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不少塑造封建时代的复仇者形象的作品,如《席方平》、《伍秋月》、《向杲》、《窦氏》、《商三官》、《梅女》、《鸦头》等。在这一类作品中,蒲松龄倾诉了封建时代被压迫者的深仇大恨,歌颂了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 这些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对封建统治阶级揭露得深刻,批判得尖锐,是《聊斋志异》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席方平》和《商三官》更是其中的佼  相似文献   

2.
搜神写世态谈鬼话人情——《聊斋志异》又一类主题述评赵金维对于《聊斋志异》,人们往往褒赞其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败坏,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考场的弊端以及赞美自主的婚姻、诚笃的爱情等。诚然,这些确实是《聊斋》一书的重要主题,也是《聊斋》的...  相似文献   

3.
<正> 《席方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浪漫主义的优秀之作。在这篇作品里,蒲松龄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勇士形象。这个勇士,在冥府所遭罹的种种酷刑,以及他那九死不惧的顽强斗志,比起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士来,也并不逊色。剔去宣扬孝道的糟粕,我们可以说突出歌颂大无畏的反抗精神,正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而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作者借冥司对封建社会的整套官僚机构及其黑暗官场的揭露,无论深度广度,在全部《聊斋》同类作品中,都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中反映妓女生活的作品,痛诉了封建社会中妓女的深重苦难,表达了对她们的深切同情。蒲松龄不仅在许多作品中揭露了妓院鸨母和纨袴贵介对妓女的奴役和蹂躏,尤其在《巩仙》,《辛十四娘》等作品中,猛烈抨击了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在维系蓄妓卖淫制度方面的种种罪行,触及到了问题的要害。《聊斋志异》中,凌辱妓女的没有一个是贫寒书生和普通百姓,全是那些丑恶污浊的富商、公子、王公甚至皇  相似文献   

5.
《蕉轩摭录》是一部沉湮百余年的奇书 ,是清代俞梦蕉编撰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它仿《聊斋》之体 ,写人情世相 ,抒情言志 ,内容多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抨击官场的污浊 ;歌颂忠贞的爱情 ,向往婚姻自由。在劝戒世人 ,止恶扬善方面又多愤世嫉俗之作。是一部认识价值较高的作品。但语多讥刺 ,内容多离经叛道 ,以致流传不广 ,后人研究也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6.
论《聊斋志异》的人情味陈炳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我国汗牛充栋的文言短篇小说中独擅胜场,以其独有的光辉和巨大的魅力广得美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看重写人,而其他诸作除少数于看重写事的同时也注意写人外,大多数是看重写事的。且不说最早...  相似文献   

