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面对我国人口压力大、农业资源存量少、人均占有水平低的基本现状,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以农业大省湖北省为例,在分析农业发展目前所面对的资源与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湖北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所遇到的巨大压力,并就此提出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基数庞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污染蔓延与自然环境恶化等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中国工业...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经济的发展却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的国家技术指导思想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 ,它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经济的发展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传统的技术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发展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目标不清,缺乏系统规划,城市规模结构性失衡,资源和能源耗费激增等问题,引发资源紧张、道路拥堵等“城市病”.通过对不同规模城市人均资源消耗的实证研究,分析出中国城市的最优规模区间,提出中国城市化应该根据资源的承载力,以资源集约为原则,从国家高度系统规划城市化布局,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把握人口、产业、城建的发展节奏,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效益原则,争取以最少的社会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收益,这是我国环境法发展的始终如一的目标。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起来,要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通过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改革科研体制,完善科技政策与社会环境;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但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情况相对更严重.本文从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入手,分析了我国如果要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资源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因素 ,属生产要素 ,而环境问题则是除人口压力、人均资源量贫乏以外 ,影响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又一制约因素。发展环保产业 ,实际上削减了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进而相应增加了环境资源的供给 ,是实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重要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 ,越来越成为当前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 ,造成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因此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开发和积累人力资本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等问题。为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它要求社会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而是包括环境优化、人口素质提高、资源永续利用等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即必须保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科技六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概述了安徽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现状,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供需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地面塌陷和水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安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主要观点是,除了保护环境外,环境立法的目的还包括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这种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工具理性观为基础、以关注污染防治为核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理论可能具有的批判力、建构力和解释力。在当前中国复杂社会背景下,环境立法的直接和内在目的应当是保护环境,包括防治环境污染、养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系统。环境立法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保护生物圈和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税收作为政府用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于现代的环境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以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运用该模式,可加强环境管理中理论观念的普及力度,充分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节约物力,共爱民生"的优秀思想,培养人们鲜明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能源的优良生活习惯;同时在该模式下主动开发和运用绿色技术,进行理性消费和适度开发,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协调好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技术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当前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害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 ,但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又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 ,新材料的发展应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新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应高效、重复利用资源 ,有效地利用能源 ,有效地开发清洁生产新工艺。亦即在材料的寿命周期中采用绿色科技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现代生态学则具有(1)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科学;(2)研究重点从个体水平转移到种群和群落,进而发展到以生态系统研究为中心;(3)生态学原理与人类各个实践领域的结合更加密切;(4)数学模型在生态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等鲜明特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而环境污染、人口过剩、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是需要首先克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必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生态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重视和利用现代生态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从资源严重匮乏和环境污染加重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应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环境问题,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人的义务,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命运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制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环境保护法是有关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改善和建设农村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或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农村环境保护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绿色能源,建设环境优美村镇、生态村镇,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法律。  相似文献   

20.
陈云较早地认识到了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提出应将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加以重视,并主张通过制定长远的规划、宣传教育、责任落实等手段来保证这些工作的实施;同时他要求保护森林、水力、矿山等自然资源,实现它们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陈云的环境保护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总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