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我国人口的全面而准确的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材料,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材料和1982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材料已经发表。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其内在规律,借以丰富我们的认识,对制定有关政策,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提高妇女文化程度与降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1981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系人口研究室会同湖北省有关地、县、公社计划生育机构派出的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咸宁、荆州、宜昌三个地区的崇阳、咸宁、潜江、江陵及宜都五个县的十五个生产大队,对农村生育率进行典型调查,历时四个月。我们选点的原则是:在自然条件上要有山区、丘陵、平原,在作物品种上要有水稻及棉花产区,在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3.
孩子质量数量替代与持续低生育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和微观家庭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前者对生育率的变化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后者则是生育率波动的微观基础。与此同时,这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首先,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家庭...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小平 《人口研究》2002,26(4):40-46
就生育控制而言,中国正面临着两个颇具争议性的重大人口理论和政策问题:第一,是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尤其是显著地降低生育率?第二,是有没有可能而且是显著地降低生育率?笔者的结论是,既非常必要!又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总和生育率(TFR)、终身生育率(CFR)与政策生育率(PFR)的概念及相关数据分析,论证总和生育率与政策生育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直接比较。在特定条件下TFR、CFR和政策生育率会产生差异,在一个国家生育水平下降的历史时期,TFR必然小于当年49岁组女性的CFR;"超生率"、"未婚率"、"未育率"和"不孕率"的变化,决定了政策生育率与终身生育率的差异。借鉴日本经济与人口发展相关数据,可以相信由平均初婚年龄推迟、女性有偶率下降导致的生育水平下降很可能成为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大潜在威胁。因此,当前以及今后相当的时期内,我国的政策生育率应高于1.8。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口学家已逐渐认识到,今后中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仅只是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再分布,城市规模的急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无疑都将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探讨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发展速度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男到女家结婚落户与甘肃农村生育率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男到女家结婚落户是历史的必然 1、母系社会 男到女家是婚姻的唯一形式 在母系氏族制的早期,妇女从事采集,男子渔猎,实行族外群婚,子女知母而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到母系社会的发展期,已过渡到对偶婚,妇女经营原始农业,管理氏族事务和经济生活,男子都是上门到女方的氏族,形成夫从妇居的对偶家庭。这时男到女家婚姻的唯一形式,这种母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以来,随着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内地、边疆和沿海地区涌现出许多新的城镇。尤其近几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村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乡镇企业大发展,促进了小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到1984年底,市镇总人口已增加到32723万人。与1982年相比,短短的三年里,城市人口共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社区发展对中国农村生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检验了农村社区发展程度与家庭规模(或子女数)之间的关系.文章讨论了某些发展指标对家庭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发展水平影响个人对家庭规模的选择,其中一重要因素是对男性后代的偏好,表明了中国农村地区相当缺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人口分析技术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并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展示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的建模过程与实施步骤,同时指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般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也称生育率、普通生育率或育龄妇女生育率(Fertility Rate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它指的是每千名年龄在15—49岁的妇女在某年内所生育的孩子数,而不涉及到她们的婚姻状况。 育龄妇女在妇女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的多寡和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化是直接影响出生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故一个国家若要改变其总出生率,无不在育龄妇女生育率上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婚嫁模式在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经验显示中国农村不同的婚嫁模式有刺激或抑制生育率增长的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揭示了招赘婚嫁模式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和嫁娶婚嫁模式促成生育率增长的全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文章因此认为通过变革婚嫁模式来继续降低农村较高的出生率应是中国世纪之交人口控制策略的优选方案,提出了在短期内大范围地实现婚嫁模式变革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与生育率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欧洲人口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证明了现代人口学的先驱者Laundry,Becker和Notestein在20世纪提出人口转变的假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世界生育率与妇女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中,全世界育龄妇女达9.8亿,占15岁以上人口的三分之一。她们的社会、经挤状况,尤其是生育水平,作为各国妇女解放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标志,引起普遍关注。 妇女获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只是近百年的事。这是妇女参与政治生活的开始。和争取政治权利相比,妇女在控制生育方面的觉醒就更晚了。据128个国家有关妇女状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人口的变化。而家庭人口的变化,又主要受家庭功能变化作用的影响。因此,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口过程的社会规律,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功能对人口生育率变动的影响作用。一、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对人口生育率增长的作用所谓家庭的生产功能,是指在家庭范围内组织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农村实行“双包”责任制后,家庭在管理形式上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农业生产中的一切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育率转变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措施和社会制度和环境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生育率。○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变化间的关系在强度和方向上呈现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快速经历的人口转变所引起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一直为人们所观注。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趋势最为引人注目,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研究中国人口的变化提供了最新信息,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展开了对我国人口老化的研究。本文作为其中之一,旨在考察我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包括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对这一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总和生育率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妇女时期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尽管它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它的简易性和直观性,仍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总和生育率(或分孩次总和生育率)在理论分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总和生育率本身不具有可控性。这就是说,只有在所有的生育事件都发生以后才能确定出相应的总和生育率,而在人口计划(或规划)中,我们要求各种指标必须具有事前可控性,否则再好的计划也是实现不了的。因此,控制措施或手段是实现计划所必不可少的。如果事前规定了某一年的总和生育率,那么应如何才能完成这一计划指标呢?亦即如何控制妇女的生育行为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个简单的生育比例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9.
生育率的下降与亲属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生育率的下降会对社会的亲属制度和亲属称谓产生影响。首先是亲属数量的减少;其次,亲属数量的减少将会影响到一个人还有什么样的亲戚。亲属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必将导致亲属称谓制度的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中国自1949年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生育水平出现了由高至低的转变。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全国总和生育率稳定在5.8左右,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由1970年的5.81降到1988年的2.31,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控制人口增长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计划生育实践表明,中国是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出现生育率转变的,这与其说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