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公元1918—1927年,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亲自主持,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分别勘定28函和100函,并于1926年在布达拉宫西侧哲布顶专门创建雪印经院“雪域利众宝库”,主要收集和保存以上两部佛教经典之全部木质雕版,开始大量印刷14世纪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1290—1364)的文集(包括其高徒扎采巴·仁钦朗杰的文集)和《甘珠尔》,流通甚广,并以拉萨版《甘珠尔》和《布顿文集》著称于世,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宗教文化事业方面的一件大事。然而,除了普觉·土登强巴楚成旦增撰写、成书于1940年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奇妙珠宝串》等藏文传记有简略零星的论述外,鲜见学界专门论述该事的文章。文章以现保存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有关藏文历史档案为基础,并结合传记和其他藏文文献的有关记载,梳理和分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的时间、经过、主要参与人员、薪俸银钱支出、木质雕版数量及其材料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周学军 《西藏研究》2000,(4):116-118
1913年 1月 11日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代表、俄籍布里亚特蒙古喇嘛阿旺·德尔智与外蒙古分裂集团签订了相互承认蒙古和西藏“独立”的《蒙藏条约》。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王远大先生《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一书对蒙古方面签字人职衔的译文是 :“1913年 1月 11日 (作者页注 :藏历水鼠年十二月四日 ,蒙历至尊二年十二月四日 ) ,《藏蒙协定》在库伦签字……蒙古方面在协定上签字的有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尼塔比利克图达喇嘛拉布敦、曼赖卡图尔白楚达木定苏伦。”① 据此汉译文 ,达喇嘛拉布敦的职衔是“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事实并非如此。 …  相似文献   

3.
有泰,字梦琴,蒙古正黄旗人,姓卓特氏。为大学士富俊之孙.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三(1902年12月2日),清廷派为驻藏大臣,二十九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1903年2月9日)始抵拉萨。三十二年查办大臣张荫棠劾其贪婪昏聩,贻误事机,诏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三十三年三月初六(1907年4月18日)离开拉萨。其驻藏日记涉及藏政、外交、历史、宗教、风俗、地理等均属身经目击之谈,信而有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十九世纪后期,沙俄、英帝加紧对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侵略活动,西藏边陲岌岌可危。英帝在一八八八年武装入侵我西藏地方之后,相隔不过十五年,于一九○四年对西藏地方又一次悍然发动武装侵略。面对英帝的武装挑衅,以十三世达赖喇嘛为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领导西藏僧俗军民,英勇杀敌,抗击英国侵略军,最后藏军失利,十三世达赖喇嘛拒与英人交涉,离开拉萨奔赴内地。然而清朝驻藏大臣有泰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对帝国主义侵略者采取屈辱投降的路线,英藏私立条约,丧权辱国,莫此为甚。有泰日记中反映了这一非常时期的情况,虽然有时记述仅片言只字,甚至语焉不详,但是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当年西藏人民抗英斗争的正气凛然的英雄事迹。和英国侵略者的凶残、狡诈的反动本质,以及清廷驻藏官员在大敌当前时卖国求荣,沉湎声歌酒色、腐败堕落的丑闻。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全部日记手稿共十六卷,经吴丰培先生整理,近期将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现就《有泰驻藏日记》第五、六卷中有关一九○四年西藏人民抗英斗争的部分评述文字摘抄如下。  相似文献   

4.
永红 《中国藏学》2007,(1):113-115
《雪山中的转生》是有关历辈达赖喇嘛生平事迹的一套资料性丛书。此套丛书包括了从藏文传记中翻译的一世达赖喇嘛的两种传记、二世达赖喇嘛的自述、三世达赖喇嘛传、四世达赖喇嘛传(以上合编为一册),五世达赖喇嘛的自传(上下册),七  相似文献   

5.
更正说明     
《中国藏学》2014年第4期刊出鄙著《九十自述:如何走上藏史研究之路》一文,因年迈记忆力衰退,口述时即有若干错误,近经老友王晓义同志提醒,有以下几处需加更正:1.第16页第6行"费孝通夫妇到凉山等地的考察",费孝通夫妇应是去广西大瑶山,未去凉山;林耀华先生曾在大小凉山考察。2.第16页第9行"1956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喇嘛  相似文献   

