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劳动者收入是否与其贡献相称,但实际上应该关注含义更为广泛的分配正义问题。究其原因,市场主体因福利不平等和能力不平等而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无法在形式化的机会平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在现实的市场中,初始收入分配的不正义性不仅表现为工资收入难以完全体现劳动贡献,而且还表现为贡献相称原则忽视了异质个体的能力不平等问题。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原则,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由自然不平等衍生出的纠正正义。事实上,众多的社会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都把收入分配、分配正义以及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探究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问题,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尤其是穷人福利的经济学更应该把分配正义当作核心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2.
论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收入分配的公平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初次分配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能离开公平,注重效率必须落实在市场运行的公平上。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市场主体的平等待遇、市场交易的等价交换和市场主体的独立产权等方面。我国初次分配中的问题是由市场的不完善引起的。只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收入初次分配的公正,同时为收入的再分配提供一个客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认为市场只是实现效率的场所,而对于公平则显得无能为力,由此引致了政府对于收入分配的广泛干预.其实,市场既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政府以平均收入为导向的调控政策在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福利状况的同时,却降低了高收入群体的福利状况;政府的收入调控对社会福利的总体影响取决于政府的福利评价标准以及个体福利函数的特点,因而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就总体而言,政府调控将减少社会的资本积累,进而减少下一代的初始禀赋,因此,从长期看,可能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依然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理论界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的实践对我国有重要启示,应采取改革不合理的政策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综合运用税收与社会福利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形成富人帮穷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的道德和法律机制等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活中同时存在着公共选择和经济选择,两者除原有已提出的共性外,还应补充多数规则这一共性。原有理论只重视两者的共性而忽视了它们的区别,或是仅将其区别归结为偏好是否一致的假设。其实,两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偏好,而在于支付能力的完全不同:公共选择是人口选票,而经济选择是资源选票。人口选票只能统一约束偏好的强度而不是方向,资源选票不会统一约束偏好的强度和方向。两种选择在同一多数规则下都必然产生对多数有利的再分配。公共选择中是占人口少数的富人向占人口多数的穷人转移利益;经济选择中是持有少数资源的穷人向持有多数资源的富人转移利益。可见,由于各自支付能力的不同,在同一多数规则下两者再分配发生的利益转移方向完全相反,且两种选择产生两种不同的公平标准。  相似文献   

6.
对于存量划拨土地使用权,除了公共产品用地,都必须实行产权市场化的改革,将不具有自由的转让权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化为具有自由的转让权的土地使用权。在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土地所有者)和划拨土地使用权占有者都企图通过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获得更多收益,三方的收益实际上是对同一潜在收益的分割,三方利益目标具有冲突性,因而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取决于各自的谈判能力,是三方博弃的结果。现行的制度安排,使那些厌恶风险或风险中性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占有者倾向于进入公开土地市场交易或继续占有土地使用权,而偏好风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占有者倾向于进入灰市交易。灰色土地产权交易虽能使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结果却使市场失去公开、公正、公平和公信。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和土地市场创新,从而制止土地产权的灰色交易。一是降低土地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占有和使用成本,加大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灰市交易的惩罚成本。二是在国有企业改制成企业重组过程中,必须按照促进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的要求,进行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规则的创新。三是清理各种土地收费项目,原则上取消一切土地收费,使土地收费转变为地租或地税形式存在,并强化土地税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存在正相关,主要表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的公平性和内在要求、分配依据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则存在着负相关,主要表现在: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应用中的偏差、实施对象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为充分发挥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强化其正相关,弱化其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独特的交易行为是人类社会演化的重要机制,它不仅存在于经济行为中,也存在于广泛的社会政治活动之中.因此,广义交易的讨价还价过程具有帕累托效率的内在逻辑,它蕴涵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核心机制.讨价还价理论的社会科学价值,在于它给出了人类社会目标理性对话的行为逻辑;其核心包含:广义交易的讨价还价行为既有双方具有达成交易的合作,又有如何公平地分配合作收益而进行人类行为博弈的两重性质,从而,成为了达成既效率又公平的社会制度的内在社会动力.与此同时,这也阐释了布坎南意义的现代民主政治,只能诞生于广义交易的讨价还价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投资报酬),但是,这种报酬能否获得,主要取决于它所承担的风险。一般说来,投资的风险越大,则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越小。投资者都希望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报酬。然而,不幸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投资是不存在风险的,并且常常是:投资的风险越大,报酬越高;投资的风险越小,报酬越低。在风险决策中,常采用期望收益和标准差(或方差)作为衡量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的数量指标。期望收益越大,表明报酬越高,而标准差越大则表明风险越大。因此,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以来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在人口数量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两国的可比性并不是太强.然而,抛开以上因素,以1992年"时间相同"来研究中美在收入分配差距上的变化趋势可以对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从最新的数据资料中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十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于一致,这主要是市场制度和效率至上的政策所致.  相似文献   

