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我国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消费既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又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活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人民怎样来消费(包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才是合理可行的?社会实践已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把我国的农业逐步改造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经济,即先实现农业集体化,然后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一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基本上还处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畜力耕作为主、使用自然肥料为主的状况之下,这种情况,限制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中,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现在已经可以拿出比过去强大得多的力量来支援农业了。因此,我们应该把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议事日程上来,尽一切可能、尽最大努力来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是个大头,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农业发展的思想,把握好他的农业发展观,从思想理论上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理清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路,对于“唱好农业这出重头戏”,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导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快速发展,安徽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其提高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然而安徽省又有着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易遭受巨大损失,农业保险服务不足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结合安徽省农业生产特点,寻找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建议,促进农业保险服务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应从解决导致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即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前期、结合中期、结合后期的障碍问题入手,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8,(4):43-46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四川丘陵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总结我国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和“先生产,后生活”的经验教训,在倡导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对消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作了大量的论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理论。深入学习邓小平的消费理论,对我们当前扩大内需、化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的消费理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一、提高消费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相似文献   

8.
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是适合我国国情及农业生产特点的一种经济形式。有的却认为,它会妨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论调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全国具体实践的。相反,它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并且在实践中被证明它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受传统农业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法治观念淡薄,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只有剖析这些理论误区,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学术界曾经流行着这么一种观点,即由于我国农业集体经济还很薄弱,资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是很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围绕“没有资金积累也能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和“劳动积累也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这两个中心,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吉水辛编者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粮食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解决农业增长与发展中的一系...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我国十亿人口,八亿是农民。农民和农业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我国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农产品本身的相互交换,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农村市场进行的。因此,重视农民和农业,不能不重视农村市场。农村市场属于流通范畴,但在我们国家,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流通,而是作为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中介,作为满足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消费和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起作用的,并且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比例和结构以及国民经济调整有密切联系,因而在四个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把我国农村市场放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考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覃亮 《学术论坛》2001,(Z1):106-10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历史经验证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整个国民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反之,就会出现挫折.因此,加强农业特别是科技农业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农业生产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唯有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大有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基本状况的客观描述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从发展史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是传统的自然农业向现代的商品农业转换的历史过程。从其内容而言,它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是未来农业的重要生产和经营管理手段 ,将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传播。现代化的农业要求现代化的管理。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微观农业经济的优化 ,而且要求宏观农业经济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常德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最近,我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一些想法。一、农业大市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有喜有忧,目前是忧多于喜“两个根本转变”是推进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乃至经济强市的重要途径,因为实现“两个转变”以后,农业就会真正实现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这是农业大市…  相似文献   

17.
继承和坚持毛泽东关于重视农业的思想,强化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论农业发展的主要思想 毛泽东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已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重视农业,发表了许多关于发展农业的论述。毛泽东指出,每个革命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是我们  相似文献   

18.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受传统农业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走出这些误区,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扶持与保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时期。我们应该如何使农业走出目前的徘徊局面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这是我们必须回应的历史性课题。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 ,依靠政府实施对农业的扶持与保护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中国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扶持农业的能力。我们应该加大农业投入 ,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要素流转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农民和科技是农业生产的三个重要的要素,也是当前农业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土地、农民和科技问题的解决方式将影响到农业发展的进程和模式,影响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现在土地、农民与农业科技的利用及流转方式是与传统农业形态相一致的,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矛盾,因此必须加以改革。本文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高度出发,以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的土地、农民及科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即通过改革实现土地资本化、农民市民化、科技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