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庄子“吾丧我”思想是《齐物论》全篇的精神内核,对于当前的绘画创作与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性。首先,分析历来学者对于“吾丧我”的各种解说,力图准确把握其含义。其次,回望西方绘画创作历程,分析西方绘画创作与“我”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再次,比较庄子“吾丧我”思想与海德格尔的“无蔽真理”观的相通性。最后,运用“吾丧我”思想解读法国绘画大师保罗·塞尚的绘画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庄子那里, “我” 由 “成形” 与 “成心” 凝聚而成。 “成形” 本为 “形化” 之结果, 生、 死 均内在于其中, 然而, 常人 “好生而恶死” 的生存态度试图以 “益生” 的方式守护 “成形” 并抵抗 “形 化”, 使得生命成为一场 “行尽如驰” 的劳役。 “成心” 本为 “有限而特殊之心”, “我” 的生活世界由之而 展开, 但据之亦可开出 “随其成心而师之” 的 “师心” 倾向, 以及 “自是而非人” 的存在取向。 在 “好生 而恶死-自是而非人” 的生存态势中, “我” 逐渐沦落为自限性乃至排他性的存在, 终而走向 “非我” 化的 生存境地。 “吾丧我” 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 庄子认为, 不以 “成形” 拘限生命, 生命即未止于孤立 天壤而稍纵即逝的有限性存在, 而可在 “以死生为一条” 的觉解中超越 “形” 的 “生死” 之限; 不以 “成 心” 筹划精神, 心灵就不再是司是非、 逐名利的低俗化存在之维, 而可在 “以可不可为一贯” 的觉解中超越 “心” 的 “是非” 之辨。 这样, 通过 “吾丧我”, 个体就可走出 “非我化” 困境, 开启本真化的存在视域。  相似文献   

3.
分析“自我”的层次,探讨“自我”的内在结构,乃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E·胡塞尔就把“自我”分为“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层次。M·海德格尔分“自我”为“本真自我”与“非本真自我”两个层次。S·弗洛伊德则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之说,等等。其实在中国的文献中,这种对“自我”层次的探讨,早在《庄子》一书中就可见到。庄周早就意识到了主体人格的分裂,看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己”——“吾”和“我”。 《庄子》书中“吾”、“我”并用的情况随处可见,现略举几例。内篇有:(1)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2)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大宗师》)外篇有:(3)吾与日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体的角度思考万物的平等性,通过“吾丧我”打破人类自视高贵的狭隘,也是庄子通过生态间性视域审视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侵占自然本性而实现生态存在的“自喻适志”,更是庄子冥合于道所追求的生态共生境界,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理想。庄子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吾""我"在庄子"吾丧我"这一创造性的表述中有语意上的严格区分,"我"是现象的、特殊的、形而下的存在,它展示的是人作为生物性的"物"和社会性的"角色"的存在状态;"吾"则是本质的、普遍的、形而上的实在.虽然庄子未指明"吾"是什么,但他以"天籁"作比,用否定的方式告诉人们"吾"是对现实中"我"的超越.可以说庄子的"吾丧我"具有深刻的意义疗法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子.秋水》中“知之濠上”所云,学者少有确论。本文以“知之濠上”一段叙述为例,尝试梳理庄子学说的认识论含义,认为“知之濠上”具有五种可能的解释,其真义是对形式逻辑方法的抛弃和对直觉认识论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庄子躬逢乱世,深味于生命之憔悴与不得终其天年而提出“逍遥游”的观点,文章拟从庄子对自身、当世人生存景况的反思,对道之体用的主张两方面探讨“逍遥游”观点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语·公冶长》篇中“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材”,“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加”,“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的“憾”,“愿无伐善,无施劳”的“施”,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作辨析,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9.
《庄子·人间世》中所提及的“乘物以游心”内涵丰富,充分反映了庄子哲学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游心”以“乘物”为基础和前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乘物”包含多层结构,分别是乘自然层面之物、乘躯体层面之物、乘社会层面之物、乘观念层面之物。“游心”可从三重维度加以理解,分别是齐万物、明生死、吾丧我。“乘物以游心”是以道心游世,表达的不是消极的避世态度,而是积极的应世精神。同时,“乘物以游心”深刻反映出庄子的处世智慧,即以平常心面对人世纷扰,做平常人;达人心、达人气以助人;虚己顺物,外曲内直。  相似文献   

