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性化人格研究及对幼儿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刻板的单维两极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心理学对双性化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表明,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性别角色行为影响非常重大。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家庭、幼儿园、社会传媒等几方面因素,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学研究表明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目前 ,在学校教育中 ,从教材、教师、课余活动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因素 ,应尽快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 ,并从教材、教师、课堂活动等几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性化人格教育已经被认定为较为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双性化人格是一种集男性和女性优点于一身的性别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家庭作为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及家庭环境对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势在必行。要求家长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因性施教,鼓励儿童向异性学习,增加父亲参与教育的时间,为儿童营造一个幸福平等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由于心理双性化概念的提出,性别角色的研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后,认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与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更好些;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是最好的,兼具两性的优势人格特征———男性化的领导能力和女性化的人际取向能力,自信心强,情绪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对双性化人格理论观点的阐述,以及学校体育在双性化人格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的理论依据的辩证分析,探索利用体育学科在双性化人格培养中的优势,为双性化人格的习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心理学阐释——荣格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双性化现象.已经在学术界研究了30多年.中间也曾沉寂.但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李字春的一举成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新一轮的人格双性化现象研究.开始注意借助理论探讨人格双性化现象深层次的内涵。在众多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荣格理论对人格双性化现泉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基于荣格理论.将人格双性化现象理解为个体不断整合内外意识、不断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对发展主体的尊重.同时对更好地理解新的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双性化作为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其模式符合时代对性别角色的要求。研究学校体育在双性化人格养成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优势,并分析现有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使教育者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人文功能,促进学生优良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国内外有关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 ,双性化人格特质是保证心理健康的理想人格模式。但我国有关此项研究的样本不大。据宝鸡文理学院调查结果表明 ,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发展因受环境、文化、专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双性化特质得分与双性化特质者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不能简单地以双性化测量来评价人格特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适应性更强的人格类型.两性边界的模糊正是世界潮流的一个总体趋势,中性偶像的出现正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转型,传统的"单性化教育"日益显露出种种弊端,而双性化教育则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深入了解双性化对健康情绪状态的意义,为大学生消除负性情绪干扰,从容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贝姆性度量表(BSRI)、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6名在校大学生的性度和抑郁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在男女大学生中存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特质类型,双性化人格特质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最后是女性化和未分化。结论:从情绪状态的角度看双性化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谈女性教育中的双性化人格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传统女性教育中性别意识观的分析,阐述了对女性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与培养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方法。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勾勒出对女性理想化人格培养的蓝图。  相似文献   

12.
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认为人的性别角色结构是由两极分别为男性、女性特质所构成的单一维度,并且认为性别角色典型化的个体心理发展更健康。自从西方心理学界提出性别角色男女双性化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还是中国的研究都认为,双性化的个体拥有更多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性别角色类型。今后应注重对双性化人格的负面心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影响双性化人格形成因素应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并且要将更多的社会人群纳入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的性别角色量表,并探索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特点.研究一根据5 000多名被试对中国人人格量表项目的反应挑选出男女被试有显著差异的项目,经过因素分析建立了各由30个项目组成,分别由七个和六个因素构成的中国人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并据此将被试划分为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研究二则比较了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表明在中国被试中双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女性化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最好.这一结果与Bem关于双性化的假设是截然相反的.本研究从中国文化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中国文化是女性化文化,同时又是反男性化文化的假设,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和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当前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两种误区.贝姆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式理论和性别角色与心理适应的实证研究为实施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进行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Bem提出了双性化理论并编制了用于测量性别角色的Bem量表以来,引发了研究者们对性别角色研究领域的关注,并围绕着哪一种性别角色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这一论题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此提出了性别角色相关的四种理论模型.而我国学者更是在2007年提出了第五种模型,使得人们对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再度升温.本研究以修订后的Bem量表和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作为工具,以成都三所高校的473名本科生为被试,探讨了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别、性别角色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人格维度上存在着主效应,但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支持双性化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佳.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双性化是现代人的性别化发展的主要趋向,父母和托幼机构有意识地从玩具的选择、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游戏的设计指导等方面给儿童更多的选择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双性化人格为理论依据,从性别角色的角度研究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两位与单亲母亲共同生活的女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题突出分类的方法进行编码,对父母的性别角色,特别是母亲的性别角色对她们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模式”是行为结构的一种框定,“人格模式”是指一种文化中多数人实际的人格,它是这种文化的各因素对个体形成的最后界定。“人格”的存在使得人与其它生物相区别,它是人面对未来发展自身的理由与标准。既然人具有了一定的“人格”,那他(她)将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向女性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领导行列。但由于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区别对待,形成了对女性领导发展的阻碍。本文拟从该角度出发探讨性别差异对女性领导人格发展的影响,提出发掘女性领导潜在双性化人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性别角色类型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性别角色类型与大学适应的关系,进一步验证一致性模型、双性化模型和男性化模型哪一种理想性别模型更适合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调查结果表明:1、独生子女家庭和城市的女大学生正性男性化特质更高,更倾向具有双性化的特质;2、正性负性男性化、女性化特质与心身症状、大学适应各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性特质支持了男性化模型,负性特质支持了一致性模型;3、回归分析主要支持了双性化加法模型,其他部分结果支持了一致性模型、男性化模型、双性化乘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