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府在食品安全中的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没有依法或依约履行自己的职责,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拒绝履行、延迟履行和不完全履行。只要是行政不作为就构成违法,只是客观上没有履行能力可以减轻责任。造成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主要是部门利益最大化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法律责任的不严厉。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的政治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因自身或下属行政不作为而应承担的政治上的不利后果。该责任源于人民主权这一宪政基本原理,同时,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也为其提供了理论注脚。国外行政不作为政治问责的常见形式主要有公开道歉、引咎辞职、职务罢免,主要问责机制有质询机制、辞职机制、倒阁机制(罢免或撤职)、选举机制等。完善中国的行政不作为政治问责制度,落实行政不作为政治责任,必须实现行政不作为政治责任的法制化,同时应健全以异体问责机制为重点的行政不作为政治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府的行政作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规范。但长期以来,行政不作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与依法治国、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悖。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不作为呈现出多种新的表现形态。文章从行政权本位、政府机构职能交叉、部门利益驱动、权利救济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全面检视我国行政不作为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展望了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规制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4.
行政不作为行为在当代中国的存在,有其认识根源、利益根源和体制根源。行政不作为的行为必定是违法的,这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行政不作为行为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造成政府职能错位,不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直接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必须从增强责任行政意识,自觉实行依法行政;改革行政体制,引入公务员问责制度;加强行政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等方面防治行政不作为行为。  相似文献   

5.
简论行政不作为的监督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立法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存在较大缺陷 ,并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应有保护 ,现行监督机制过于原则且启动机制落后 ,制约了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立法进行完善 ,一是在立法形式上 ,建议由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委会进行统一立法。二是在立法内容上 ,建议将行政不作为全面纳入法律监督机制 ;明确确定行政不作为的特征和内容 ;设定国家公诉制度 ;建立非利害关系人启动机制 ;完善自然人主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作为的法定职责 (或职权 ) ,应当履行且有可能履行而消极地不为的行为形式。构成行政不作为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要件 :主体为行政主体 ;主观方面具有过错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负有积极作为的法定义务而消极的不为。行政不作为具有违法性、单方性、法定义务的作为性以及行为方式的消极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它有抽象行政不作为和具体行政不作为、不行使法定职权的行政不作为和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不作为两种基本的组合分类  相似文献   

7.
侯莹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5):117-118,121
行政承诺不作为是行政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行政主体自己依据职权创设的产生公众信赖的积极义务。当行政主体不履行其承诺的义务势必会造成政府诚信危机,影响服务政府的构建。因此探讨行政承诺不作为的救济途径,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依申请的行政许可不作为现象得到有力遏制。但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的依职权的行政许可不作为现象仍比较严重。从制度层面建立、完善刚性的机制,是遏制行政许可不作为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与行政作为违法一样会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学界尚无定论.作者尝试结合"法定义务"标准及"法律关系"标准来重新界定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被学者称为"另类的腐败","一种比贪污受贿更严重的腐败"行为。它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和不良影响,其形成原因有:考核办法不够科学;问责制度不够严格;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监督管理不够有力。防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措施有很多,但目前,本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制度落实,尤其是:应当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奖惩淘汰机制、科学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和积极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现象也越来越受人关注,虽然行政不作为的违法不如行政作为的违法来得明显,但其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损害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实践中,行政不作为的提法尽管已被法律界普遍接受,但从立法的角度并没有对行政不作为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在相关的法律条文中也难以找到对行政不作为造成的损害所应有救济措施,即便是对行政不作为的定义法律界也有各不相同的解释。本文仅就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以及对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可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审判实践来看,人民法院诉讼不作为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人民法院作为诉讼活动的主持者和指挥者,其不作为造成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下降,损害人民法院自身形象。因此,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完善诉讼立法规范,健全监督救济机制;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判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职责的义务而不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而建立与加强对行政不作为的立法监控是减少行政不作为产生的有效方式.立法者应考虑从行政程序原则、行政程序制度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不作为行政违法实施充分有效的救济 ,应扩大对不作为行政违法的司法救济范围 ,将损害公共利益的不作为行为、抽象的不作为行为和损害相对人权利的各项具体不作为行为 ,都纳入司法救济 ;同时应将行政内救济优先、司法救济最终、救济机构地位独立、社会干预、检察机关主动介入等原则 ,确立为对不作为行政违法的司法救济原则 ,并且 ,确定对不作为行政违法的司法救济方式应该是 :宣告不作为行为是行政违法、责令行政机关限期履行行政行为、责令行政机关赔偿损失、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不作为违法之国家赔偿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不作为违法以现实的行政作为义务存在为前提,以行政主体能够履行而未履行为必要。怠于行使自由裁量作为义务的行为只要违反合理原则即构成行政不作为违法。因行政不作为违法造成相对人损害,只有在相对人具备公法上请求权时,方有可能成立国家赔偿责任。作为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必须区分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分层次考察,其中行政不作为违法作为损害产生的原因力是从行为的社会意义角度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相同的行为对待,但是两者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只有准确界定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精确分析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外延、内涵、性质以及它们的构成,并加以区别对待,才能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出来的政府不作为伦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政府不作为伦理现象对构建社会公共行政,建设以人为本的伦理职能,形成良好的行政道德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不作为伦理现象的根源是传统官场文化的浸染,行政人员职业精神、社会价值观的缺失,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够完善。其治理途径主要有:加强体制伦理建设,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加强行政道德管理,构建行政立体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行政不作为违法是行政违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进行司法的最终救济,能够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背景下,人民享有更多的利益表达权是必然趋势,公共政策制定中健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是现实利益分配的需要,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表达机制中,主体、客体、渠道、方式“四位一体”的协调贯通是主题;目前尚存在主体不平衡、客体不作为、渠道不畅通、方式较激进等问题;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四大措施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治理机制是破题之道。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张的趋势。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行政管理支出约束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支出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为了有效控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我们必须在预算编制和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考评等方面建立财政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