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影响,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而且不同民族在颜色词使用上也始终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地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影响,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而且不同民族在颜色词使用上也始终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地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不愿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又无法融人人民,终日无所事事,也是一个“多余人”。他与奥涅金都产生于新旧文化剧烈冲突的时期,这证明“多余人”形象的产生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嬗变密切相关,“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具有世界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作家情感经历的投射,所以吴敬梓也是一位思想上的先觉者。同时,杜少卿与奥涅金又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指出了艺术形象各自的民族性、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民族的划分是人们的社会属性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民族关系构成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民族存在就必然会有民族问题产生。民族问题是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所产生的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普遍而大量存在,它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启动以来,与翻译相关的学术活动日渐频繁,翻译类访谈也日益增多。通过梳理“中国知网”2009至2018年十年间所刊发的翻译类访谈,并按照国籍、民族身份、学术领域等对访谈对象进行归类,指出不同时期访谈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学术严谨性的视角,针对如何合理运用访谈更好地解决翻译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从访谈过程、访谈论文格式、访谈论文著作权等方面规范翻译类访谈研究;2)结合深度质性访谈进行深入的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改变西部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状况的必要措施。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本身的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和目标团体的不配合。强化政府职责并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族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民族经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运用Cite Space分析工具,对1979-2017年CNKI数据库中民族类学术期刊发表的18341篇民族经济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了民族经济研究的发展轨迹、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民族经济研究近40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其中郑长德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民族类高校为民族经济研究的主力军,但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少,跨学科合作不多;民族经济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开发领域,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被重点关注的话题,《民族研究》是高被引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民族经济的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或民族地区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应用型及对策性研究是研究的主流;一带一路、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武陵山片区等是当前民族经济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中,零冠词是一个新的语法概念,即单独使用名词而不带冠词。零冠词的泛指性也就是泛指一类人或物。半泛指性,即介乎泛指与专指之间,谈论的是某一类人或物,但也还是谈的一般概念。零冠词没有定冠词的确定性,但有非确定性。即特指具体对象,但不确定。零冠词的类属性分为纯类属性,半类属性,非确定性非类属性三类。本文重点分析了零冠词的泛指性,半泛指性,非确定性,类属性,并列举了零冠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主体性和本土性是在一定的时空中产生和发展的,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和本土的文化实践因而也是不断建构的。民族主体意识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更新和建构的,而本土文化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重新发现的。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理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它好比种子,是存在的本体。它具体为性。万物不仅出生于理,而且来源于气。气是万物的具体的、形式的存在,是现象。尽管理气似乎都是万物的发源地,但是朱熹认为,从逻辑上来说,理先于气,因此,只有理才是万物的真正发源地。气是万物的现实形式。尽管这种现实的存在者,在朱熹看来,有善有恶,但是,朱熹并未因此而否定了它的存在合法性。理气合成便是道。道是体用的综合。体表现在道有理、性。用表现在道是物、气。作为本体的理、性和作为现象的气、物合作构成道。性来源于心。心包含着两个内涵,即性和知(意等)。这两个内涵使心具有了双重性:性的内涵使心是善的,知(意等)的内涵使心有恶。  相似文献   

12.
无论一个族群杂居区看上去是多么偶然或复杂易变,一切已知的族群结构,从决定族群主体性的内在表征到决定关系格局的族群行为,都是一些彼此互动的共生结构。在动态的视域中,族群共生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物质动因,共生互补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逻辑基矗在认知、情感及伦理道德等层面互动的过程中,作为共生意义的族际共享域应运而生,这也就意味着族群之间因内在必然的要求而自发形成了共时性与历时性、共享性与共轭性相统一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当族群共生结构在时空向度上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稳定下来之后,又可以深化为人们能够操作的一套符号系统,特别是当族群作为一种情感主体出现时,共生族群之间具有深刻的自我调适机制。族群共生的过程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共生形态,而且能够形成新的物质结构,有利于促进族群关系向更高层次的有序化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越来越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开发西部农村回族妇女人力资源,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真女学的兴起,为农村回族妇女的再教育、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成为回族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界定“发展”和“民族发展”概念入手,指出民族发展是民族社会形态的整体和系统的转变,特别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进而分析了民族发展的主体性、历史性、文化规定性和一般同质性的基本特征;疏理并概括了建国后民族发展理论的演变轨迹,即从政治平等发展理论到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再到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并进行简要评述;最后提出要推动民族发展理论的当代创新和发展应着重认识民族发展的主体地位、文化重构和人力增值等三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5.
消费生态化立足于"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人的生态生存是人实践生存的必要前提等根本认识,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消费活动。实践它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变革消费结构引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消费生态化服务于实现资源、环境和生态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支撑。实践它的主要目的,一是张扬生态理性,培养生态思维;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内涵,其形成与发展以不同民族存在为前提,以民族交往为纽带,而任何民族关系都必须以一定地理空间为场域依托。国家中的村落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节点,家庭是组成这一社会节点的基本单元。家庭作为民族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族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是个体与民族群体延伸内外社会空间的基础。以民族志方法考察“一村七族”的大理郑家庄婚姻家庭中的民族关系,这在理论上是对“接近从局部到整体”工具的有效尝试,在实践上可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思路与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理论活动,哲学根源于人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在具体生存境遇中的精神追求,寻求着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在哲学视域中,对真理的理解,也应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真理应是人的真理。但是,符合论真理观在理解真理时遵从客观性原则,使真理成为仅与对象符合的客观知识。真理与人无关。针对这一问题,从片面追求客观性、对人的抽象理解、人的生存实践本体地位的缺失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批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8.
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内涵,其形成与发展以不同民族存在为前提,以民族交往为纽带,而任何民族关系都必须以一定地理空间为场域依托。国家中的村落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节点,家庭是组成这一社会节点的基本单元。家庭作为民族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族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是个体与民族群体延伸内外社会空间的基础。以民族志方法考察“一村七族”的大理郑家庄婚姻家庭中的民族关系,这在理论上是对“接近从局部到整体”工具的有效尝试,在实践上可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思路与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是中华民族文化库藏中的瑰宝。“天人合一”既肯定“天人一体”,又划定“天”“人”的职能,从而明确“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上。这种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智慧,推动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共生共长,走到了今天。可见,我们提出生态文明,亦是由之演化、发展而来。因此,应以“天人合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温故知新、拨乱反正、务实创新,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文化身份是一个流散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一个弱势民族为了求得自身真实存在所关注的核心。赖特、艾里森和莫里森等几代美国黑人作家为此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身份政治追寻的意义。这一黑人民族文化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黑人民族只有找到自己的根——黑人的传统文化,才能找到与白人抗衡的力量,在精神上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