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危机已是当今社会避无可避的问题。从城市生态安全的高度出发,北京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系统性地建设了三道绿色生态屏障,明显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在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中,行政合同以其柔和、非强制性和民主性的特色显示出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的魅力。在分析了北京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中的行政合同的特点和缔约方式之后,认为应当发挥行政合同在北京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中具有的增加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促进竞争机制和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之一,苏南建设生态型政府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新苏南模式下的地方政府继续构建并强化生态型政府和生态型区域建设的基本职能,包括生态信息建设与管理、生态发展统筹与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生态公共投资与建设、生态安全监管与保障以及生态区域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而言,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生态环境危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矛盾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时代背景,生态环境恶化而保护手段单一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制度需求,生态环境人权的保障与实现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权利哲学基础。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特性、公众参与理论、司法能动等方面也可以找到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存在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重庆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论述 ,认为重庆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 ,脆弱性很大。并提出在西部开发中 ,重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应需采纳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 :搞好摸底调查 ,做好规划 ,坚持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加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 ;加速解决现有工业污染 ,坚决遏制环境污染的西迁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调整优化产业和经济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 ,把重庆建成为生态经济区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保护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树立并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三峡库区的生态补偿则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社会能否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解释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分类;其次,阐述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本文最后从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加强三峡库区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建设、建立三峡库区生态补偿的相关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完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生态文明与塑造生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留住绿色生态,保护环境与造福未来,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发展失衡,拥有大量高素质的生态人才能解决生态问题。构建生态文明、塑造生态人就要树立新的自然价值观、发展观和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模式下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气候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是中国西部典型欠发达地区之一。作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加快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集群化是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共荣的有效的现实选择。基于城乡统筹观点,构建了库区产业集群支撑体系,提出了库区产业集群带的培育途径,从产业集群内源及外源因素就推动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策略建议,努力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8.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实现我国城乡现代化的基本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赋予新的发展观以更深刻的内涵,标志着我国改革和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新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有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所谓新的发展模式,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而先进的经济模式。即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体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的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但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三峡工程的修建 ,大量的库区移民、工矿搬迁、城镇迁建和过渡垦殖 ,使库区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 ,必须彻底改变库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重塑库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这就是发展库区移民型生态经济。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了三峡库区发展移民型生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研究和探讨了三峡库区移民型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原则、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政策上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以规划引领城乡生态建设。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本建立起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机制,构筑起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等,是苏州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经验。但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自然村落的大量撤并、城镇发展规模与速度、城镇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给苏州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加强与改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苏州在多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驱动经济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本文借鉴索洛的“余值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实证分析了三峡库区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理清库区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围绕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协调推动新型工业、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发展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技术支撑措施,促进三峡库区创新、协调、绿色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面临着移民、生态环境保护、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4大任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区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又依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但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产业发展面临许多约束条件,特别是环境方面的约束.文章从发展目标、基础设施的恢复与重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新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等角度探讨环境约束下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阐述了库区整体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并指出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战略目标任务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推进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对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实证研究,发现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协调性问题日趋严重,认为新疆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生态环境意识、环境法律政策、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责任及纠纷解决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ADR争端解决机制等环境法治保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工程,水库与主体工程相辅相成,库区的水环境建设是三峡工程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水,用法律手段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施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 ,应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注重经济、社会、资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谋求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脆弱,但尚未达到不能治理的程度.只要本着"整体规划、提前介入、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原则,长期坚持不懈,实现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困境,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原因,除了贫穷落后与气候的因素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外,更与长期以来的人口增殖过快和政府未进行有效干预有关;西部大开发要摆脱所面临着的生态环境困境,应树立新的发展观,依靠政府的有效干预,控制人口的增殖,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保教育,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