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光辉的产业前景,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探讨娄底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发展原则,文化产业园的选址、各功能区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经费筹措等问题,对促进娄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5):111-114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南阳文化资源厚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转型升级战略选择和有力抓手,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路径。南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创意园区建设滞后、创意能力不足、创意人才缺乏、资金瓶颈制约、产业引导和落实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只有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完善多类型投融资主体,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适时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众创空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引导和落实,全力打造"创意名城""智慧南阳",才能为南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3.
皖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领军文化品牌持续强劲,一批省、市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相继获批或即将规划,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立起来.目前皖北文化产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适应,运行机制不够活,对传统文化资源过度依赖,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为:签署皖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协议,建立皖北文化产业发展智库,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面向皖北的大视野,选择有皖北亮点和优势的文化产业体系,继续打造好皖北文化产业的几大品牌并发展新业态,增强文化产业的融资能力,防止没有文化和过滥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地方政府贯彻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必然选择,是避免文化产业同质竞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面对文化资源流失、创意缺乏、高级文化产业人才不足和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滞后等困难,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必须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科学定位区域文化产业和产品优势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策划包装时要创新融资渠道,解决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区域文化特色,通过增加文化产品创意特色打造富于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创新中外合作形式,加强文化产品的中外合作生产.  相似文献   

5.
刘凯 《金陵瞭望》2006,(17):21-21
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通过具体载体来落实。南京顺天实业集团公司把投资方向放在文化产业的载体平台的建设上。目前.已开工建设“江苏文化产业园”和“世界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大载体平台.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被市列为重点培育的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里.该公司就占了2个。第一个是“江苏文化产业园”.江苏文化产业园是由省、市、区人民政府,南京顺天实业集团公司联合打造的以动漫动画为主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同时包含音像图书展销、书画艺术拍卖、影视电影制作及文化用品批销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微笑曲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形象分析区域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在价值链分配中所占位置的普适性模型"微笑曲线".认为国内众多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通过"文化"创意开发、文化"品牌"推广及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彻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高新技术武装文化产业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的当下,加速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实现,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娄底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构建和开发不仅传播和强化了娄底文化品牌,而且繁荣了国家文化,是一项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都很凸显的可行性路径,更是现代科技成果与文化联姻实现落地转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娄底要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及人才培养.实施娄底人才培养、"后发赶超"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发展有资源、资本、人才和市场四大要素,区域经济视野下的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综合充分考虑本区域的要素禀赋,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域,发展文化产业时理应高度重视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但要真正实现西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又必须消除对本地资源禀赋的过度依赖,把人才要素放在首位,以高质量的创意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各要素优化的基本路径,探索出可行的产业发展道路,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生产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凸显服务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与塑造中国风格的历史重任;通过明确文化产业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引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创新数字化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克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消费乏力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引导文化消费,释放文化消费能力,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