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琴 《老友》2008,(9):40-40
婆媳问题是一个历史久远且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麻辣婆媳离亲如母女有多远?虽然我们仍在探寻答案,但我们相信只有渐行才能渐近。古语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成一家人,为何不能一家亲,甚至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其中缘由不一而足。婆媳关系作为牵动家庭中枢系统的重要神经,我们期待在其中注入更多的温情,快乐你,也幸福我。  相似文献   

2.
聂超群 《老友》2008,(9):43-43
婆媳问题是一个历史久远且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麻辣婆媳离亲如母女有多远?虽然我们仍在探寻答案,但我们相信只有渐行才能渐近。古语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成一家人,为何不能一家亲,甚至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其中缘由不一而足。婆媳关系作为牵动家庭中枢系统的重要神经,我们期待在其中注入更多的温情,快乐你,也幸福我。  相似文献   

3.
婆媳之间     
谢晖 《老友》2008,(9):41-41
婆媳问题是一个历史久远且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麻辣婆媳离亲如母女有多远?虽然我们仍在探寻答案,但我们相信只有渐行才能渐近。古语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成一家人,为何不能一家亲,甚至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其中缘由不一而足。婆媳关系作为牵动家庭中枢系统的重要神经,我们期待在其中注入更多的温情,快乐你,也幸福我。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6,(3)
《麻辣婆媳》20集电视剧《麻辣婆媳》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几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能遇到的麻烦和问题、快乐和幸福,通过“麻辣”的感觉视角演绎出来,通过夫妻生活、婆媳生活和一家人过日子的家长里短,进行了对“饮食男女”中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  相似文献   

5.
蜜糖婆媳     
佚名 《百姓生活》2010,(10):27-27
年夜饭后,妈妈拉住嫂子说有事,却吩咐我和哥哥去收拾那堆小山似的杯盘碗盏。我们好不容易拾掇清爽,人家婆媳已坐在阳台摇椅上品茶了。我大叫道:“这不公平,专门欺负我们这些没婆婆疼的人!”一家人都笑了起来。哥哥打趣说:“你眼馋也没用,她们是天赐的婆媳缘。”妈妈叹息道:“缘分不是天赐的,是自己修来的.”  相似文献   

6.
这段时间电视剧《麻辣婆媳》、《我的野蛮婆婆》在银屏上火热上演,我很爱看。一时间,婆媳关系成了我和老友们茶余饭后聊天的热门话题。我这个80岁的老婆婆现身说法谈谈我们家的和谐婆媳情。  相似文献   

7.
现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婆媳关系便是其中之一。婆媳冲突影响了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婆媳冲突是由于婪媳双方对对方角色理解的偏差,利益、权力的争夺,婆婆、儿子、媳妇三者的互动不良.社会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循着这些原因,笔者就如何缓和婆媳冲突,解决婆媳之争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每年冬天,儿媳都要陪我去公共浴池洗澡。在浴室里,她总是紧紧抓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生怕我摔跤。婆媳俩的亲密举动,让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母女。当得知我们是婆媳时,浴池的工作人员都啧啧赞叹:“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看到的都是女儿陪妈妈来洗澡,儿媳陪婆婆的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现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渐渐发生了变化,婆媳这一家庭关系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婆媳矛盾也逐渐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从社会学角度看,婆媳矛盾的根源是由于争夺家庭地位与资源,婆媳双方心理预期与实际差距,对对方角色理解的偏差,以及传统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婆媳间的冲突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本文将就如何缓和婆媳冲突,解决婆媳之争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学、戏曲津津乐道的主题,更是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婆媳问题何以如此普遍,她们和睦共处的秘诀是什么呢? 婆媳不易和睦共处的原因在于她们共同拥有她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儿子或丈夫,她们对他的角色期望存在着冲突。“儿子是娘的心头肉”,婆婆经过十月怀胎,忍受剧痛生下儿子,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照料他的衣食起居,呵护他的健康和安全,辅导他  相似文献   

