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从字面上解释,说管理就是管辖和处理;有人说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进行工作;有人说管理就是决策;还有人说管理就是组织.经济学家认为管理是一种经济资源,政治学家认为管理是一种职权系统,社会学家认为管理是一个阶级和地位系统,心理学家则认为管理是使人们适应于组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有种说法,说是中国现在傻人特多。还别说,这话有点道理。一个张悟本刚刚歇手,又冒出一个神医,无需问诊号脉,看上一眼就可以给你开方子。甚至对照片一样可以看病,这神医,居然门庭若市。市面上,好些没有常识的谣言,就是有人信;好些十分垃圾的书,就是卖得好;好些人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是单身,所以要相亲! 在上海工作或者生活的经理人都可能有被父母或朋友押着去相亲的经历!从美国硅谷回来的李军,周末的早晨刚参加完一个号称700人的集体相亲联谊活动。晚上,他在朋友的鼓动下又赶往一个俱乐部参加另外一个“相亲”派对!“国内这种活动真有人气呀!”久居美国的他不禁感慨! 芝加哥大学MBA杜景涛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陆家嘴的夜景,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读了那么多书,走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6.
无法抗拒的网络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网络所包围的地球村.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可是,今天我们如何迎接网络经济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17.
一张报纸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人在报纸上寻找就业信息,找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人在阅读新闻时,从字里行间"抠"出商机,成为商业成功人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伯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一葛瑞刚把一篇调研报告写完,就接到了曾学志的约酒电话。调入市农经所后,工作上的杂事少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不便,又让葛瑞烦恼不已。原来在县里当副局长的时候,需要什么数据,发一个通知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虽然在更高一级的平台,但效率低了许多。为此,他争取过、斗争过,也发过牢骚,可所长劝他说,何必那么认真。慢慢地,葛瑞开始对"平平淡淡才是真"产生了怀疑,心里不时会冒出盼望暴发的念头。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从国外传播到我国的,但究竟国外所定义的企业文化含义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真正明白,这只有从国外最经典的企业文化书中我们才能够了解。该文从国外四本企业文化的书中考察,从而揭示企业文化的含义,并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管理的相互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1.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当前的创新,有人认为,人才的生活质量、宜居性、包容度、职业结构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社会的包容性、自由表达的文化氛围是最重要的;还有人认为,全球化中的英语普及度、具有创造力的知名企业数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对此,你怎么看?请你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加以阐述. 测评要素: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