6.
夏扎是清末民初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其对英对中央政府的态度及其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关系随着时局变化而变化.在1890至1903年里,他从反对与英国通商到主张通过和平谈判以处理英国发动的第二次侵藏战争,他在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权力冲突中被革去噶伦职务.在1904至1913年里,他转而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处理与中央政府冲突的得力助手,他竭力寻求英国的支持,并成为与英人打交道的”亲英派”.在1913至1919年里,他虽然反对中央政府恢复治藏权力,但也反对分裂西藏.他虽然为首席司伦,但是并无实权,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政治关系变得冷淡.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既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三品僧官和全权代表、又是俄国政府驻西藏政治密使的俄籍布里亚特僧人德尔智,无论在西藏僧俗上层,还是在俄藏关系中,都是举足轻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本选译记述了德尔智的出身、经历和1910年以前的主要活动,诸如,1853年德尔智生于俄国外贝加尔省霍林,自幼入寺为僧,1873年(18岁)冒充我国外蒙喀尔喀人前往拉萨学经,1888年(35岁)获佛学最高学位拉让巴格西,随即被举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读,与达赖朝夕相处;1895年达赖喇嘛亲政后,德尔智成为他所倚重的政治智囊,受到重用,被提升为三品衔僧官大堪布,并在一切政教事务方面拥有发言权;德尔智利用一切机会向达赖喇嘛、摄政等高官,灌输“亲俄”、“联俄”思想;为抵御英国侵略,达赖喇嘛派遣德尔智于1898、1900、1901和1906年秘密出使俄国寻求保护,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接见,并与俄国外交大臣等政要举行会晤;1901年德尔智被沙皇政府任命为驻拉萨政治密使以后,完全按照沙皇政府意旨行事;他还力促俄国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建立“正式”关系、建议沙皇政府在西藏设立领事馆,并采取步骤加强对蒙、藏的影响,在文化、经济方面对蒙、藏进行和平征服,等等.此外,本选译还记述了英军入侵西藏和在西藏的暴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摇摆等.总之,本选译记述了俄国插足中国西藏,向西藏伸张势力,同英国争夺西藏等情况,为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8.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是一位在藏族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人物。他生于一八七六年五月五日(藏历第十五饶迥火鼠年),于一八七七年被认定为十二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一八七九年被迎入布达拉官坐床,从一八九五年开始亲政,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三日圆寂(藏历第十六饶迥水鸡年),享年五十八岁,前后执政达三十八年,是一位执政时间较长的达赖喇嘛。他的一生正处在西藏历史和中国历史发生剧烈动荡时期,他的经历在历辈达赖喇嘛之中可以说是十分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于1933年12月17日(藏历第16胜生水鸡年10月30日)在布达拉宫圆寂。“全藏持丧49日”,但是“却以一个奇特的理由,缩短为三个星期”。所谓奇特的理由,是因为盼望达赖喇嘛早日转世,从而提前结束持丧时间。然而也应看到,又过一个星期,“藏中全体僧官代表,大会于布达拉宫,一致决  相似文献   

10.
清代,自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火牛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逝世,到公元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金牛年)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亲政,在这24年里,西藏的政教事务一时无人主持。起初,乾隆皇帝任命第穆诺门汗为摄政,但不幸的是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火鸡年)摄政第穆诺门汗也逝世了。当时,对于满清朝廷会任命谁继任西藏摄政的问题,一时众说纷云,猜测不定。但是,无论谁都没想到,乾隆皇帝竟会出人意料地启用了当时既不是活佛又没有什么官职的年轻喇嘛策墨林继任摄政。对于当时的情况,藏文古籍《策墨林传》中都有详尽的记载,书中写道:“当时的情况是,原摄政王归天,(朝廷)商  相似文献   

