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之间和之外──读盛庆琜教授的《效用主义新探──一种统一的效用主义及其在分配正义上的应用》万俊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社会政治哲学、尤其是社会价值伦理和社会道德秩序(规则)问题,自古以来便是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但是,在西方,这一课题却...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效用主义 (旧称功利主义 )中有许多问题或困难 ,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或困难 ,乃非效用主义者攻击效用主义的要害 ,也是效用主义近数十年来衰退的主要原因。本文专门讨论这些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 ,即效用原则的解释问题 ,并提出根据我的统合效用主义的解决之道。引 言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派别 ,但其中最重要者则只有二大主流 :一是道义论 (deontologism) ;二是效用主义 (utilitarianism)。效用主义的祖师可说是边沁 (JeremyBentham)和密尔(JohnStuartMill)。其后薛奇威…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国力的重要表现,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本文通过模型化分析手段,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发展与国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及作用途径.本文研究发现,满足一定条件时,不同的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当一种文化形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国民消费水平和居民效用会得到提高,整体社会福利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的人本制度及其人本化趋势问题,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命题.从国际法史角度对该命题的历史演进予以考察,将有益于纵深性地理解人本国际法的内在动因.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初始性的国际法实践给国际法人本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起点,而其所处的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占有制国家过渡的历史阶段,及城邦文明的整体主义国家至上理念,决定了人本制度在其国际法中的匮乏.这一研究表明,人本理念在国际法中的制度体现,是历史性范畴,与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相伴生.其中,对个体权利的尊崇,不仅是人本国际法的制度核心,也是其产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政策的本质:社会控制与“去商品化”孙慧民学术上用阶级政治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另一是社会民主派的观点。这两种理论观点都将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看成是一个阶级的议题,但对社会福利政策的本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息主义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进而对一般意义上的信息问题的关注而兴起的一种重要思潮,是对流行于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某些具有相似倾向的观点和学说的概括,是以信息为基点来阐释社会、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思想或学术倾向。主要包括技术—社会观层面的信息主义、世界观层面的信息主义和人本学信息主义,它们相互关联,从整体性构成一种信息主义的视界,即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从而回应了信息革命的深刻社会影响,反映了哲学的信息论转向及其与当代哲学的人本趋向的汇流。对信息主义的归纳和研究既可以深化我们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也可以开辟哲学创新的重要维度,展示人的发展的新疆界。当然在评价信息主义时,也需要防止“唯信息主义”或“信息万能论”之类的极端偏向。  相似文献   

7.
福利分层影响社会政策的再分配效应,是分析社会福利体系演化的工具。它具有法团主义福利制度式的“分层效应”和发展主义福利制度下社会安全网络建设的“内外现象”两种表现形态。新中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起始于“社会身份本位”的劳动保险制度,受“政治分层”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社会福利的“内外现象”和福利分层。经过“发展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背景下的政策发展,现有社会福利体系的福利分层变得更为复杂。碎片化的社会保险领域体现法团主义式的“分层效应”,不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则体现发展主义式的“内外现象”。“社会中国”的建设既要缓解社会保险领域的“分层效应”,也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外现象”。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把基本公共服务从其与其他制度的捆绑中分离出来,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社会福利责任:理论范式演变与制度转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责任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核心议题.政府社会福利责任理论有两个主要范式:工业主义范式认为政府社会福利责任的建立是对家庭和社区功能的孙充;公民权利范式主张公民接受社会福利权利和政府社会福利提供责任呈对应关系.中国在改革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实施的是政府高度干预社会、小政府责任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是典型的工业主义范式.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要从工业主义范式转向公民权利范式,建立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9.
叶:上一场讨论中你问到:效用主义的解释范围到底有没有边界?信仰行为是在这一解释范围内呢?还是超出了效用主义可以解释的范围?任何理论都是有限范围的理论,如果承认这一判断,我们也应当为效用理论及广义效用理论划界。现在,让我们顺着你的问题继续讨论。 首先,“效用主义”的边界是否可以确定在人在自主、自为条件下的“目的性行为”的范围内?因为,这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在给定偏好前提下的)“自我意志的自由选择”,而选  相似文献   