11.
婆媳之争是影响中国传统家庭人际关系的突出因素。本文试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婆媳之争进行分析 ,找出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婆媳之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婆媳关系在现代中国社会已经实现了根本转型,由传统的"婆强媳弱"到现在的基本平等,甚至在一些家庭中还出现了"婆弱媳强"的局面。这种婆媳关系的转型和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分不开,其中的伦理变革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孝伦理出现了衰落,传统的共同体伦理转变为现代的个体伦理,资本伦理也不断地冲击着传统婆媳关系,这一切都导致传统婆媳关系的完结。这种转型整体上是进步的,但也出现某些失衡,婆媳之间仍然"战争"不断。在当前解决这一难题,重建社会主义新型婆媳关系伦理是必可不少的。这种新型伦理要求婆媳之间要懂得宽容、尊重,婆媳都要具备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面子意味着自身在他人心智中占据的形象和分量,是个人判断其被他人接纳和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婆媳关系不仅是面子互动的活跃场所,也是面子问题层出不穷的敏感地带。通过分析热播剧《双面胶》中的情节和人物对话,可以窥见面子心理的本质内涵及其在婆媳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固然,婆媳在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无疑是矛盾冲突的原因所在,但面子互动的失败在放大婆媳差异、激发婆媳矛盾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能否理解面子的符号意义;能否迎合对方的面子需求;能否换位思考,避免伤人面子;能否公正客观,平衡婆媳面子是影响婆媳间面子互动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当代农村家庭婆媳不和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婆媳不和是当代农村的常见的社会现象,经济纠纷、观念差异和外人挑拨是引发当代农村婆媳不和的重要原因.婆媳不和给家庭的人际关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调处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从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素质、婆媳相互理解以及发挥儿子(丈夫)的中介作用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小刀 《社区》2012,(18):62
已经有好几年了,妻子总想一家人出去转转,特别是让孩子看看山,见见海。因为懒惰,我一直在拖延着。终于,在今年夏天,抵挡无效,一家人奔赴一个海滨旅游区。有多少为人父母者在这个夏天本着"让孩子开开眼界"的想法踏上旅途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重视,但作为冲突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婆媳冲突话语的语用研究尚属空白.现有文献中对婆媳冲突的研究也主要是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等非语用学视角.本研究将选取婆媳类电视剧《双面胶》《麻辣婆媳》中出现的婆媳冲突性话语作为分析的语料,从语言形式、修辞手法、语用功能等多个角度对婆媳冲突性话语中所采用反对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并依据对面子威胁程度的强弱将其概括归纳为四大类:缓和策略、折中策略、强硬策略和攻击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策略进行分角色、分类型地定量分析,以期揭示造成这些策略使用差异的语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俱乐部     
《新天地》2007,(5)
一家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编辑老师:您好!我们家订阅《新天地》有好几年了,现在杂志已成为我们家庭的一成员。一份杂志在手,一家人各选所爱。  相似文献   

18.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与巴金《寒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与巴金的《寒夜》分属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却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美德与封建糟粕互相交织,绝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去划定。只有沟通与理解、尊重与奉献,才能使婆媳之间和睦相处;只有发展生产力,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地加速旧思想的崩溃。这是我们今天解决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矛盾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有着12口人的大家庭。在家里,我既是儿子、媳妇、孙子的母亲、婆婆、奶奶,又是婆婆的儿媳妇。我有一位好婆婆。她开明豁达,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待人友善,从1955年至今,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我们婆媳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体谅,46年间从未吵过架。作为儿媳,我是如何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呢?我是1952年结婚的,爱人是东北人,从婚前一直到大孩子出生的四年里,一直没见过公婆。过去我们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婆媳剧”风靡一时,各个剧目在全国引起收视热潮,并在各地媒体上引发“新型婆媳关系”大讨论,在一场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较量、微妙的婆媳相处中,除了剑拔弩张,还有令人感动的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