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回顾了中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国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确认方法和资产减值的恢复。指出中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具有随意性、信息披露不足和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借鉴国内外会计准则,提出完善中国资产减值会计应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改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其在实务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事务所的诚信,加强资产减值的独立审计,遏制企业操纵利润;同时就多学科的紧密渗透,运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健全信息市场和价格体系市场,正确评价资产减值;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既符合企业谨慎性原则,又有利于向国际惯例靠拢,对提高企业资产质量与防范风险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两种主流会计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及计量认识有分歧。为了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有必要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加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的发生是非预期的、偶然的,长期以来,资产、利润不实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除了因企业出于某些主观上的考虑不作如实反映外,其主要根源在于相应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因此,本文拟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定义、确认与计量、影响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和实施 ,资产减值会计的推行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目前的资产减值状况 ,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此次制度改革之契机 ,彻底清除企业的不良资产 ,正确理解和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观点。另外 ,本文还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问题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8项减值准备”,但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发生减值的原因很多 ,而现行规定处理方法的可操作性又不够具体。因此 ,探讨企业切实可行的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继而通过研究资产的特征及会计计量属性 ,为企业提供可选择的资产减值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提出及改革的动因入手,依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框架下,针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组相关概念的引入、商誉的减值以及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2月 2 9日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这项新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 ,并将资产减值由 4项扩展到 8项 ,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新制度一经颁布 ,对于资产减值的一系列讨论就在会计界广泛展开 ,众说纷纭。本文围绕资产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是一种非正常的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这种价值减少是由于除人为毁损、自然灾害损毁以外的企业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资产减值是资产(账面价值)转化为费用(或损失)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导致费用(或损失)的增加,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确认资产减值的依据仍然应是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而不仅仅是资产的定义和谨慎性原则;只有资产减值的永久性原则和可能性原则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之一: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修订前后的主要内容差异、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上市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动机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修订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36号--资产减值》出台的背景,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我国利用该准则面对的两难选择及不彻底性,最后引申出加入 WTO环境下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6-2011年的数据样本,采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近期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深化程度(FMD)、财政支出(NGE)、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AT)、相对收入水平(PGDP)、实际有效汇率(RER)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资产投资、金融深化和财政支出对经常项目余额的影响较大.今后,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值将会减小并进一步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然而,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种种"异常",对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回顾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可以看到建立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型,应该是金融理论的下一个主要方面所在,该标准行为模型应该既能表达有限理性,又能兼容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价值转形过程中,由于剩余价值的均衡分配,从不同的利润率出发,可以得到同样的利润率,但并不影响剩余价值率,因为工作日、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价值转形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变化。本文提出“账面剩余价值率”的概念,来考察根据资本家的财务报表计算的“剩余价值率”。源于价值转形的“账面剩余价值率”就是“转形账面剩余价值率”;包含资本家在竞争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剩余)价值,由资本主义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息税前)利润量直接计算的账面剩余价值率,就是“竞争账面剩余价值率”。由于剩余价值率是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因此,可以首先确定所有生产工人的总劳动时间,然后再确定所有生产工人为自己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进而计算(真正的)总的剩余价值率。随着价值转形过程被垄断所破坏,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差异被保留甚至扩大,一字曲线就变成了微笑曲线。  相似文献   

14.
委托代理理论与降低成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管理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阐释了成本降低过程中作为代理人的生产者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探讨了信息对称(无"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条件(存在"道德风险")下降低成本的策略。研究指出:以成本降低额分享率为决策变量,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称信息条件下,成本降低额分享率的确定只需考虑生产者的参与约束;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者在确定成本降低额分享率时必须考虑激励相容约束。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制度规定及重要意义 ,分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以及企业的操纵行为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制定和施行计提计量统一标准 ,制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使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等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十分重要的金融创新,其主要研究集中在应用性研究上,对于其金融创新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分散,文章对此从成本诱导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风险隔离的资产证券化理论、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资产证券化理论、信用体制创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和资产价值形态转换的资产证券化理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公司账面价值与清算价值的偏离程度和公司资产结构类型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关系,不同的偏离程度通常对应着不同的资产结构类型。公司的资产结构类型可划分为强金融资产、强实物资产、强无形资产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强金融资产结构类型公司账面价值与清算价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最小,最易于衡量。所以,基于清算价值衡量的股权资本套利模型通常会在强金融资产结构类型类公司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及其估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价值应当是其经济学价值,其价值量取决于森林资源提供的实物商品价值和环境服务价值的数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由于其特定目的的不同而多种多样,评估师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形决定价值类型的选择并使用相应的评估途径和评估方法,本文还讨论了评估方法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不能是生产价值的生产劳动,某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和这种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关系.科学技术不仅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使商品价值不断下降,最终使商品经济崩溃.私营企业主的资本仍然具有资本主义特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2 0 0 0年 12月 2 9日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这项新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 ,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 ,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本文围绕资产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