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行保险产品作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载体,在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银保产品的选择及销售模式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业务质量,同时也制约着银保合作的深度和规模。我国的银行保险产品在发展中陷入了同质化的失衡结构中,其销售也陷入了以柜台为主的模式中,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的发展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保险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只有50亿圆,2002年增长到388.4亿圆,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1%,2003年提升到800亿圆和25%以上,呈现跳跃式递增。从国内外银行保险发展的轨迹、我国银行及保险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来分析,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十分广阔。因此,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银行保险正处於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这是把握银行保险走向的首要问题。从国外成熟的银行保险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变革,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互协作、不断发展,给银行保险业带来了一片繁荣。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品设计、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疏漏。只有分析清楚我国银行保险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在实务中对各种风险进行规避,最终促进整个金融市场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全球银行保险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的银行保险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银行保险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如何防范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是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主要有产品开发风险、营销渠道风险、经营技术风险、承保操作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等。规避和控制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促进银行保险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一是提高保险公司研究开发产品的能力;二是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三是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机制;四是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管理系统;五是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六是加强银行保险的监督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欧洲银行保险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剖析了起步阶段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1)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2)保险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3)加强银保合作监管。银行保险;银保合作;兼业代理  相似文献   

6.
银行保险运用资源交互关系的竞争优势,渐已成为台湾保险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保险业务的重要通路。为能增强竞争力并维续其竞争优势,在营销策略上应加强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的运用。本研究乃探讨顾客关系管理如何实施于银行保险业务,并针对其基本架构、运作流程、管理模式、运作要件等提出架构性观念。  相似文献   

7.
出口信用险的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口信用险的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出口信用险也暴露出未能完全适应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改变、风险准备金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出口信用险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发展中小规模业务,分散风险;参考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出口信用险经营模式,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同时经营,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注重国际保险业务合作,与国外保险公司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尚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进一步全面开展业务中,保险公司必然面对来自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法律政策、承保操作等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潜在风险,从宏观上讲,整个保险行业与保险监管机构应当进行深度整合。不同规模的公司也应当采取不同的短期应对措施,以调整银保合作的产品结构,并提高自身相应的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9.
银行保险是一项金融创新,就是保险公司依托银行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和品牌优势,双方缔结为战略伙伴。近两年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迅猛,其保费占总保费20%以上,但合作深度仅停留在简单的代理销售阶段。银行保险应该根据消费者和保险产品的层次进行分层销售,其最新模式也是分层销售的顶层——直销模式,即保险公司利用自身的电脑程序从银行数据库中发掘出有潜力的银行客户,直接向客户邮寄或打电话推荐最新保险产品,真正实现了客户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摘 要:保险公司无法从保险业务本身获得利润,投资已成为支撑保险业的关键因素。保险公司应选择合理的投资领域,严格控制保险资金的投放过程,运用适当的投资方式,以确保保险资金在投资中取得较高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7.
汉语棱镜中,总有一些语言事实折射出支配关系意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支配关系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存在汉语中。汉语支配关系意义的形成根源于汉民族价值观和思维特征以及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