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考察发现,文化作为影响民族问题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力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浪潮。民族问题从其产生根源到发展方向,从其表现形式到解决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文化影响力的指向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法裔少数民族心理是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加拿大的历史演进、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中形成的,它具有被异族征服的屈辱和对其统治的敌对、文化生存的焦虑、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自卑和弱势的敏感等特征。这种心理一经形成,便对魁北克分离主义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至今加拿大法裔少数民族的卑弱心理定势仍对分离主义起着间接的支撑作用。要破解少数民族分离主义的难题,不能不对其心理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99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就主权问题第二次全民公投之后,魁北克人党担纲的魁北克分离主义渐入低潮;但是2007年后呈现回升之势。魁北克分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魁北克法裔族群,魁北克人党与魁北克自由党和加拿大联邦当局围绕法裔族群的社会文化利益进行博弈。2011年5月加拿大联邦大选之后,魁北克分离主义力量受到明显削弱,但其对加拿大国家政治稳定与和谐的潜在挑战和冲击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国家整合是每个民族国家所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东南亚诸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地理上又存在"碎片化"特征,国家整合艰难。印尼的亚齐民族分离问题具有代表性,是研究东南亚民族问题和国家整合问题的一个视窗。从国家整合视角审视印尼亚齐民族分离问题,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地理上的"破碎地带",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殖民统治的历史隐患等使其国家整合较难实现,产生民族分离。另一方面,独立后的印尼政治权力分配不均,结构性分布不均衡,民族宗教情感强烈,民族意识未得到正确理论的引导和规范,加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民族政策的失误,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消解原本就脆弱的国家认同,阻碍着印尼的国家整合和亚齐民族分离问题的解决。民族分离问题的解决,民族国家整合的实现和巩固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政党原非族际政治的产物,而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是,在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政党必然与此相联系,并因而具有民族属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党必然地要在族际政治整合中发挥作用,成为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重要角色.当然,在不同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多民族国家不同性质和不同地位的政党,政党的族际政治整合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会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作用的政党族际政治整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多民族国家政党的族际政治整合价值将进一步彰显,政党族际政治整合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6.
论加拿大民族国家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拿大民族国家是从英帝国中逐渐分离出来的。自治制度是其民族国家演进的基础 ,在自治制度的保护下 ,加拿大得以发展 ;而自治制度赋予它选择自身利益的权力 ,又使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英国试图通过自治制度来维系其帝国统治 ,因而不得不一再对加拿大做出让步 ,更加滋长了后者的民族主义。其结果 ,加拿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走向成熟 ,最终突破了自治制度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深悟民族平等理念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特殊的差异化对待的做法,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以少数民族利益为取向的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民族关系的具体特点出发,最终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和制度解决民族问题,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在族际政治整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慎重、民主、渐进的族际政治整合方针;国家主义的团结、平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价值整合模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模式;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等"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族际整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法裔少数民族心理是在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加拿大的历史演进、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中形成的,它具有被异族征服的屈辱和对其统治的敌对、文化生存的焦虑、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自卑和弱势的敏感等特征。20世纪60年代得到矫枉过正的自我修复,进入90年代,法裔民族心态渐趋平和,但是少数心理仍十分敏感,弱势心理定势没有得到克服。这种心理成为魁北克分离主义至今不息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我国迫切需要提升族际政治整合能力,不断培育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为民族均衡发展能力、民族事务法治化能力、政治合法性建构能力和中华民族凝聚能力。随着当代中国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张扬,中国族际政治整合能力拥有很大的改进可能和提升空间。在以人为本的理念驱动之下,当前我国要充分运用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念和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智能不断推进族际政治整合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自18世纪后期开始,社会运动与民族国家相伴而生,并不断地突破民族国家的边界而发展为跨国社会运动。跨国社会运动在当代的勃兴与后冷战时期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紧密相关,并且对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了相当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当代跨国社会运动通过倡导世界公民权和“全球公民认同”而质疑和挑战了民族认同及民族国家忠诚的至高无上性,对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了冲击。另一方面,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已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民族国家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权威地位,这是由于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具有影响和监督民族国家政府的决策过程,督促和推动民族国家严格遵守国际制度的规范和规则等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跨国社会运动还有相当的冲击民族国家政权的作用。当然,跨国社会运动对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应被过于夸大,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需要予以关注和探索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后发展国家面临很多危机 ,首要的是国家认同危机。在印尼个案中可以看到 ,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价值的不合理分配孳生了被剥夺感和被殖民感 ,从而引发基于原生情感的不满与现代国家之间的冲突 ,使得印尼的民族分离运动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印尼政府应从确保国家认同与其他认同的分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权益的关系等方面 ,来克服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危机。这也是绝大多数后发展国家在建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国家形态,民族国家的建构意味着国家权力对地方性族群社会的现代性整合。而以族群"政治化"为特征的族群政治和以族群"去政治化"、"文化化"为特征的民族政治则是这种国家整合的两种方式。其中,较之于民族政治,族群政治往往不仅未能达到多族群国家的预期整合效果,反而制造国家的动荡、分裂,从而出现了"国家整合"悖论。正是在族群政治方式的国家整合下,泰国南部的马来族呈现出"族群政治化"倾向,频频发生动乱。因此,采取民族政治方式的国家整合,成为了泰国南部动乱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建国之初,英裔和法裔两大创始民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国家缺乏凝聚力。19世纪80至90年代,在"加拿大文学之父"查尔斯·罗伯茨的领导下,一批英裔联邦诗人以"加拿大第一"运动精神为宗旨,借诗言志,抒发爱国之情,为使英裔倡导的新民族主义占据主流地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多数联邦诗人通过自然抒情诗宣传加拿大新民族主义,罗伯茨则借助政治诗《加拿大》展示了民族主义情结,进一步提升了联邦诗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世纪后期以来出现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张扬,我国的民族关系也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在找症结、思对策中,近十年学界关于民族问题是否应当“去政治化”的激烈辩论其实并未抓住问题的要害.新中国建立后,在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我们未能认识到现代民族国家不论姓“资”姓“社”,都必须由国家花大力气整合建构政治民族,因为这是现代国家必须完成的事关长治久安大局的战略性步骤,故而缺乏建构政治民族的战略思维和具体部署,才是造成当下民族关系许多复杂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民族主义因素在其中产生的影响愈加广泛及深远,对"第三世界"各国的对内政策制定及外交事务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民族主义而引发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却依旧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利弊相交的客观现实,理智地面对民族主义对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地认清和寻求解决当今一些国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作为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其双刃剑的作用对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的影响是双重的。文章通过剖析民族主义对科索沃族际关系的负面影响,诠释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对我国新疆地区社会稳定的冲击,探讨多民族国家边疆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政治系统是民族政治生活的载体,直接制约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并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产生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民族政治系统分成两类:国家形态的民族政治系统和非国家形态的民族政治系统,前者产生于国家政治生活,后者产生于“市民社会”。本文从民族国家的分类和划分标准,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类型及管理形式、结构形式入手,探讨了民族国家政治系统和民族地方政治系统对民族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对非国家形态民族政治系统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