11.
张铁薇 《北方论丛》2007,(1):148-152
共同侵权制度研究的起点应始于其制度功能的明定,而功能的定位应以安全、正义和效率等法律价值为基础;共同侵权制度的功能随着侵权法内在结构的演变和外在体系的发展渐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担负着填补损害、制裁与抑制侵权、分配损失与风险及鼓励市场交易的制度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信用卡冒名风险,我国司法实践区分真卡与伪卡而产生了不同的归责效果。但无论是因信用卡被盗、遗失等原因导致真卡盗刷交易,还是伪卡盗刷交易,本质上都是非基于持卡人本人的意思而丧失了对权利外观的占有或控制,对该风险的分配均应基于外观主义的法理,原则上应类推适用表见代理规则。如欲由持卡人本人承担盗刷所产生的损失,除了满足“行为人具有权利外观”以及“相对人基于善意无过失而对该外观产生信赖”等条件之外,尚需从风险原则的角度证明持卡人的归责性。据此,挂失后的损失应由发卡机构承担,但对于挂失之前的损失,只有信用卡卡片或密码是基于持卡人的意思而交由第三人的情形下,发卡机构才能基于表见代理规则而请求由持卡人承担。  相似文献   

14.
市场力作用下的产业配置强调市场规模,当某一区域的市场规模较大时,产业份额也就较大,因而提高产业份额较大区域的收入水平,降低产业份额较少区域的收入水平。当初始产业分布不均衡时,如果产业分布趋向于更加不平衡,则损失者的福利损失大于获益者的福利增加,加剧区际人际收入差距,如果产业分布趋向于平衡,则获益者的福利增加大于损失者的福利损失,可以缩小区际人际收入差距。然而无法改变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分布格局的情况下,市场配置只能加大区际收入差距。如果政府进行有效调控,消除市场扭曲现象,则可以提高总体福利水平,此时的产业配置强调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较大区域应拥有较大份额的产业,这种产业分布可以缩小区际和人际的收入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保护合理竞争,尽可能消除市场的扭曲;对市场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应实行区别于发达地区的一些特殊政策,尽可能使得欠发达地区拥有一定份额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外汇风险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中,因未料到汇率或利率的突然变动,给外汇持有人带来的经济收益或损失。从广义上讲,外汇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但一般是指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或利率变动十分频繁,从而必然会引起交易双方的收益和外汇持有人所持外汇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外汇风险可概括为交易风险、评价风险、经济风险、储备风险4  相似文献   

16.
捍卫收入分配差距的论者通常用"机会公平论"来回击对这种分配差距合理性的质疑。但是,稀缺资源的初始分配不均等抽掉了机会公平的逻辑前提,自由竞争过程也不能保证竞争机会公平,而且,行为人的自然禀赋和风险偏好差异必将引致垄断破坏公平竞争。因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不能用"机会公平论"来加以粉饰。  相似文献   

17.
市场初次分配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体,其中工资性收入差距是主要因素;政府二次分配没有起到有效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其中养老金净收入对收入差距起较强的逆向调节作用,而社会救济收入、保险净收入和个人所得税起微弱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三次分配主要是基于亲情的家庭内部收入转移,且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而社会慈善事业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经济学的一种通行观点认为,交易获利机会的损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非"真实社会成本",而仅仅是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支付,因此原则上否定此种交易获利机会赔偿的侵权法规则具有合理性。提出该观点的早期文献系统性低估了交易获利机会损失事件引发的"真实社会成本"。实际上,如果坚持使用"真实社会成本"概念对侵权法规则进行分析,最终甚至会导致对物之损害赔偿的传统规则的正当性也发生疑问。适宜的作法是放弃"真实社会成本"概念而代之以"相对社会成本"概念,原则上将成本——收益分析限定于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此种思路,除第三人提供交易机会所导致的或具有合同法救济渠道的交易获利机会损失需要特殊处理外,并无效率方面的原则性理由支持侵权法一般性地排除交易获利机会损失的可赔性。  相似文献   

19.
用博弈分析的方法研究户籍制度变迁对地方政府竞争机制的影响,并用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变化测度竞争结果,得出:户籍制度变革会强化相同发展层次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提升公共产品分配效率;但不同层次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收益不同,高收入区政府在竞争中占有资源禀赋优势.如果允许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之间实现居民的自由迁移,低收入区将承担大于高收入区的户籍制度变迁成本.因此,户籍制度变革宜实行分层次放开户籍限制的原则,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竞争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竞争性收入分化及其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化和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存在不同的理论解读.文章认为,普遍性存在的现象必须从其共性中寻找原因,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问题首先应该从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上来研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具有两重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必然导致收入分化现象产生.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收入分化最重要的持续性基本因素,对不同分配形式具有深刻的影响,竞争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化和两极分化具有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非制度性特征.市场经济本身没有自动实现公平的内在机制,实现公平只能依靠政府.由此政府与市场自然出现分工,即市场追求效率,政府实现公平.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的主要目标不应还是一味追求效率,而是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为此,政府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原则,在创新中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