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署名“后村居士编集”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中,笔者查到几首佚诗,现录如下: 卷七六八韩溉集失收《云》:“轻惹离愁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长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每来仙洞袭行衣。春风波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卷十二) 按: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亦未收。韩集中诗多咏物,此诗亦为咏物,似可证为韩作。 卷八六 ○吕岩集失收《神仙》:“得道来来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枝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港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应难老,乞与贫儒换…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误收之唐人诗篇 ,又得一束 :册六四卷三三四二页三九九三六陈羽《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 ,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 ,年年先发馆娃宫。”(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二 ) 按 :此唐陈羽诗 ,见《全唐诗》卷三四八。册六九卷三六五五页四三九○六丘葵《芝山》 :“床头枕是溪中石 ,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不还过鸟语 ,独闻山雨对花时。”(清同治孙尔准《福建通志》卷五 ) 按 :此唐贾岛《宿村家亭子》诗 ,见《全唐诗》卷五七四。册七二卷三七四一页四五一二七李善美《大堤曲》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  相似文献   

3.
以《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作参照系读《全宋诗》,又得佚诗7首,现录如下: 册一卷二一页300杨朴集失收《中秋》:“一年月色今宵好,千里无云秋夜长。宿鹊已惊枝上梦,露萤空缀草头光。清辉霭霭寒侵屋,香雾濛濛影转廊。老子于中非浅兴,披衣起坐据匡床。”(《后村千家诗》卷四) 册五四卷二八二○页33614戴复古集失收《初夏》:“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闲庭犹戏蝶,高柳已鸣蜩。”(同上书卷二) 陈祐《冬夜》:“寒气侵侵夜未央,九门传令一声长。庭除半露墙根雪,月形外分瓦垅霜。”(同上书卷六…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编选的《后村千家诗》,是一本较好的带资料性的唐宋诗选本。它不仅可作为近体诗读本,而且对唐宋诗的辑佚校勘有较高的价值。张璋黄番校注的《朱淑真集》卷九《辑佚》,就从此书辑得《惜花》等五首诗,并以此书为参校本之一。编《全宋诗》,也可从中辑出数量可观的诗篇。然阙名诗人较多,胡向侬等《后村千家诗校注》已查出了一些阙名作者,但仍有190首诗的作者阙名,我粗略翻了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第一节《宋代文学的承先启后》中引宋初诗人滕白的诗 :“稻穗登场谷满车 ,家家鸡犬更桑麻。”《全宋诗》也将此诗收入滕白名下 ,诗题为《七绝三首》 ,其共同根据为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一书。笔者近日翻阅《全宋诗》《杨万里集》 ,发现这三首绝句均为杨作 ,陈景沂收入《全芳备祖》时 ,误漏作者姓名 ,以至于错归后收在滕白名下。现将此二诗录下并略述浅见 :《田家乐》 :“稻穗堆场谷满车 ,家家鸡犬更桑麻。漫栽木槿成篱落 ,已得清阴又得花。” (《全宋诗》卷二三页 2 6 4 2 1)《圩田二首》 :…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①一句,其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全唐诗》第七册435卷4821页作“幽咽泉流水下滩”。“水”字下注云:“一作冰”,“滩”字下注云:“一作难”。清人卢抱经校本作“水下难”。段玉裁在《经韵楼集》卷八《与阮芸台书》作“冰下难”。日本那波本作“冰下滩”。(以上引文均见十三院校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376页)以上诸说,我们以为“冰下滩”是对的。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小传》云:“樊州诗四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樊川诗四卷,加上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明明只有六卷诗,何以编为八卷呢? 经检核,《全唐诗·杜牧集》前三卷,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以下所引《樊川文集》,均用此本)前三卷所载诗同,编次与《樊川文集》亦同。不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其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全唐诗》第七册435卷4821页作“幽咽泉流水下滩”。“水”字下注云:“一作冰”。“滩”字下注云:“一作难”。清人卢抱经校本作“水下难”。段玉裁在《经韵楼集》卷八《与阮芸台书》作“冰下难”。日本那波本作“冰下滩”(以上引文均见十三院校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全唐诗》更是诗歌总集整理的典范。但《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庞大,除前人所论,又有300余组,可粗略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等四种情况。《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共计24组59例诗歌,或重录于近同,或误收于相关,或错讹于无绪,缘例释证,甄别真伪,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问依、王皓叟《后村千家诗校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是一本颇得好评的书,然也偶有注误者.如卷十六《宫室门·寺》类,有阙名诗人《寺》一首,诗云: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暗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注:“晴川:阁名,在今湖北汉阳.”  相似文献   

11.
余读诗文典籍,遇有诗人名、字抵牾乖违者,辄探赜考索,时有所获。今择若干条,以飨读者。一、人名考李瀚、李擀为一人《全唐诗》、《全唐文》将李瀚、李游列为二人,然二人实同为一人。《全唐诗》卷七三七李瀚小传云:“李瀚,后唐天成中(按此误,应是长兴四年,另有文详考)擢进士第,仕晋,为翰林学士。《丁年集》若干卷。”所录诗一首,即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集中之卢明府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唐诗》载孟浩然诗共二卷,计二百六十四首,其中所涉及与卢明府相过从者凡六诗:《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六诗中之“卢明府”,论家多认为是卢象,其根据乃《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诗下注“一作卢象诗”,而卢象集内(此指《全唐诗》卷一二二)亦确载此诗,题上也确无“卢明府”三字。主此说者,首为李嘉言先生(见《古诗初探·全唐诗校读法》),继而有陈贻焮先生(见《唐诗论丛·孟浩然事迹考辨》)。李云:  相似文献   

