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年”电影中社会记忆的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23-127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历了战争洗礼的中国社会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百废待兴。新生政权对社会记忆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结合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语境,遵循着政府的政策导向,这也影响着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创作。对于这个时期的电影艺术工作者而言,任何对过去社会记忆的生成和改写都是为了确立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保障政治权威的有力手段,从而达到广大民众对民族国家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罗执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十七年”文学中 ,作家们大都突出与强化了爱情这一私人生活空间与工作、革命、战争等公共社会政治空间的矛盾冲突。尽管如此 ,几乎绝大多数爱情叙事都没有逃脱被批判的宿命。从作家们的主观意图与实际接受效果的背反中 ,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年”文学的话语机制——即合法性论证、全民动员、形象设计这三项功能 相似文献
3.
整体与规范中的有限超越--十七年女性创作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47-50
十七年女性创作同样处于"规范"中,但并非文学整体或历史的纯粹平淡部分.它拥有这一代文学中较多的一流作家.它淡漠社会性别意识,但并未使性别内涵完全消失.初期的女性社会动员题材结合婚姻家庭问题表现,契合"男女都一样"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转型时婚姻家庭变动.中期的女性成长主题,映照革命胜利历史与国家民族成长中的女性社会解放与成长.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多跨越题材"等级"局限,顽强表现了女性创作倚重"爱情"主题以及述写"自我"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潘灯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7):65-67
在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女作家的群体创作常常被人忽视,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前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具有特殊性,既有与时代政治文化因素相谐的共性特点,又表现出出自女性的独特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5.
申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180-186
捍卫模式戏剧是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重要形态之一,其创作贯穿了整个十七年时期,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所催生。捍卫模式戏剧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征,在内容上展示了敌人对国家安全的破坏以及军队和人民的捍卫和抵御姿态。考察捍卫模式戏剧的创作范式及其所建构的价值体系,有助于认识戏剧作为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从题材选择、人物形塑、历史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呈现方式和主要特征,客观审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王琨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5):56-60
在“十七年”小说中,集体话语的权威日渐统领于小说人物塑造的细枝末节,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消逝于带有政治性与概念性的符号图解之中。而在以男性作家为中心建构的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女性人物开始确立自我主体意识,拓展属于她们的言说空间,从中可以内观到女性在独立于意识形态符号下可喜的生存空间。但这空间是狭小的,一部分原因是男权话语的钳制,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女性自身对个人主体性的主动贡献。 相似文献
7.
秦良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0(2):30-33
分析"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情感、情节、结构与人物配置模式,可以看出明显存在着历史叙事的简化与轴心化写作的普遍现象,致使文学的审美空间萎缩.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爱情歌曲迅速兴起并成为流行音乐的主导。音乐市场繁荣的背后,是艺术创作的价值混乱与责任规避。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爱情歌曲创作的历程,思考其文化成因及走向,对当前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辨析,提出音乐创作应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独立取向"与批判精神承担起音乐承载的伦理价值与责任。 相似文献
9.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7-79
在"十七年"特殊时期,赵树理研究一个重要的现象,主要在于他从现代走向当代。现代文学时期,赵树理的创作被树为"赵树理方向";"十七年"时期,对于他的研究呈现出了褒贬参半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赵树理与主流意识的疏离和坚定的农民立场,也反映了"十七年"时期文学与政治的亲疏关系,为赵树理研究及"十七年"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时期与“文革”中的浙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20-23
本文论述了“十七年”时期与“文革”时期浙江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十七年”时期,浙江小说的作家队伍结构、题材类型、作品质量都有可取之处,并有一些不俗的成绩.“文革”期间,某种集体意志取代了作家的主体个性,创作趋于平庸. 相似文献
11.
郝明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通过对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年以来文学运动形态演变的考察 ,着重进行了文学运动的文学地位主流化、文学功能政治化、文学思想政策化、文学创作革命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 ,认为只有在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认识前提之下 ,才能够确认新中国文学所代表着的中国文学发展方向 ,并且指出由于政治对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控制逐渐达到了极致 ,也就直接制约着文学运动形态的现实演变 ,进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宗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6):36-39
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在全国的支配地位的确立,十七年文学的生产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政治轨道上来,文学也就从私人话语转变成了国家权力话语。这就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要自觉地纳入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规范好的框架里,这就会使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政策内化到作家思想中,成为他们创作中的定律。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尽管其生成的文化语境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紧紧钳制着,但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努力下,还是获得了较大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14.
刘成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7-109
对城市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由最初的欲说还休到几度变形登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想象上。本文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去领略“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文学这一静水深流,触摸城市文学在当代那微弱而又倔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杨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197-202
建国以来,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不乏其例,"十七年"戏剧概莫能外。除此之外,它还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戏剧创作呈现丰产期;二是形成了创作模式化现象。这种模式化随着"颂歌"、"阶级斗争"等模式形成与转换,戏剧推向极左,"文革"戏剧雏形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孙先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4
“十七年”小说研究在当下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相对于小说文本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而言,对它的研究仍然具有拓展的空间。我们既要从人文主义价值立场和审美现代性角度估价“十七年”小说,更要以一种历史的同情态度去体察那一代作家以及文本镜像的复杂纠葛和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努力建构,而不是简单肯定或者片面否定,否则.我们又将陷入一种新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而难以自拔。这就要求我们在细节化、个案化和方法多样性视点上切入“十七年”小说研究,从而在宏观研究与微观观照视阚中推动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文学研究“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142-144
"十七年文学"研究渐成学术热点,其中原因值得深究,无论是历史演进中的心理补偿、"现代性"反思的推动还是"新左派"思维的影响以及新的文学文献的发掘和使用,都有其各自的理由,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新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应该是回到文本,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构建历史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18.
江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210-216
如何看待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现代性理论衡量十七年文学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命题,但从中也衍生出了难以调和的争论之声。一方面,各自观点的内部均存在无法解决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学术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9.
受到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十七年成为中国戏曲电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女性形象的建构是十七年戏曲电影的叙述主体、话语环境、社会表意机制相互交织和推动的结果,十七年戏曲电影中所构建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一时期意识生产的组成部分。其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类:勇敢追求爱情者;巾帼不让须眉者;不屈抗争者;新中国建设者。展现出女性独立自主与个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性别平等意识的萌发,女性叛逆性格与反抗精神的凸显。 相似文献
20.
郭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65-68
"十七年"时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体观念运作的结果是充满各种生理欲望的身体被简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物质性工具,文学作品对社会成员身体遭遇的表现和处理,突出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外部规训和社会成员的自我规训,拯救身体就此成为一种精神拯救的手段。身体拯救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信仰抵抗型、党群关怀型、民间治疗型和揭露惩罚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