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理人》2021,(2):20-35
中国商学教育及MBA发展已历30年,特别在最近的5年中,国内各商学院积极反思和改革MBA教育,如——与大学平台融合、课程形式改变、结合产业、创业创新、引入前沿知识、推动国际教学资源互换、向MBA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等等。中国MBA教育已从原来单向度的集中于管理领域的教育,集群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发展,尤其是,它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人才孵化器。  相似文献   

2.
陈振烨 《经理人》2010,(9):102-103
2011年,中国MBA教育将迎来20周年。这20年是一大批商学院从无到有的成长史,也是一批批MBA教育专家的奋斗史。最近一年多,有数位知名MBA院长离休或者升任其它职位。在采访中,这些MBA项目的管理者最常与我们探讨的就是:下个20年要做什么?未来,培养对象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和企业需求会发生变化,怎样的才能适应未来发展?商学院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3.
杨俊杰 《经理人》2004,(11):2-2
《经理人》2004年度中国MBA商学院TOP20强发布了!这是一件足以影响中国MBA教育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兰度 《经理人》2004,(7):98-99
这无疑是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寻找本土最好的MBA商学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现有的本土MBA商学院找出最好的。目前,本土的MBA商学院已经多达几十家,尽管不少MBA商学院仍处于传统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阶段。从1991年起,本土MBA商学院开始有了雏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9所大学获准试办MBA项目,到目前,已经有90所大学可以开办MBA项目。  相似文献   

5.
漫漫MBA     
4月初,我去上海参加“中国管理教育前景对话”,这次活动由哈佛商学院主办,而且是该出版社首届大中国区合作伙伴年会的重要活动。据统计哈佛产品在中国大陆有大约数千万元的盗版市场,MBA 市场需要培植哈佛在国内的重要合作伙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均被邀到场。在演讲和对话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MBA 市场的培植;案例教学的危机。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在演讲中重点分析了 MBA市场状况。他指出,从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22,(1)
本届系列榜单的背后,有来自外部环境——产业经济、企业的人才需求,又有来自各商学院MBA教育教学的内部环境——对使命的坚守、对MBA学生的求知洞察、MBA教育理念重塑、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等等。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模式,中国MBA教育正在形成具有明确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服务的中国特色的MBA教育。通过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理念、模式、方式,有助于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规划是美国商学院MBA教育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专业的机构与团队,开展多样化的课程与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与信息、构建广泛的校友网络,并有通过对校友的继续服务向终身规划延伸。  相似文献   

8.
何风志 《经理人》2005,(5):104-104
两个六折乘在一起,最终教师的信息传递到学员,只有不到四成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商学院都开设了国际MBA项目。这个项目的特点是课程全部用英文讲授,教材、案例和课堂讨论也都是用英文进行。国际MBA项目能及时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引入国内,同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英文商业环境,对于MBA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但同时,国际MBA项目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10年中,大约80%的MBA课程都是在美国以外开办的,反映出商业教育市场的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 在此期间开办的3710个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中,超过1500个是在欧洲的商学院开办的,1449个是在亚洲、南美洲、澳洲和非洲开办的。这些数字包括各方与美国商学院联合开办的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MBA教育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经理人》2006,(10):37-40
MBA教育自1991年试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招生学校从当初的9所,扩大到了2006年的96所。在招生学校持续增加,录取规模持续扩大、不少学校MBA办学质量逐渐上升的时候,申请读MBA的人数却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大幅下降。虽然2005年和2006年申请攻读MBA的人数略微上升,但各个学校,包括不少名校MBA项目的报考人数却也在下降或停滞不前。2006年有19所MBA报名人数不足,少于录取人数,最终需要从其他学校中调剂生源,比2005年的16所增加了3所。在M B A市场看起来不再受公众盲目热捧的背后,M B A教育真正的难题与挑战,到底是来自报…  相似文献   

11.
MBA教育是指工商管理学院进行的一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目的是教授工商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够胜任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高等教育人才。亚洲MBA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经过长期探索,日本、香港、中国大陆的MBA教育都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亚洲MBA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并将亚洲MBA教育模式与欧美的进行比较,总结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2.
《管理评论》2015,(2):2
2015年1月29日,国科大管理学院汪寿阳院长收到了国际商学院教育认证组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The Association of MBAs)总部发来的正式通知函和贺信,祝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在职MBA、脱产MBA、金融MBA、创业MBA四个项目通过AMBA国际认证,并取得了五年认证资格的优异成绩。这是管理学院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商学院权威认证资格,标志着管理学院的MBA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是管理学院迈向国际一流  相似文献   

13.
在MBA考生们满怀希望,准备报考2007MBA之际,两年一度的《经理人》中国最佳M B A排行榜,在美丽的金秋10月,隆重发榜。2004年10月,《经理人》首度按照国际公认惯例,排定中国MBA20强。当时,负责印刷《经理人》杂志的一位印厂经理正要准备报考MBA,他看见《经理人》的排行榜后,连夜致电我们,希望更详细了解商学院实力和如何报考。此后的两年当中,不断地有企业职业经理人从全国各地致电《经理人》杂志,希望获得权威媒体关于报考M B A的权威信息。两年过去了,《经理人》杂志独立第三方排行,促进MBA教育健康发展,帮助商学院更好了解市场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MBA教育市场历史总结和趋势预期、MBA市场的供需均衡问题、MBA生源的新特征、中国MBA教育的标杆模式等维度,在告别MBA教育前30年和迎接新的30年之际,我们迫切提出中国MBA教育新的中长期命题。这一命题就在:中国的MBA教育,不仅只是为了让企业学生获得一张含金量的文凭,还必须明确是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而服务,并有助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5.
曦文 《经理人》2014,(12):88-89
正MBA项目必须围绕国际发展趋势来差异化,不能为了专门和别人不同而差异化。通过对MBA教育国际化趋势的研究,人大MBA做出了差异化和特色,提出三个关键词:行动、整合、模拟。"这两年,EMBA的变化非常大,有点被妖魔化,也引发对MBA的质疑。MBA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况?我觉得不会,MBA是学历学位教育,要经过全国统考,不是花钱想上就上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支晓强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道:"MBA项目现在已有200多所,项目之间有很强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8,(9):90-91
2008年“中国最佳MBA排行”调研说明 2008年,《经理人》仍延续2004和2006年度成熟的MBA排行规则,按国际公认惯例,从MBA毕业生、企业雇主、商学院三个方面入手,进行MBA商学院排行调研。主要调查商学院的师资实力及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调查MBA学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和薪酬;  相似文献   

17.
林峰 《决策》2001,(5):17
中国的MBA教育是从引进和借鉴开始起步的,是从完全的拿来主义开始的.走步晚、时间短是我国MBA教育的特点.因此,难免要经历一番探索.现在社会上就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MBA毕业生抱怨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抱怨国内培养的MBA人才不尽如意,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商学院教的哪些东西特有用?领导企业们的回答往往是,"基本都忘记了!"2008年,哈佛商学院迎来百年院庆,也印证了世界MBA教育走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教育结构、MBA项目和教学方法及其对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晴 《经理人》2004,(3):103-104
一直以来,是MBA,EMBA,唱了商学院教育的主角,几乎红了整个管理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当然也没有学历学位证书,但是却涵盖了现代经理人完善知识结构最需要之核心课程的Mini MBA,开始在3月回春的大地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