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我们党不仅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中西方文明冲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党内腐败和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一、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 从政观念落后。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占支配地位的从政观念还是“权本位”、“官本位”。一切以官职高低来衡量,甚至对下摆官谱,耍官威,不负责任,对上使官伎钻官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全球化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开辟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的广阔视域。它不仅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的重要时代背景,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宏大舞台,而且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从全球化视域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给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党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积极的对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巩固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耘 《理论界》2005,3(1):10-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和直接体现。要真正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要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上来把握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担负和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的主观条件,它包括执政功能和执政才能两个方面。实践表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执政本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进行,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主题和建立党的执政机制这个重点来展开,朝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标来加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应开阔视野、放开眼界,更好地把握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规律,借鉴世界政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努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为新世纪建设更加成熟的执政党指明了方向。重视和加强个体私营经济党的建设 ,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内容 ,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党有长期领导公有制经济的经验 ,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新领域 ,也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随即展开执政建设,在国家处于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毫无执政经验的情况下,短短的几年中,即获得了包括城市人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政治认同。以上海为例,党通过进行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构,使执政能力建设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执政理念与普世价值的创造性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理 《学术研究》2004,(11):14-15
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使之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提高党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执政效率,提升和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执政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