13.
《全宋诗》卷二四八三据《橐斋铅刀编》卷五录周年《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谏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第十二句阙四字,仅有一个”老”字。检《宋百家诗存·橐斋铅刀编》此句为“老钵席完莱”。又第十六句“一读一感慨”,《诗存》作“百不代一慨”。《全宋诗》卷二八三四据《方泉诗集》卷三录周文噗《赠相士丁日宣》,第七旬闭一字,仅六字为“兴来一笑扫燕□”,校云:“群贤集作云。”检《宋百家诗存·方泉集》,此句作“兴来一笑扫燕然”。作“扫燕然”于义为长。《全宋诗》校补二则@方…  相似文献   

14.
在《全唐诗》收录的两千多名作者中,绝大多数出身知识分子,不少当过大小官吏,而闽籍诗人胡令能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胡令能生活于中唐时代,大约在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年间.《全唐诗》载,他是“莆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据此可以推知两点:其一、他住在莆田乡间,是一个修理铁木器的  相似文献   

15.
蔡正孙考论——以《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正孙是宋遗民 ,也是宋末元初一位重要诗评家 ,其《诗林广记》为世所重。蔡氏还编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二十卷 ,却罕为人知。此书选唐宋千家诗人作品 ,包括自己及大量宋遗民作品 ,分标三百格 ,并加评释。此书明清以来在我国罕见流传。郭绍虞《宋诗话考》考述蔡正孙著作 ,未及此书 ;《全宋诗》广搜博采 ,亦遗是书。本文根据此书所载有关蔡正孙的材料对其加以考论。关于蔡氏的生平 ,郭绍虞《宋诗话考》仅言其为谢枋得门人、宋遗民 ,称“余无可考” ;而本文则考证出蔡氏生年及生平大略。关于蔡氏的作品 ,《全宋诗》仅辑得二首 ,本文从《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辑出五十八首 ,并据此对他的诗歌创作情况作了考察。关于蔡氏的诗学观点 ,由于《诗林广记》所载只是前人诗话 ,只能从其所选作品及所附诗话中间接体现出来 ,而《唐宋千家联珠诗格》则有蔡氏大量的评语 ,是研究其诗学观的难得材料 ,本文据此对蔡氏的诗学观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卷435载白居易《花非花》一首,全文仅六句: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虽系长短句,但无词调,是诗,不是曲子词。它词语迷离恍惚,不易索解。嗜读古典诗歌的友好,每以见询。白居易在自编集子中,将此诗归入“感伤”一类,为我们理解此诗提供了一点线索。今试为铨释,就正同好。 “花非花”:用花比喻美丽女子,例子举不胜举。“非花”,意思是其美如花,但不是植物的花,而是美人。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当我方辑《全唐诗补编》时,得见韦旭升著《朝鲜文学史》,其中云高丽人权永(约当元时在世)所编《东文选》一书中,“还有崔承祐、朴仁范、崔匡裕等到过中国的文人留下七言律诗若干首”,并摘录了部分诗题,如崔承祐《送曹松入罗浮》、朴仁范《九成宫怀古》、《径州龙朔寺》、崔匡裕《长安春日有感》等,均为在唐时所作.然当时虽多方搜求,均未得见《东文选》一书.在《全唐诗续拾》的前言中,我写了此一缺憾,并于卷三六崔致远诗后,记录了韦书提供的线索.去年初我写《<全唐诗补编>编纂工作的回顾》(刊《书品》1993年2期),仍以未见此书为憾事.  相似文献   

18.
(一) 最近,陈尚君辑校的《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部一百二十余万字的著作包括修订过的《全唐诗外编》及新辑的《全唐诗续拾》,共收诗六干三百余首,句一千五百余条。它不但全面清理总结了近当代学人嵬辑唐五代佚诗的成果,而且在新佚诗的发现与鉴辨方面有极丰富的创获,体例上亦有创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出版标志着唐诗(?)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嵬罗的宏富。《全唐诗》于康熙四十五年(1705)编成后不久,日人市河世宁(旧署上毛河市宁,1739—1820)就开始补辑佚诗,成《全唐诗逸》三卷。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将王重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合刊为  相似文献   

19.
<正> 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全唐文》三八八)称皇甫冉诗文“存于遗札者三百有五十篇”,由其弟皇甫曾编集。《新唐书·艺文志》(六十)著录《皇甫冉诗集》三卷。《全唐诗》收诗二百三十四首,编为二卷(二四  相似文献   

20.
李涉生年考     
李涉,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因两《唐书》无传,《唐诗纪事》等书也没有关于其生卒年的记述,故其生年难以确考.根据现有材料,我们只能大致推定其生年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左右.据两《唐书·李渤伟》知李涉有弟名渤.《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曰;“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李涉诗中也多次提及李渤,如《与弟渤新罗剑歌》(《全唐诗》卷四七七)、《奉和九弟渤见寄绝句》(同上)、《谴谪康州先寄弟渤》(同上)等.又据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全唐诗》卷四七三),知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