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敏 《民族论坛》2005,(9):F0002-F0002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湘西州率先在全国西部民族地区大规模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这项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时,记者采访了湘西州州长杜崇烟。  相似文献   

2.
关注湘西开发湘西 支持湘西宣传湘西郑培民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愿湘西州明天更加美好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湘西州列入西部大开发行列之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湘西州的支持。希望湘西州认真落实朱总理视察时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迎接“入世”挑战,积极工作,开拓前进,为建设一个团结、进步、文明、繁荣的新湘西而奋斗。日出江花红胜火,祝愿湘西州明天更加美好!武吉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加快推进湘西州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能沟经济发展握供持久的需求和动力。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论坛》2012,(23):38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胡恒洋一行来到湘西州,实地考察了湘西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就武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湘西州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国家农业部定点扶持等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三三四四"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四大建设",突出推进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4.
最近,欣闻湘西自治州进入了西部开发的笼子,紧接着湘西州又召开了全州民族工作会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新世纪的门坎前,湘西州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为了让读者了解湘西的过去,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曾任湘西州委第一书记并在湘西工作了15年的老同志齐寿良。  相似文献   

5.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湘西州率先在全国西部民族地区大规模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这项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时,记者采访了湘西州州长杜崇烟。杜崇烟介绍说,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中共湘两州委、州政府率领265万湘西各族人民,发扬拼搏精神,向贫困挑战,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朱钅容基总理对湘西州退耕还林等工作作出批示:很好,对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钅容基于2001年 4月 7日—8日到湘西州视察工作,对湘西州退耕还林工作作了非常重要的指示。今年2月9日,朱钅容基总理看了州委书记彭对喜《给朱钅容基总理的汇报信》后,欣然提笔  相似文献   

7.
一  3月的北京春意融融,人民大会堂里朱基总理的声音,激荡960万平方公里,振奋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听完朱总理的报告,参加全国人代会的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杨正午,省长储波更是彻夜难眠。  全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南怎么办?进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湘西州怎么办?书记在思考,省长在思考。  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部,座落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脉中段,是我国中西部中心,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这儿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绚烂的生态资源,更有260多万勤劳朴实的土家苗汉儿女。解放前这里曾兵匪泛滥,民不聊生。解放战争时…  相似文献   

8.
湘西州民族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西州大力挖掘民族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形成了系列旅游产品,打造了凤凰古城、德夯苗寨等一批知名景点,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湘西自治州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也存在缺乏规划、开发水平较低、景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如何加强湘西州民族旅游开发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方家。(一)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民族旅游开发。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快速涌向西部地区,湖南省也提出了“举全省之力,…  相似文献   

9.
张皓 《民族论坛》2004,(7):63-63
<正> 大批优秀医护人员的流失,两次突如其来的洪灾,使一度红火的永顺县人民医院遭受到的重创。在逆境面前,自强不息的永医人,犹如“凤凰涅(?)”,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永顺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湘西州第二人民医院,曾一度凭借其雄厚的医护力量而跻身湘西州医院佼佼者的行列。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一大批优秀医护人员的纷纷调离,特别是遭遇1993年和1995年两次特大洪灾的袭击之后,永顺县人民医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正>永顺县灵溪镇河西街19岁的土家族学生符琴剑今年以总分649分、湘西州文科状元、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由于家境贫困,在永顺县一中就读期间,小符每年能得到1000~2000元不等的学费资助,正是这样的资助,让小符顺利完成了高中的学业,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在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永顺县一中,像小符这样每年都能受到资助的学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既要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个难题怎样破解?2000年,永顺县被国务院确定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以来,探索出的退耕还林、加快生态建设之路是这样的——两个结合——坚持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三位一体——人类要生态,农民要增收,地方要发展。五个模式——创建林牧、林药、林旅、林果、林油五个退耕还林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玄  刘柳 《民族论坛》2012,(18):23-25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是国家西部开发中的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湘西州在经济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州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但贫困面积仍然较大,农民收入仍然很低。而民族地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制约湘西州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指出了湘西州农民增收的三个资源优势,探讨了湘西州农民增收的若干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围绕农民增收 着力培植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宏 《民族论坛》2005,(2):46-47
促进农民增收,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永顺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少数民族集居地,近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湘西开发的机遇,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方向,以结构调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末,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跨越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武陵山区成为了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春之际,四省边区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为感谢党和国家对这块土地的高度重视,感谢全国人民对这块土地的关心和厚爱,由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湖南省电视台主办,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电视台、重庆市黔江地区电视台、贵州省铜仁地区电视台协办,在湘西州吉首举办的《西部之歌》春节联欢晚会,通过湖南卫视向全国人民直播。  武陵山区的春天来了,各族人民的心醉了,他们心中的歌要给全国…  相似文献   

