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类目是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不断探讨创新,增强可读性、实用性和教育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各级综合年鉴,载入本地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种典型人物,也是反映年鉴个性、实效和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谈点浅见,请同仁们斧正。  相似文献   

2.
年鉴是信息的载体。综合性地方年鉴是记载某一地区上一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发展信息。一个地区一个年度的发展状况,是由物、事、人三者构成的。而人是三者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物和事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影响。因此,人物在年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的年鉴有些是以反映人物为基本内容的,如1763年开始出版的《哥特年鉴》,甚至连欧洲统治者的家谱都予以记载。当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各种年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年鉴的发行量逐年下降,年鉴的内容也越来越无法全面覆盖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年鉴界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但年  相似文献   

4.
《常德年鉴》总纂齐绍正《年鉴创新琐谈》一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着重记述了《常德年鉴》的编辑工作在创新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山东年鉴》副主编郭永生《年鉴照片琐谈》一文紧密联系《山东年鉴》的编纂工作实际,提出应强化照片意识,就照片在年鉴中所占比例、如何掌握入鉴照片标准、照片要着力表现事物特点和地方特色以及精心编写照片文字说明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突破史志框框,在年鉴性质上正确定位 地方年鉴的转型,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性质与功能的定位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年鉴应办成什么样的一本书,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应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大事记,是地方综合年鉴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年鉴最容易入门的部分,而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把握和写好的部分。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综合前人这方面有关的经验和理论,现整理出来,以求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鉴是伴随着地方性综合年鉴和行业年鉴的产生而催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年鉴事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在年鉴这个大家庭中,企业年鉴异军突起,并迅速随行业聚合成一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年鉴界一片创新声中,首卷《靖江年鉴》(2002)出版了。我们认为,首卷《靖江年鉴》之所以受到年鉴界同仁的好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卷年鉴能着力突显地方特色,努力将其打造成靖江对外交往的“名片”。在这方面,编辑部的做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鉴事业的发展,年鉴版面功能的发挥已越来越被年鉴界所重视,笔者结合10多年来的年鉴编辑实践,谈谈对年鉴版面功能的认识。一、对年鉴信息的再评价。一份年鉴稿件从组稿、编辑加工到出版,已经过多次创作和评价(即编稿、审稿等过程)。而年鉴版面对稿  相似文献   

11.
编纂年鉴贵在创新,而年鉴创新又贵在坚持个性化,即正确把握和准确体现特色。对于县市级年鉴而言,如何遴选、突显地方特色,从而赋予它强烈的个性化特质,这是年鉴工作者在年鉴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编纂2003年卷《靖江年鉴》的过程中,我们就此作了初步尝试,现将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军事部类是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年鉴军事部类的编纂,笔者就此问题谈点体会。合理设置条目。年鉴条目,要根据分目的内涵与处延及每个行业、每个撰稿单位业务范围的大小来设计。省级军事机关,单位大、级别高,所负责的业务面也广,工作职能比较繁杂,  相似文献   

13.
安徽年鉴社社长王守亚《地方综合性年鉴框架雷同的成因研究》一文分析了年鉴框架雷同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进而提出应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适合本地情况和发展特点的年鉴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区,纵向比较,不同年度有不同特点;横向比较,又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地方综合年鉴,只有将本地区的年度特点、地方特点突出反映出来,才能称之为一部成功的年鉴。要做到这点,编纂者必须理清一个主线。如果缺乏这个主线意识,就很难编出一部切实反映本地区年度特点的年鉴。  相似文献   

15.
山东年鉴社《潍坊年鉴》编辑部温书义、李长山《地方综合年鉴突出地方特色六要》一文,论述了编辑部如何通过把握本地独有的特点、全面反映本地的新情况,记述反映时代本质的内容、不断优化年鉴框架结构、加强图片彩页编排工作、拓宽稿源征集渠道,以更好地突出潍坊市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年鉴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是因为有各级政府的支撑,是因为社会还有用得着它的地方,即年鉴信息密集,内容覆盖面广,为读者了解社会信息提供了实用的资料。然而毋庸讳言,年鉴在如何充分发掘资料性文献以满足读者的广大需求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如果我们静下心来阅读年鉴就会发现,有的年鉴条目内容或资料短缺,或浮文充数,或缺少深度,或重复交叉,或充满内视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地方年鉴是否具有可读性,直接关系到年鉴的使用价值,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发挥其为社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本文试就增强年鉴可读性的途径作一探讨。 地方年鉴作为为现实服务的资料性工具书,应当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方面变化,挖掘信息资料,开  相似文献   

18.
地方综合年鉴的雷同化,一直为年鉴界所诟病;而寻求综合年鉴的特色化,也一直为年鉴工作者所企盼。近年来,笔者研究一些综合年鉴在特色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切感到:影响综合年鉴特色化最深层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显而易见,传统的思想理念,惯性的思维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束缚了思想,禁锢了创新。要打造综合年鉴的地方特色,最根本的是要冲破传统思想理念的樊篱,突破惯性思维方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号召全党“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并具体地提出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任务。“七一”讲话本身,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进行理论创新的力作和典范。一部伟大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历史发展到当今时代,创新比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的20年间,我国地市县级年鉴(以下简称地方年鉴)的总数一直居于各种类型年鉴之首。依现实社会发展趋势和地方年鉴目前的运作手段来看,地方年鉴的数量仍将呈上升势头。地方年鉴在蓬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