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知识经济的定义入手,对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作了比较,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劳动力结构和管理重点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知识经济的特征变化;根据管理的权变理论,作者从管理理念、竞争模式、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文化等诸多角度探讨了企业管理应做的相应创新.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对我国企业文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关注和重视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是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它强化了企业文化的"人本位”;知识经济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经济,它把企业开发文化力的任务提高到重要地位;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向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的任务;知识经济是合作、协同的经济,它要求企业确立"以文明制胜”的经营哲学;知识经济是全球性经济,它预示着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嫁接中逐渐融合的趋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应当是形成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学者G·霍夫斯泰德选择了"四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和女性化)来讨论文化对组织的影响。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影响从其"四维度"定义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1.中国的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权力距离;2.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集体主义;3.中国文化的不确定性较低;4.中国文化较倾向于女性气质。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就是"以师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从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角度探讨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知识大学管理是一个新的视角.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师生能够自我有效地管理并通过自我管理来使师生达到全面和充满个性化的发展.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实现的途径主要有: 1.建立人本主义的大学管理理念;2.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3.造就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环境.大学管理就是要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构建以"师生为核心"的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意在激发师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心理账户-心理契约-员工敬业度"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地将心理账户分为经济账户与情感账户两个维度,研究心理契约对心理账户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以浙江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显示,心理账户两个维度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性;心理契约对心理账户与员工敬业度存在中介作用,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维度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吉特·霍夫斯泰德发现了民族文化上差异的 4个维度 :权力距离、不确立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度—女性度。这 4个维度代表了民族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事实证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应该是大的权力距离、强的不确定性避免、女性度、集体主义。认清传统文化的维度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需要新的管理模式 ,企业知识管理这种管理新模式运应而生。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 ,企业知识管理在管理的主体、内容、目标等方面都有全新的变化。为了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企业特别是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面向市场 ,按照市场规律来建立企业新的管理模式 ,实施企业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四大特征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企业管理的新内容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向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以人为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理念,员工工作幸福感和敬业度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与研究,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保持高度敬业状态,继而留住人才与创造效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吉林省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幸福感及其四个维度(情绪幸福感、认知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人本主义批评观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王晓明、葛红兵、谢有顺分别以"精神"、"身体"、"意义"为核心,提出了他们各自所代表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人本主义批评观.然而他们在急切地呼唤人性的同时往往滑向功利,使得批评立场与批评实践之间发生了分裂和悖离.在他们身上深刻地体现了历史"中间物"的特性.本文试图从他们三人的批评观以及批评实践出发,理顺他们之间的精神脉络,探讨他们批评观的异同及成败,进而展示人本主义批评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