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因《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在我国初步建立。但当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立法、司法和法律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诉讼中为了对专门、专业性的问题作出说明和判定,各国都建立了专家证人制度.我国虽然也有专家证人制度和专家意见制度,但现行的这些制度都不足以解决当事人和法官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了更好地完善专家证人制度以及更好地利用专家协助办理案件,同时,使鉴定人和专家证人在相互交叉结合使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需要以建构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来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只有借助于证据,才可以正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因此,若要充分发挥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应有的证据功能,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前,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民事审判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缺陷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伪证的现象比比皆是,已严重降低了证人证言这一证据形式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从现行立法的缺陷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对世界上有关国家和地区矗人作证制度的比较,来探讨现有法律框架体系中如何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有关规定,可以为“拯救”证人证言这一不可或缺的证据形式做出一定努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以至于任意放大法官的自由裁量范围,证人应有的地位和利益都不能得到体现.文章为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改革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刘国强 《南都学坛》2004,24(6):96-99
我国当前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立法缺陷,如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尚未得到确立,证人的拒证权也未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对于证人出庭作证费用的补偿和对证人及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缺乏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对传统旧法认识上的偏差;整体传统思想文化被发展到极致;程序正义的法文化底蕴极其孱弱等等。  相似文献   

8.
证人证言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极其重要,现行法律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着重从证人的适格性、证言的收集提供与认定、证人的义务与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制度。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妨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司法改革的“瓶颈”。其原因既有立法上的疏漏,也有司法人员、辩护律师工作上的不足,还有社会伦理观念的压力以及证人自身义务观念淡漠等。应采取完善立法建立证人保障制度、重塑司法机关形象、增强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治国,人人有责”的新理念等对策,使证人主动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0.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确定证人资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民事诉讼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较为粗疏,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难以把握判断证人资格的标准。而证人资格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将使法律适用的标准不统一,进而使审判的公正性遭受怀疑。为此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诉讼证人适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一个症结。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采用对建立证人出庭保障制度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现实的需求。本文认为,证人出庭保障制度应从证人的的权利、义务两方面着手,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完善的证人出庭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起源于美国的法院附设ADR制度,作为一种司法调解制度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为完善法院附设ADR制度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确立了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议确认制度以及和解协调人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尚存在许多程序方面的缺陷,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ADR制度,需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是晚清中国一种特殊的司法建构,其对华洋民商讼案的理处在很大程度上适用西方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原则。但存在着诸多惰性因素,如缺乏一部可以参照适用的法典、中西司法人员司法素养欠佳、以及审判过程受制于西方强势外交,等等。此外,其理案实践还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审判过程极富调解"息讼"之色彩;二是华民诉讼地位之困危及中国承谳官员判决风险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审判中"尊洋抑华"裁决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4.
涉农民事案件的审判是基层法院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当前涉农民事案件类型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基层法院在审理涉农民事案件时,在法律适用、案件执行、案件调解、农民权益维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基层法院对于涉农民事案件的审理,应渗透现代司法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强化调解意识,优化农民诉讼环境,把司法为民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关系的法律定位分析,阐述了安理会在情势提交,调查、起诉,侵略罪认定以及财政方面对国际刑事法院独立司法的不良影响,建议限制安理会的司法参与权,进行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在学术上及司法实践中皆被称之为诉讼上和解.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诉讼和解的性质、要件和效力等问题加以阐述,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和解规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照民事诉讼法"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适格原告包括行政机关、企业法人、农村集体组织及公民等类型,其中普通民众作为原告容易形成群体性共同诉讼,并对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提出迫切需求,而一般民众的惧诉现实也急需环保机关及环保民间组织等单位予以支持起诉,现实更需要立法赋予更多的民事主体能成为环境侵权诉讼的适格原告。对环境侵权诉讼适格被告应根据不同的共同环境侵权类型及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予以认定,并对原告的选择被告处分权作出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诉讼方式相比较,代表人诉讼以其突出的优点更能有效地解决涉案人数众多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所特有的公告、登记程序以及判决的间接扩张力,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功能,因此不应将其排除在证券民事赔偿的诉讼方式之外。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代表人诉讼,应该扩大代表人诉讼的适用范围和诉讼代表人的权限,加强律师和法官在诉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证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理设定举证责任 ,对民事诉讼中自认的内涵及外延的充分了解不仅是合理设定举证责任的基础 ,也是建立相关法律制度的依据。自认的涵义随着设立目的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该文通过对自认的涵义和自认的属性的综合分析 ,进而揭示自认制度蕴含的价值理念 ,以期引发对建立我国自认制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论民法上的事实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民法领域,除法律行为外,事实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事实,但学界给予的关注较少。文章对事实行为的界定、事实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以及事实行为的特征、类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