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学根源有三个向度。文化就其与民族的关联而言,它既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又是民族自觉凝聚的精神源泉。文化在历时性的传承中,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认同,积淀为共时性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文化变迁大致包括三种不同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深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在抗日战争开始的问题上一向存在着异议.本文以史实为根据既论证了江桥之战是当时黑龙江省政府所策划的有领导、有组织地正面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并考证出其确实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授权和支持而具有了民族抗战的性质;又重新评价了其在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堪称中国抗战中局部抗战的第一战,因而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澄清了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阶段的"抗日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日战争与作为那场重大历史事件的"抗日战争"之不同内涵,也即所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阶段和全面抗战阶段"八年"说与中国抗日战争持续时间多长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从而对"抗战八年"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并代之以"抗战十四年"的概念.最后的结论是江桥之战的爆发日就是中国抗战的开始之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辛亥革命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推动作用,并审视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启示,以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中华民族观念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