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地处川西南边陲,是一个彝族占全县人口71%,有苗、回壮、汉等民族共12万5千多人口的少数民族山区县。1956年民主改革以前尚处于奴隶制统治之下。全县地形以中、高山区为主,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地区占一半左右。1989年,该县农业人口人平有粮441公斤,人平收入270元;1990年,被列为四川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这样  相似文献   

2.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蛾眉山南麓小凉山区,人口12.5万,其中彝族占24%。幅员面积2393.5平方公里,地形高差悬殊,土壤、气候、植被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条件差,底子薄。但近十年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17.21%,年平均增长16.74%,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提前翻番。农村人均收入619元,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1988年,这个县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评为先进集体。峨边县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变化?关键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认识和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森林是峨边得天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路南民族教育──路南彝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的调查王淑玲路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下辖8乡2镇、91个办事处、384个自然村。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06606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3.5%。县境内有彝族、汉族、白族、苗族、壮族...  相似文献   

4.
“花腰”是彝族聂苏支系的一部分,聚居在云南南部峨山、新平和石屏几县交界的山区,人口约四万多人,各地服饰、风俗基本统一。  相似文献   

5.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县。全县43万人口,其中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8.1%,农业人口占90%。境内沟壑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依托县里的山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全县草食牲畜、瘦肉型猪、三叶(烟叶、粽叶、茶叶)和山野莱、三木药材、干水果等富有山区特色的项目形成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建设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山区生产要翻番,科技一定要上山。”这是我县彝族人民近几年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在羊坪公社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体会。羊坪是我县彝族聚居的一个落后的高寒山区。全公社高山、沟谷、岩石、农田、树林和草场相间,形似一张花羊皮。海拔最低点2,500米,最高的塔尔布子山达3,953米。这里的1,031户彝族群众,一般居住、耕种在海拔2,600—3,200米之间。由于气候恶劣,彝族群众长期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生产水平一直很低。据调查,从1957年以来的26年中,除三年气候好粮食有所增产外,其  相似文献   

7.
王泰阶和李学东是一八五六年到一八七六年时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起义的主要组织者,是起义领袖李文学的最得力的助手.他们在这次革命斗争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王泰阶是四川峨嵋县的汉人,李学东是四川峨边县的彝人.当初,他们两人都是一个汉族大地主家的奴仆.王泰阶十二岁时就在那里做书童,侍候地主儿子读书,在一旁便也听了老师讲的课文,默默地学了不少,没有几年,他的学问大大超过了地主的儿子,这就引起了地主的忌恨.有一次地主说  相似文献   

8.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全县总人口31.9万人,有满、汉、蒙古、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到55.7%,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1%。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五个自治县:一、一月五日批准建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该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有回族四万二千余人,彝族三万三千余人,共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二十点三。二、七月三十日批准建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地处云南省南部阿墨河流域的山区,有哈尼族十八万七千八百人,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六十点二。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清代中叶为阶段的。在此以前,由于受制于物质生活资料及居住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彝族人口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但从清代中叶开始,凉山彝族人口迅猛发展,并一直持续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分析清代凉山彝族人口发展的原因及其由此派生的部分社会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执行彝区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我国彝族的最大聚居区,面积约三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九十六万,其中彝族人口近六十九万人,占72%。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伟大的民主改革,废除了野蛮、落后的旧制度,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掀起了农业、工业、畜牧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高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8年凉山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六亿  相似文献   

12.
清镇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山区,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全县共有六个公社(五十三个管理区),在这里生活着十八万多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战斗在一千四百八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县有苗、布依、彝、仡佬等少数民族三万六千多人,占全县总人口19.91%。除了新寨、马场两个管理区少数民族人口占60%以上外,其余80%的少数民族人口散居于全县各个角落,与汉族杂居。  相似文献   

13.
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省两个彝族自治县之一,总人口148883人,其中彝族人口 41934人,占28.2%。 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一方面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和大专院校深造,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另一方面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初、高中毕业生到各类专业院校学习并通过上挂、异地交流、换岗、下派等各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大展身手的成长环境。目前,全县拥有少数民族干部957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30.6%,1984年的3.1倍。其中县级领导干部 12 …  相似文献   

14.
昭觉起步     
昭觉县位于四川凉山腹地,是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过去长期为解决吃饭问题发愁,农村经济卡得很死,社员生活很苦,领导工作很被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领导解放思想,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带领全县人民治穷致富,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这是一句常讲的话,然而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昭觉县过去的经历就是明证。1958年大跃进,昭觉县办起了凉山第一个人民公社,一步跨过几千年,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农业学大寨运动,昭觉县也不落后,他们唯恐学走了样,照搬内地汉族地区的一套,大抓阶级斗争,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搞山区人造小平原,弄得群众怨  相似文献   

15.
昭觉县在大凉山腹地,是彝族聚居的半农半牧的高寒山区。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拔多在1500至3800米之间。全县总面积404万亩,其中草山草坡204万亩。历史上彝族人民有饲养牲畜的习惯,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昭觉县在指挥生产中,忽视县情和山区特点,“凉山跟着热山跑”,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放弃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毁草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不仅粮食生产上不去,畜牧业也发展不起来。牲畜死亡率高达12%,商品率仅11%。猪羊牛马总共只有30多万头,人均不足2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从高寒山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了“农牧并举,草畜并重,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  相似文献   

16.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山区,全县人口共计二万零八百二十五卢、十一万六千四百余人,其中东乡族占全县76.41%,回族占14.97%,汉族占8.62%。自治县总面积为二千六百五十平方公里,地势海拔二千六百四十公尺,东临洮河,南与和政为邻,西北隔黄河、大度河与临夏市接壤。全县巳成立了七个人民公社、四十二个生产大队。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芋、青稞、米谷、豌豆等,其中洋芋个大味美,产量很大。经济作物有大麻、梨、杏、黑瓜子等。  相似文献   

17.
世居云南中部无量山区和哀牢山区的彝族人家,过去曾被称为“土家人”,意为土著民族,实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其衣着、习俗及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辖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6.8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万多人。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52.9%。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抓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村  相似文献   

19.
关心民族的进步、发展和繁荣马夫哈(男,彝族,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学生)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差。文化教育事业也较落后。因此造成山区人民思想保守、落后的状况。在生产发展上,实行责任制符合山区的自然特点。但山区独具的特点——农牧业结合发展,使成年人专门从事农业耕作,看管牲畜的劳动则落到了读书的少年儿童身上,形成了生产责任制与教育事业相排斥的特殊局面。这种  相似文献   

20.
布拖县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高寒山区贫困县,彝族占总人口的93%. 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不懈地做到两种生产一齐抓.人口出生率已由1979年的43.7‰下降到1988年的19.67‰,自然增长率则下降到7.97‰.基本上做到了人口有计划地增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全州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1987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 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