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艺术不是现代性的产物,但却是在现代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栖身之地。其在被赋予新的意涵的同时,也成为现代教师的时代遭遇。不少教师面对这一遭遇体现出两种视域的迷乱:一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表现为对教学艺术性的沉迷和迷惑;二是打着艺术性教学的旗号实施“技术化”教学,在实施教学艺术的实践中模糊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界线,进而表现为一种“混乱”。所以,迷惑的解决需要理论研究者与教师清晰的认识这些问题.以消解迷乱。  相似文献   

2.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3.
水彩画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彩画的表现方式与审美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艺术中。它作为一个传统性的绘画学科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使设计艺术除去功能之外带有思想、观念与人文关怀的美学特色,提升了现代设计艺术表现的精神品格。同时也为水彩画本体语言的拓展和完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缘,使水彩画蔓学价值有了新的阐释,并带来了设计艺术基础教学的一些变革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表征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形势下,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变为视觉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及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增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感染力,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对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以直呈、挪用为特征的装置艺术是以对传统艺术及艺术观念的反动而出现的现代艺术样式。实际上,考察艺术从过去到现代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装置艺术的产生有其现代艺术在观念与形式上发展的必然性。本文从现代艺术的模仿—再现—复制的发展和形式主义表现观念的极端发展中,分析考察了装置艺术赖以成立,得以产生的观念之源、根据与其艺术观演变之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海派文学兼有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特性。海派文化继承了吴越文化的传统,同时又具有很鲜明的开放性与现代性,海派文学则生动如实地展现了海派文化特有的内涵;海派文本中充满了浓郁的市井传统,但其日常生活和生存空间里却透露出现代商业社会的种种痕迹;海派文学在中国文学的艺术传统中吸收了灵感和营养,但在艺术表现领域更多地开始了现代性的探索,完成了对传统文学艺术的一项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题村内容和艺术传达方式两方面对台湾女作家衣若芬的小小说创作进行了客观的把握。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细细梳理了作家的创作重点:主要以都市人和都市环境为题材,着力表现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各种心灵状态及商品社会中人被物化的悲哀,并特别注重对现代生活中的妇女命运的探讨。同时,还对都市环境品质劣化作了深刻的揭示。显示出都市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在艺术传达方式上,认为衣若芬主要采用散文化叙述。表现出以线性叙述和静点叙述相结合的舒缓自然的叙述风格,并注意营造浓厚的抒情氛围。  相似文献   

8.
现代打油诗对传统打油诗既有传承也有新变,其文体上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通俗而不低俗、诙谐而不油滑、真诚而又豁达等三个方面。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样式,现代打油诗摈弃了传统打油诗的低俗内容、诙谐幽默的同时又能够谑而不虐。现代人抒写真性情、表现大胸襟的打油诗写作提升了这一文体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9.
在汉赋作品中第一次较多地描写和表现了汉朝人的服饰美,这成为现代人了解汉代纺织业和服装业发展的窗口,同时艺术地再现了汉朝人成熟自信的精神气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汉赋文学审美倾向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民间美术是人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中国民间美术直抒胸臆的情感表现、自由时空的构图形式、象征寓意的造型表现、阴阳一体的整体观念,以及动态剪影造型法、装饰变形法、几何造型法和文字表现法等造型方式,对现代平面设计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国家本位观彰显工具论价值取向,教育的个人本位观则彰显目的论价值取向。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现代性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本位观所内蕴的教育国家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在现代教育法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法治化内蕴了教育现代化应然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近代叙事诗不仅详尽地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各大历史事件,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风云变幻的近代史,而且放眼看世界,对近代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也作了记录和反映,充分彰显了中国叙事诗“纪实性”的特征,堪称当之无愧的“诗史”。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和报刊业发展史上,南社成员都曾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于右任、雷铁、汪精卫、柳亚子、邵飘萍等人,先后创办了多份宣传革命思想的报纸杂志。他们以媒体为阵地,在国内外掀起了反清、讨袁、揭露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舆论高潮,为革命事业的开展创造了积极条件。南社成员宣扬革命,文人集团利用文字为武器,展示自己的力量,实际上代表了近代中国在野知识分子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和手段从科技性的角度来看的确比以往更有效率.但打卡机和指纹考勤为什么在实际中会被否弃不用呢?原因就在于现代管理提倡的是灵活的控制手段.而打卡机和指纹考勤等正好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管理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存在着一个现象 :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文学的学术资源甚至将之搁置。表现在 :一是语文教材现代文学作品的遴选与现代文学的文本资源脱节较大 ,二是中学教师教授文学作品的教法与教授内容与现代文学的学术资源脱节严重。原因在于教育理念的陈旧和教师人文素质的低下。对现代文学研究界而言 ,难使研究的当代性得到充分发挥。解决学术资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策略应是做到“两合作”、“两指定”、“一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近代报刊诞生以来,媒介批评领域存在的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斗争的表现形态,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分析认为,在纷然杂陈、众声喧哗的中国现代媒介批评场域中,源自科学性视角的媒介批评曾经对新闻传播中张扬伪科学、宣传封建迷信等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发出铿锵有力的批判声音;这种批判声音是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金融支持——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改进型熵权法从粮食安全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五个领域评价了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建立了农业贷款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分布滞后馍型.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现代化生产对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最大,却呈缓慢发展甚至倒退的局面;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绩效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粮食安全水平;农业贷款是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动因,农业贷款的远期拉动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选用甘肃省2005—2016年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等均与甘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呈正向相关;其中,市场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最为显著,消费需求水平、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产生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体系中,现代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间存在着异质的排斥性和同质的兼容性.中国现代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固然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但重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同质兼容因素,也是中国现代组织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平面化方式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绘画艺术的复制性和复数性生动的映射出我们时代的文化特质,通过对细分化了的“深度”的层层剥开,以“失真”的艺术手段和“实时有效反应机制”充分的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多元的社会景观,并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