10.
有感于公司立法的联邦主义模式是美国公司制度兴起以及社会繁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因素,我国学者基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不同利益诉求、实际上存在的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各种分权、以及我国统一型<公司法>的整体疲软等缘由.试图以地方分散型的公司立法来充分激发公司法这一法律手段的社会效用,但公司制度演变历程表明.只有当公司制在民主政治理念影响下完成了反特权的民主化改造后,公司立法的联邦主义为公司经营自由化所提供的法律可能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用.对照我国公司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问题的原因,公司立法的联邦主义在我国还只能是一道远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关系问题,是人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在哲学史上,费尔巴哈、萨特、马克思对这一谜题的解答具有典型性,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思维方法。而这三种方式或方法,在逻辑上构成一种“正、反、合”的关系,在历史上则标志着人学理论的三种形态。费尔巴哈人本学所代表的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即设定和追求一成不变的人的抽象本质,萨特人学所代表的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消解和否定人的不变的本质。但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存在主义”,都没能解决存在与本质的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而…  相似文献   

12.
法律实用主义倡导一种语境主义和工具主义进路的法律理论.它既将法律视为历史的衍生物,又将法律视为实现社会福利的工具.法律实用主义在实践中主张一种司法能动主义,对美国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法治实践以立法为中心转为司法为中心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受法治约束的司法能动主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福利已步入福利多元主义时代,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方向是由国家中心主义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河南模式”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家庭福利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强化社区融合功能,积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引入专业力量,有效保障了儿童权益,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顺应了由国家中心主义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的社会福利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福利函数的演进看我国公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从中得出正确认识我国公平问题的五点启示:第一,历史证明功利主义和贝尔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的收入平均分配思想在我国是行不通的;第二,只关注优势群体的精英社会福利函数在我国也是行不通的;第三,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告诉我们应关注弱势群体;第四,诺齐克拓展的社会福利函数告诉我们应重视弱势群体的权利公平;第五,阿马蒂亚.森拓展的社会福利函数告诉我们应重视弱势群体的能力公平。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生育率内生的、带有正的遗产赠予的代际模型中,探讨最优的基金制的社会保障问题。在此模型中不考虑投资的外在性,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保障税(费)率对生育率并没有影响,而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只有老年一代消费的效用偏好、年轻一代消费的效用偏好以及年轻一代抚养孩子数目的效用偏好;同时生育率对年轻一代的储蓄、消费及老年人给年轻人的遗产赠予的影响呈中性,但是生育率却对老年人的消费呈正面的影响。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并不是社会保障税(费)率,而生育率才是影响社会福利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谈效用、福利与快乐--关于"三人对谈录"的一点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的三人谈 ,涉及许多专门问题 ,我只针对效用与快乐的问题 ,谈我个人的看法。叶航说 ,“本来人们偏好一件东西是因为它的效用最大” ,但现在某些所谓主流经济学 (至少是许多经济学者 )却把效用与偏好的定义等同了 ,效用仅是代表偏好 ,而且仅仅是序数偏好 ,甚至否定偏好与效用的基数可量与人际可比的可能性。然而 ,除了少数神经病患者 ,人人都知道 ,偏好、效用、快乐、福利等都是基数可量的。受序数主义过度洗脑的经济学者也都知道 ,虽然口头上否认。难道序数主义经济学者偏好A(申请长期教职成功)甚于B(申请不成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虽然具有革命性、实践性、世界性的品格,但它毕竟是在西方文化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从思维方式到理论渊源、从表述方式到文化背景都不能不带有西方的特征,因此如何充分实现其中国化,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实现其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合,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在20世纪初期,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走向没落,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迅速、广泛地传播,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两者之间的曲径通幽的天然关系,是其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8.
儿童福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社会福利的重要体现;它既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福利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体现.它除了具有社会福利的一般特点外,还具备特定的含义和不同的类型.它既是一种社会机制,又是一种社会理念,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后期,国际法领域出现了大量体现人本主义的规范,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这些人本主义的理念在劳特派特时期就曾得到了普遍发展,其新自然法思想及对于人权国际保护的关注为现代国际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架构模式,这实际上就已经开启了国际法人本化的萌芽。  相似文献   

20.
沈桂龙 《学术月刊》2012,(12):83-89
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判断其效应,资本流动效应则在麦克道格尔模型中得到解释和衡量。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资本流动的一种特殊经济活动方式,其收入分配效应的福利判断,可以建立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社会福利变化,通过柏格森—萨缪尔森方程的变化,在两人两商品的简化模型中,用国际直接投资变量加入前后的差值加以确定。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的计量模型测定提供了基础,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测定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所引起的社会福利变化。但就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演变来看,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及函数测算,在前提假定及逻辑演变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效用的主观性、外部性产生的福利变化、帕累托最优判断的冲突性问题以及社会福利的合成谬误。因此,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运用和实际测算应关注前提假定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