10.
由于庄子和梭罗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不同,继承的文化传统不同,其散文的思想内涵在颇为相似的三个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二者都崇尚自然,但其崇尚自然的含义却不全相同;二者都强调个人的价值和自由,但庄子的“为我”立场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态度和追求的目标均不相同;二者都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但庄子的道和得道与梭罗的超验真理和“融于超验真理”均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与时间》中"身体"的意义至少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上呈现:(一)近代认识论范式下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这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二)专注沉浸于此在之日常生存实践的身体,海德格尔用身体化来命名,以区别于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正如认识奠基于此在生存,从而只是生存之静止的专题化片刻,身体化生存亦是感性身体经验认知的根基.(三)此在本真生存维度即向死而生意义上的去身化.与海德格尔在日常生存层次上强调身体而在本真存在层次上祛除身体相反,马塞尔强调本真存在恰恰是借由我的具身化实现的,存在就是意识到我是被我自己的身体具身化的、个体的我.  相似文献   

12.
“NP1有NP2”句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红 《东方论坛》2004,(4):114-116
动词"有"概括起来有两种主要意义:一表领属,一表存在.不同意义的"有"对句式"NP1有NP2"中的NP1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要求.NP1大致有六种形式,对"有"的选择形成一个连续统,从而确定"NP1有NP2"句式的归属:存在句或者领属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自我观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自我不同于西方人的自我 ,中国人常用“自己”与“我”来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的“自己”与“我”却有其不同的含义和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的“自己”是个体最真实、最核心的代表物 ,它具有实在性、自私性和狭隘性 ;中国人的“我”是在交际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符号 ,是角色期待的结果 ,因此 ,中国人的“我”就具有了间接性、不真实性和虚假性 ;中国人用“我”来表达“自己” ,用“我”来与人交往 ,“我”是嵌套在“自己”上的外环。  相似文献   

14.
论爱     
谁给我的利益较少 ,谁与我必较远 ,我对谁的爱必较少 ,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 ;谁给我的利益较多 ,谁与我必较近 ,我对谁的爱必较多 ,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 ,说到底 ,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 ,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 :自爱必多于爱人、为己必多于为人。要言之 ,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 ,而只能偶尔为他人 :恒久者 ,多数之谓也 ,超过一半之谓也 ;偶尔者 ,少数之谓也 ,不及一半之谓也  相似文献   

15.
“吾丧我”是《齐物论》一篇的题眼,在前人阐释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吾丧我”的要义原指“遗形忘心”的状态,其内涵为“两行”,其方法为“以明”和“物化”,其境界为“无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一句分"我"、"万物"、"备"三个要素进行解析."我"非静态之"我",而是在与"万物"的对应中不断超越自身,由无意识的自在状态向有意识的自为状态升华的动态之"我"."万物"是万事.事由人观察、评判和做.人正而事正."备"是一种境界,表示"万物"皆被"我"悟察、顺化,成为"我"认识自身升华自身的资藉.  相似文献   

17.
学术问路自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多年里的学术研究的选择始终是徜徉于鲁迅研究与新诗艺术探索之间.我自觉的学术追求是:既注意历史的宏观的理论把握,又注意对经典的或复杂的文本的具体分析,并努力做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贯穿于自己的课堂讲授和研究工作中.我追求一种比较稳定性的学术思路与品格,即"历史的、审美的、文化的"三维结合,而"历史的"与"审美的"结合是三维统一追求中的核心.我始终坚持学术信念是走坚持一切研究从史料出发,追求一种史料发掘梳理与理论深度结合的学术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到民间信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和观音信仰研究构成了笔者民俗学研究的三大人容。在研究中注重"自己讲"和"讲自己",吸纳多元的研究方法,才能构建中国的民俗学学派。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道德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会不同。但是,如果说以往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基础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有一个确定性的道德基础,而人的道德存在就是这样的基础。人的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等,都来源于人的道德存在,而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获得的。关于道德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形成,另一方面需要得到道德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指出,主动句与其相应的被动句往往并非一般的等义关系,而是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含义或不同的修辞效果。随着话语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我认为,对英语被动结构的语义和选择还可以再作深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语义、语用、语句结构和语境衔接方面作一些探讨,试图对英语被动结构语义特征,作一些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