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户教育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图书馆中 ,网络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 ,同时也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 ,是用户教育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图书馆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传统图书馆的用户培训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将用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完成图书馆利用能力向信息能力的转换。本文提出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图书馆角色应该定位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引导者、信息认知的培养者、知识信息的导航者、信息搜集者、终身学习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服务是指对各类教育情报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后 ,进行流通的一项复杂工作 ,是教育情报有效利用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以及科技开发并使其再增值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当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情报利用就显得日趋重要。在教育情报服务过程中 ,教育情报工作者将情报信息凭借相关媒体传递给用户以促进情报信息向科技成果的转化 ,用户凭借相关媒体索取情报信息 ,利用情报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于是在教育情报提供者与用户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联系紧密的主体与客体 ,以哲学的观点来阐释二者间的关系 ,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使情…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高校信息用户教育受到冲击 ;作为专门传授信息检索知识和技术的教师 ,同样面临着挑战。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 ,就必须抢抓机遇 ,不断变革。本文就网络时代高校信息用户教育新的内涵及变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最具活跃度、最富影响力的因素。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设备和网络设备保障优势,以及专业信息人才优势,所以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图书馆要对内建立信息共享的组织文化,对外积极探索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多个方面入手,促进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带来的能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压力,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围绕“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在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多领域的网络管理系统互通的尝试,开发让市民生活更便捷的技术应用。在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用户信息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其主要来自于联网智能设备、数据服务与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通过对伦敦智慧城市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分析,从政府监管、法律法规、行业自律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出建议。在加强政府主导、政府政务改革、完善法律法规、统一行业规定、建立惩罚机制、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等方面,我国智慧城市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在知识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从资源共享、资源开发、用户调查、用户教育和培养、特色中介服务等方面分析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图书馆中介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息素养是时信息时代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是传统图书馆教育的扩充和延伸。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读者/用户的紧迫需要展开。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的新信息环境加速形成的形势下,信息素养教育和培训应该围绕互联网和电子文献利用展开。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图书馆社会教育是指图书馆利用馆藏及其网络资源对用户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知识教育,是除学校正规教育外的一种辅助教育形态.在当今世界,伴随知识信息的快速增长、更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逐步彰显出其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质量的滑坡呼唤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教师教育质量的全员性参与和全程性控制;有利于确立用户意识,以满足需求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有利于教师教育成本与质量关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教师教育质量的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方式。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生活中,人的符号化,人际关系的虚拟化,人被互联网支配,以及人受制于信息环境等现象无不显示着互联网生活具有多面性,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互联网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由,自由是互联网生活的真谛。人们想要享受真正的互联网生活,实现网络自由,必须消除互联网生活的异化,重构互联网生活,回归互联网的真谛,构建合理的互联网规范。引导人们实现网络自律是人类实现网络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郝其宏 《齐鲁学刊》2013,(1):96-10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定数量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汇聚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群体性事件。在历史沿革上,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之一,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行动、人民内部矛盾等特征;在要素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发生空间在网络公共领域、主体是网民、客体是适合网络传播的热点事件、形式是意见的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公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公害对伦理、道德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普及率极高的高校出现了一系列互联网公德的缺失问题。因此,应当从当前高校大学生互联网道德缺失问题的出现入手,加强高校互联网公德教育,有效地解决校园网络公害,以"古为今用"的方式吸收中国传统美德精华,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人格中的精华部分对高校网络文明塑造产生影响,塑造出新一代具有网络文明的大学生,从而走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高校网络公德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性质:与机器对比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互联网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因是人们对互联网性质的认识不够深刻。互联网的出现及影响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机器具有高度相似性。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及分析方法,将互联网与机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是机器从动力革命、程序辅助、计算功能到对话需求发展的结果;互联网以机器作为连接的基础,具有无形客观、无限扩展和超脱的形式和快速、方便、大容量、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能够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创造信息财富;互联网表现和增强现有社会联系,增加新的社会联系;互联网通过增加休闲方式和劳动选择带来更多的剩余时间。此外,利用互联网需要注意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精神文明问题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充分注 意到了网络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发 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事实上,网络发展既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也使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取决于网络的自 身特性和社会性。网络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用马克思主义积极占 领网络这块思想阵地;②积极发展和引导网络文化事业,并对青少年和网络人才有计划地进 行网络道德教育;③完善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管理监督;④加强网络立法,实现网络运行法 制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信息污染现象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运用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互联网信息市场、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产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信息市场信息污染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梁萌 《学术探索》2014,(3):111-115
知识工人是互联网劳动研究中最主要的学术概念。本文梳理了知识工人的概念来源、理论传统和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实,指出需解决的两大挑战:一个是知识工人概念本身内涵模糊外延庞大,不利于厘清互联网劳动者的特点,另一个是在相关研究中对互联网技术及文化变量的忽视,不利于对互联网劳动特点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之一。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手机过于依赖,逐渐产生了手机网瘾,阻碍了其后期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大学生的手机上网时间、大学生的上网地点和工具使用情况、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大学生的网络体验情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网瘾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大学生手机网瘾的预防、心理治疗的策略及措施,希望以此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手机网瘾的戒断。  相似文献   

19.
郝其宏 《理论界》2014,(11):71-74
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综合性等特征。这些特性能够帮助网民消解"把关人"的控制,重构"议程设置"理论,促成网络公共领域,助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在事件的扩展阶段,网络媒介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分析引导、网民的人肉搜索、网络事件标签的提炼提供了空间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情境中的互联网与民主——一项海外文献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和民主的关系在海外学术界充满争议。通过梳理该论题最近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聚焦于西方民主国家,主要关注互联网能否促进和完善现有民主制度的功能,研究的议题包括数字民主的界定、互联网能否推动民主(化)、网络投票的争论、互联网与公民领域的重建以及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不过,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倍增,海外观察家对中国互联网与政治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除部分研究者关注政府的互联网管制外。更多研究者关心互联网对内政外交政策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国政治过程,为中国民主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总之,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了互联网与民主关系在中、西情境中有各自的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