7.
清初的伟大文学家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到底有没有民族思想?一九八○年九月,在山东淄博市举行的全国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上,“有”与“无”两种意见各执一端,相持不下。在研究者中,彻底持否定态度的、影响比较大的是兰翎同志《〈聊斋志异〉的“民族性”在哪里?》(1956年2月5日《光明日报》)一文。该文全面否定了何满子、任访秋等人的观点,并指斥何、任的观点为胡适和胡风派观点。八○年学术会上,有人写了《〈聊斋志异〉中有反清思想吗?》,重申兰翎的观点。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讨论下去,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正确评价问题。为此,草成一文,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身上表现了蒲松龄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抨击传统的女性观念,一方面他又在某些方面自觉遵从封建礼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否存在民族思想的问题,建国后曾引起一场热烈争论。由于它对全面了解蒲松龄的政治态度,评价《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乃至于分析蒲松龄写作时的思想状态等等,都很有意义,所以十年动乱结束后,很快便旧事重提,学术界又对此展开了热烈的争议。迄今发表的文章总有一二十篇,相当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聊斋志异》里确实存在有民族思想。笔者同意大多数研究者的意见,但是又觉得,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还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资产阶级黑暗其作品未必渺小,歌颂无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不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黑暗”者其作品必定渺小,这难道不是文艺史上的事实吗?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中因果报应思想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聊斋志异》研究中,对存在其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极少为研究者所重视,或为贤者讳,避而不谈;或认为瑜中微暇,不值一谈;至多在涉及作者思想局限时,顺带提一下。其实,含有因果报应思想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不但数量很多,而且贯穿作者写作成书的始终。这是研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的思想,不应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更不是有些文章“有一些宣传封建迷信的作品”一句话所能够概括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蒲松龄趋向或者说相信因果报应思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推其思想本源,当然首先是佛教思…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有一组专讲因果报应,转世讨债、偿债的故事,其实这是一组反映子女教育这一课题的作品,是漫长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掩盖了这些作品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生活中,蒲松龄对子女教育十分注重和关心,是一位很实际的现实主义者,我们应批判地继承蒲松龄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精神遗产,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占有杰出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独树一帜地塑造了一批花妖鬼怪的异类现象。鲁迅说:“明末志怪群山,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非复人。”(《中国小说史略》)这就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在当时“志怪群书”中倜傥不群的独特风姿。郭沫若也指出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特点。对此,评论家也是承认的。马丁·布贝尔在德译本《聊斋志异》弁言中说:“最多的与最有意义的,乃是那些精灵的作品:动物的精灵,植物的精灵,水中的精灵,云中的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对邪教与邪术的揭露有特殊贡献,他刻划了邪教教主的丑恶面目,揭示了邪教与邪术的巨大社会危害。与同时代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聊斋志异》虽然源出于同一历史人文心境,但艺术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水浒》的反贪官倾向是众所公认的。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指出《水浒》所抨击的不仅仅是个别的贪官污吏、恶豪劣绅,而是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和黑暗势力。鲁迅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水浒》作者的反政府倾向。他说:“《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指《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等书——引者)中底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同处……。”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是十分允当的。施耐庵用如椽的巨笔活画出了一幅阴暗、污秽、血腥的人间地狱图。在这人间地狱中,群魔乱舞,鬼魅恣行。《水浒》所刻画的贪官污吏、恶豪劣绅近百人,大多数人物写得栩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民歌按传统分为“育林道”和“图林道”两大类,其中那些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无情揭露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是科尔沁民歌的精华,科尔沁民歌中反映妇女怀念征人的诗篇、歌颂英雄的诗篇以及一些政治讽刺诗也写得相当出色。此外,科尔沁民歌在表现手法、刻划人物等方面也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科尔沁民歌不仅被本民族视为民族瑰宝,也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贡献,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蒙古学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人道主义是德富芦花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作品以剖析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而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黑潮》作为一部反映日本明治社会现实的社会政治小说 ,充分体现了芦花文学的这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日益需要,文艺作品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已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中南区戏剧会演的剧目,绝大部分是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这些戏剧对于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促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有作用的。社会主义文艺在反映和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当然要充分揭露矛盾,生动地、真实地描绘矛盾的各个方面,才能塑造出各种人物形象,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就是说,社会主义文艺在歌颂社会主义,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也要描写其对立面,要描写人民内部某些人物的缺点和错误,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揭露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和“暴露文学”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中间有什么界限呢?以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名,而在实际上贩卖资产阶级的“暴露文学”,这种情况过去有,将来也还可能出现,这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和批判的。但是,如果把一些正确的,或者在基本倾向上是正确的反映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误看作为“暴露文学”,对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的短篇小说集《鸳鸯针》是我国古代小说中反映儒林生活最早的作品,比《儒林外史》要提前一个世纪。它鞭鞑了儒林中的败类,暴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抨击了封建官僚的贪赃枉法;对穷苦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大胆歌颂济困扶危、打击贪官污吏的“强盗”。这在那个才子佳人小说盛行的时代是非同小可的,同时也为后来《十二楼》和《儒林外史》的问世开辟了道路。可惜这部小说流传不广,只大连图书馆藏有孤本,因此,多年来很少为世人所见。  相似文献   

20.
在中青年古典文学研究者中,王枝忠是用力甚勤,专攻颇精的一位,这只要看他最近出版的《蒲松龄论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就一目了然了。此书汇集了作者从1981年至1985年间写作的研究《聊斋志异》的二十余篇论文。从作者家世生平考证到作品的思想艺术分析,从文本研究史到文言小说发展的宏观考察,几乎包括了《聊斋志异》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多有卓见。显示着这位当时年方不惑的学者的学术功力和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