11.
明末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俺答传万历五年条有"五藏刺麻"一语,检查当时史事,五藏刺麻是乌思藏格鲁派僧人锁南坚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五藏不是名号,乃是藏语地名■(dbusgtsang)的记音,而明清《西番译语》里■字读音近乎汉字"五"。至于清代西藏地区的满语名称wargidzang(意为西藏)是汉语地名"西藏"的翻译,并非藏语■(乌思藏、五藏)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国时期,蒙古人罗布桑车珠尔曾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有过二十多年的交往,是近代蒙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驻锡五台山及晋京期间,罗布桑车珠尔作为随员参与经办事务。1912年民国初立,蒙藏事务局总裁贡桑诺尔布授命罗布桑车珠尔,选派西藏驻京僧人罗桑班爵等秘密入藏联络,历经曲折,避开英印封锁,成为第一批成功入藏的中央政府代表。1913年,罗布桑车珠尔会同西藏驻京僧人江赞桑布等办理国会西藏代表选举事宜,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忠翠 《民族学刊》2014,5(4):47-52,115-117
晚清政府的藏务实施令西藏地方上下丧失信心,十三世达赖喇嘛对此亦感不满,精明的英国人则借机拉拢、引诱十三世达赖。1910年十三世达赖离境出走印度,至1912年5月,前后在印度境内停留两年。此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十三世达赖喇嘛产生了依托英国的思想;第二,英国笼络扶持西藏上层势力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之后西藏宗教领袖出走印度成为其政治诉求道路的选择之一。当然,人们不能过分苛求生逢乱世、面对乱象的十三世达赖会超越历史。  相似文献   

14.
原西藏地方政府是五世达赖喇嘛主要运用格鲁派势力,在蒙古顾始汗的支持下,击败当时统治卫藏的藏巴·第司噶玛丹迥旺布,于藏历第十一绕迥水马年(公元1642年)成立的地方政权。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洛桑曲结向新建的满清政府表示祝贺并要求(?)好.第十一绕迥的水龙年(公元1652年)应顺治皇帝的邀请,五世达赖喇嘛来到了北京。皇帝赐以  相似文献   

15.
七世达赖喇嘛法名格桑嘉措,四川理塘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8岁时在理塘寺出家,9岁时被青海蒙古僧俗迎到塔尔寺供养。康熙五十九年(1719)12岁时被康熙帝册封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次年由平逆将军延信护送入藏,同年九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世达赖喇嘛开始亲政,时年4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布达拉宫圆寂,时年50岁。  相似文献   

16.
英国人贝尔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结缘于达赖流亡印度期间,三年中二人频繁交流,建立了所谓的“亲热的友谊”.当然,有着浓厚政治身份的二人实则是友谊搭台,利益唱戏,各有所图,各取所需.贝尔成功地通过达赖实施了英国的一些殖民政策,成功地使得中国的西藏问题愈加复杂化.贝尔开创了侵略西藏新模式:精通藏文化,对西藏僧俗阶层施以情感攻势,上下其手左右逢源攫取权益.贝尔苦心经营的西藏事业貌似成功,但在十三世达赖喇嘛时代,西藏地方于中央政府却无太“过分”之举,“精明”的贝尔终被“善变”十三世达赖所弃,亦可说贝尔只是十三世达赖手中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7.
《清初五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 五世达赖喇嘛法名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西藏山南琼结人。1622年被认定为四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由四世班禅主持迎至哲蚌寺坐床。1625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1637年受比丘戒。1642年西藏格鲁派与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的联合政权正式建立,五世达赖喇嘛遂逐渐掌握了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的最高权力。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应邀千里迢迢进京朝觐。他对密切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  相似文献   

18.
结打木、杨打木二城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康熙十二年(1673)冬,吴三桂揭叛旗于云南,耿精忠、孙延龄随即响应,是为“三藩之乱”的开端。康熙帝闻讯,急遣使人去西藏,吁请第五辈达赖喇嘛派青海蒙古军由四川松潘一带进入云南,以捣吴三桂的腹心而济燃眉之急。这一请求为达赖喇嘛所婉言拒绝。使人返京报命,在转述达赖喇嘛的话中提到“结达木”、“杨达木”两个“城市”,记录见《清实录》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壬申(初十日)条: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西藏的情况,出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有关研究并不为多。相对来说,国外这方面成果要多些,其中不乏尊重历史事实的著述,但也有些论著在许多问题上或失之偏颇,或有意歪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置事实于不顾,提出“自1912年开始,西藏就独立了”的谬论,竭力渲染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所作所为,将其作为“西藏独立”的注脚。 本文依据史实,从一个新的角度剖析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嬗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西藏王臣记》一书由第五世达赖喇嘛"应具自在力王敦真却季嘉波(持教法王)之命而作",写于公元1643年,即噶丹颇章王朝建立后的第二年,全名是《西藏王臣记圆满青春欢庆杜鹃歌声》。①作者五世达赖喇嘛,法名昂旺罗桑嘉措(1617~1682),于丁巳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出生于山南琼结帕住噶举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家族世袭日喀则宗本。他在6岁时被认定为四世达赖的转世灵通,被迎至拉萨哲蚌寺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