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巴马、大化3个瑶族自治县和凌云、田东、东兰、风山、南丹、马山等十几个县境内。“布努”系自称,他称有背篓瑶、安定瑶、土瑶、番瑶等。据统计,1982年布努瑶总人口约40余万,占全国瑶族人口总数的28%,是仅次于盘瑶的一大瑶族支系。布努瑶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边缘广西境内的石山地区,以耕山为业。对布努瑶的经济生活,学术界有关部  相似文献   

2.
<正> 宗教信仰及其组织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又有丰厚的思想渊源。道教在湘桂交界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中信仰亦复如此。在39个瑶族支系中,唯东山瑶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支系笃奉道教,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2个支系,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 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6省(区)的130多个县内,人口达21 3.4万,内部有过山瑶、八排瑶、布努瑶、平地瑶、顶板瑶、蓝靛瑶、白裤瑶、茶山瑶等等支系。平地瑶主要居住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的交界地区,属盘瑶系统。本文拟对其分布,源流及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一) 瑶族人口213万人,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瑶族民间流传着:“先有理,后有朝”或“先立瑶,后立朝”的谚语,揭示国家未形成之前,这个民族群体胚胎已经产生,历史相当悠久。 瑶族称谓众多,支系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常用称谓,自称有91种,他称419种。民族群体形成,以自称“尤棉”或“荆门”即他称之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民族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6.
瑶族是长期以来令海内外民族研究者关注的民族之一,其所以引人注目,笔者以为当在其独特的“过了一山又一山”的历史,“形散而神不散”的众多支系及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本文拟对瑶族文化中的多元一体特点作一粗浅的揭示和分析,以请教瑶学界同仁。 瑶族文化多元一体特点表现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  相似文献   

7.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瑶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瑶族140多万人,其中广西就有86万多人,占61%。广西的瑶族主要分布在都安、富川、金秀、巴马四个瑶族自治县,这四个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口占广西瑶族人口的将近一半。其中:都安20.5万人,富川11.9万人,金秀4.4万人,巴马4.2万人。瑶族支系繁多。以广西四个瑶族自治县而言,都安和巴马以布努瑶为主,富川主要是平地瑶,历史上又称良(粮) 瑶,金秀盘瑶人口最多,约占80%。瑶族各支系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比较而言,富川平地瑶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当地汉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如蒙古族的“牧歌”、 回族的“花儿”、朝鲜族的“舞歌”、赫哲族的“船歌”、高山族的“杵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等。而瑶族,更是“歌的使者”,瑶山是“歌的海洋 近日,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笔者有幸采访了该县三代瑶歌手盘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范围内,于旧时代产生和存在大约三四百年之久的“石牌制”,是一种很独特的历史产物。一般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带有原始民主残余、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组织和它的法律表现形式。但笔者对现在能见到的廿九件石牌律抄本(计二个族系以上联立的九件,茶山瑶十三件,花蓝瑶二件,坳瑶二件,盘瑶三件)进行研读,又觉得它蕴藏的内容很丰富、复杂,各自反映出来的主观意志和客观效果都不尽相同,似乎对金秀瑶族  相似文献   

11.
情况简述 白云乡位于广西融水县的东北部,靠近广西第二高峰——元宝山的主峰。全乡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是全自治区55个贫困乡之一。据1983年底统计,全乡人口为26181人,其中苗族16385人,瑶族5289人,壮族2938人,侗族1076人,汉族492人,水族1人。这里的瑶族人口约占全县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瑶族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乡。白云乡的瑶族分为两个支系——红瑶和板瑶,其中红瑶占大多数。红瑶和板瑶在语言、服  相似文献   

12.
布努瑶庙规及其演变韦成球庙的种类颇多,凡供祖宗神位的房屋称宗庙、家庙;供神灵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称庙。各民族宗教信仰和行为规范不同,庙的种类和称谓亦不同。本文所说的庙是布努瑶雷庙(瑶语叫“浪卡波”)。一、雷庙建立的文化背景布努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仅次...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如蒙古族的“牧歌”、 回族的“花儿”、朝鲜族的“舞歌”、赫哲族的“船歌”、高山族的“杵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等。而瑶族,更是“歌的使者”,瑶山是“歌的海洋 近日,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笔者有幸采访了该县三代瑶歌手盘  相似文献   

14.
白裤瑶族婚姻家庭形态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裤瑶族婚姻家庭形态述议蓝仕明(南丹县民委)白裤瑶族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里湖和八圩乡。白裤瑶因流行穿着白布短统裤而得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白裤瑶族的婚姻习俗及家庭形态别具特色。一、传统的订婚仪式白裤瑶族的婚姻制度与其他民族一样...  相似文献   

15.
在五岭山中的都庞岭下,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瑶族故地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总面积1000公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盆地,东西两侧,桃花千树,茂密丛生,只有一个天然石洞与外界相连,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早在汉代,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居住着“武陵蛮”人,即现今瑶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千户瑶家的先民,在峒中共同劳动,过着自由、平等、愉快的“世外桃源”生活。元大德九年,官府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派兵掠夺围剿,12姓瑶人被迫四外逃散,流落他乡,辗转  相似文献   

16.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共二百多万人口,其中,广西占百分之六十一之多,自古就有“五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历史上瑶族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人们根据其服饰、习俗等特征将其分为顶板瑶、盘古瑶、过山瑶、红瑶、花瑶、白裤瑶等30多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杂居交往中,多数瑶族还兼通汉语、苗语、壮语、侗语等。他们多在海拔一千至二千多米的边远山区劈山筑寨,开土造田,过着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的与世隔绝般的自给生活,有着极强的生命创造力。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7.
茶山瑶,是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一个重要支系,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人口达12547人,他们居住在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大瑶山寨。这里的瑶人吃苦耐劳,智慧和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瑶山上开辟了自己广阔的田野,同时,创作了许许许多多的茶山瑶民歌,民歌体裁形式多样;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8.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9.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朵努”,因男子常年穿白色土布灯笼裤而得名,人口三万有余,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以及贵州省的荔波等地的崇山峻岭之中。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白裤瑶老人的讲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白裤瑶在宋代以前就已经从湖南、贵州两省迁到八圩、里湖一带的千山万壑之中,并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