1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已经跻身西部大开发行列。这里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发展旅游大有可为。顺应西部大开发洪流,发展湘西州旅游,既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也可为建设湖南旅游强省作出应有贡献。发挥“五名”效应发展文化旅游湘西州地理特殊,历史悠久,有众多的名胜、名产、名人、名文、名诗,形成种类繁多、特色明显、品位甚高的旅游大观。从自然景观来看,有号称“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有武陵山中“千岛湖”的栖凤湖,有“高峡平湖一镜开,天光岚影共徘徊”的小溪林海,有“松杉万树遍群山,高望连城起白岚”的高望连城,有“青…  相似文献   

16.
<正>一、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山区,以其自然环境的奇特优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渊源、人文景观的内涵浑厚、民俗风情的纯朴浓厚等优势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就拿湘西州来说吧,该州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区,地处湘、鄂、渝、黔边界,雄奇秀美的山水风光、光辉灿烂的文化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使湘西州的旅游资源久负盛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湘西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0月中旬,云南省退耕还林(草)补助粮食供应工作会议在滇西北高原腹心、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云岭山脉间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召开。来自省粮食局、省计委、农业发展银行、省西部开发办和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地(州)市(县)领导在实地考察和参观了该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和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后,无不满意地说:怒江州和兰坪县确实抓住了退耕还林(草)这个机遇。兰坪,是我国惟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全县由14个民族组成的19.6万人口散居在碧罗雪山、云岭山脉下通甸河和碧玉河两岸43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堪称世界第三大矿的凤凰…  相似文献   

18.
新千年的第一次、本世纪的最后一次 ,今年新春在北京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和九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 ,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 ,它吸引了两千多名国内外记者。敏锐的记者们发现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创下了历次两会的“之最”———西部大开发成为他们最一致最集中的话题 ;针对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议案、提案和建议最多。本次两会共收到相关的议案约67件、提案约265件、发言稿约128件 ;代表和委员们发言、交流及接受媒介采访 ,谈得最多的也是西部大开发。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牵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在两会期间 ,江泽民…  相似文献   

19.
探索湘西州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子伟 《民族论坛》2004,(11):13-15
湘西境内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其品种纷繁多样,蕴藏量大,覆盖面广,特色鲜明,日益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和游客。2004年4月13日,文化部将湘西州列为国家第二批综合保护试点单位,这意味着湘西州文化遗产将获得20年的重点保护大机遇。概览:八个特色品种与濒危状况湘西州究竟有哪些文化遗产流传于民间,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传承人处于何种状况,这些情况有必要进行及时盘底与分类。归纳起来,湘西州境内大约有八大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祭祖仪式类,包括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原始舞戏茅古斯,梯玛跳神、跳…  相似文献   

20.
在沅水之畔、湘西州南大门,有一个中国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泸溪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民,秉承着盘瓠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睦相处,辛勤耕耘,为开发这片沃土挥洒热血……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这里又涌现出一批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勤劳儿女,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不论路途远近、路况好坏,也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奔波忙碌于全县19个乡镇,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默默地为富民强县、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金融服务。他们就是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泸溪县农村信用联社。理清思路:为振兴县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