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杜晓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一、改革的背景 齐齐哈尔市共有工业企业583户(不含口外工业和乡企),除79户大中型企业外,其余都属小型企业,其中国有小型工业企业419户,集体工业企业92户。这些企业中的绝大多数是由50—60年代的“五小工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发展而来,因而难免在资产和人员的规模、结构以及企业的布局等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失调,并且形成了今天的低效益、无效益,甚至负效益运行的格局。由于产权关系不清,企业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企业无活力而言。产权主体单一,没有形成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企业之间无法形成竞争,自然是“亏损靠财政,发展靠政府”。国有资产代表者在企业缺位,结果企业看起来有人负责,其实谁也不对企业经营成果承担责任,企业实质上处于无人负责状态。再加上财产组织形式上的封闭性和占有方式上的凝固性,不仅使自我积累严重不足的企业无法吸收和利用社会资金,而且使不合理的资源配置难以得到改变。其结果必然带来日益严重的经济后果:一是企业大面积亏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是由于企业亏损导致财政困难;三是企业困难导致职工生活困难,危及社会稳定。小型工业企业的现状与其所处地位和作用相比已越来越不适应,如不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必将更加严重地拖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 相似文献
3.
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产权理论的清晰性和操作的模糊性、管理形式的统一性和实质的分割性及概念的广泛性和实质的狭义性等三对矛盾。资本所有者缺位(或出资者缺位)、机构设置、监控能力等影响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素的分析,说明了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重要原因。从股权和债权相结合、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控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保障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君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7-40
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必须实现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单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黄诚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本文阐述了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从单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向全面创建新型产权制度,从浅层次的分配关系调整走向深层次的财产关系变革,指出产权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本意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技术或新工艺的采用、新供给来源的获得以及新材料的利用,但目前人们把市场创新─—包括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及开拓新市场、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组织形式及建立新的经营组织,统称为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可以说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系统过程,其本质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活动的有效结合,即以技术活动为手段,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基于如下几点思考:思考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就市场的商品需求而言,传统上是受“同化欲望”主导,即他人拥有… 相似文献
7.
8.
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演进.目前,产权理论研究存在若干误区.这些误区在一些方面误导了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对产权中各项经济权利的合理配置,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则需要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转变.这种产权制度的改革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宏观经济均衡、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攻坚阶段.企业逐步由独资朝着多元化投资的现代股份制企业转变.面对企业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如何迅速适应股份制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在新的体制模式下成功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成为有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产权制度的现状,产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来对产权制度的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流通环节的国有粮食企业,一直在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竞争中,国有粮食企业积累了很多问题,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国有粮食企业要走出困境和走向市场,必须进行彻底、有效的产权制度改革,但这种改革应坚持这样两条原则: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国有粮食仓储企业的产权改革形式应有所不同;二是产权改革既要实现市场化功能又要兼顾政策性功能。为此,本文为这两类国有粮食企业设计了产权改革模式,按照这种产权改革模式,改革后的国有粮食企业可具有经营活力和发展活力,同时又能为实现国家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范拥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因此,企业一般采取以下措施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1)设立监管机构,完善监管体系;(2)建立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体系;(3)制定一整套互相配套的法规政策;(4)培训专业人员,充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5)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行设备管理主要考核指标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构建了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新的设备管理指标体系.着重分析探讨了设备完好率、设备资产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及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利润率和功效系数法等新的设备管理考核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相当严重,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已成为当务之急.注资固然是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增量的同时如不加强存量结构的调整,将出现新的增量资金再度无效和低效使用.在另一个层次上复制旧结构的局面.因此,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是当前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迫切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其中,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玉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92-94
早在1985年和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要实现社会化。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从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完全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之中,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为高校承担或提供后勤服务:同时,将现有的学校后勤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业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并逐步使之融入社会第三产业的服务体系之中,最终形成多元化、全方位支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体系,从而使高校进入能集中力量组织一线教学、科研的 相似文献
18.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从制度环境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改的深入性、股权多样性、股权制衡度和非国有资本控制权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正相关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混改通过提升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从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宋余庆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1):51-54
科教兴国战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应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目前教育状况的满意度正在下降,现行教育运行机制中矛盾突出,迫切需要改革教育投入机制和招生考试制度,鼓励社会向教育投入,建立教育多元化办学体系,使教育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的思路和模式”课题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1):57-61
重钢集团、华西包装集团是重庆市首批四个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的两家集团公司。通过改革试点 ,其“三权”基本到位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认真总结两家公司的经验 ,对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