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阶段和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为背景 ,对南京沿江开发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等问题作了较深的分析。本文认为南京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备基本条件 ,面临良好的机遇 ,提出了南京沿江开发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以开放的思路进行南京沿江开发 ;跨江联动 ,优势互补 ;以促进产业集群为手段 ,以培育若干产业世界制造中心为目标 ,将南京发展成为与上海相呼应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注重长远利益 ;沿江开发要以市场为主导等。最后 ,本文从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南京沿江开发的基本策略 ,包括制度环境建设问题 ,培育产业集群的策略措施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将南京建成国际性城市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过程的稳态和混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总体上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功能优点,但是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是不断演化的。从分析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特征来看,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动力在于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稳定性及其共生性。从产业集群演化的逻辑斯谛模型分析可知,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现象。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与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也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23-227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而区域品牌已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至于多地争夺同一区域品牌的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品牌本质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在竞争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混沌特征。引导产业集群及其区域品牌演化机制由"竞争-(随机性)分岔-混沌"调整为"竞合-(选择性)分岔-协同"是区域品牌走向科学发展的有效办法,具体策略有让竞合成为区域品牌的集体意愿、使分岔成为区域品牌的主动选择、把协同作为区域品牌的共同追求等。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其演化升级不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政府行为、产业集群之间分工、区域文化、区位因素等要素充分融合,在创新环境与创新制度的互动与协调下,使产业结构突破原有的模式,促成产业集群升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变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其实际升级过程与"路径依赖—聚变效应—路径升级(新的路径依赖)—新聚变效应……"的演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演化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产业集群动态演化不仅受内部行为机制的影响,还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关联。本文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该集群发展规模以及效益的演化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是由集群组织环境变迁和组织内部结构、行为相应改变来共同推进的;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性均衡是集群规模和效益之间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规模和效益演化两者间达成协调,促进产业集群的正向演进,是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开放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成功地推动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集群自身的演变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现实中有很多产业集群逐步演化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进而逐步丧失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所需的动态能力,陷入衰退,甚至衰亡。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无法基于集群优势实现持续创新。通过构建动态开放的产业集群网络,可以克服产业集群发展特定阶段存在的衰退风险,实现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延续集群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一般理论出发 ,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了企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集群与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关系 ,提出江苏区域发展必须借鉴产业集群理论 ,政府要创造有利于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并且产业集群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区域发展模式。相比之下,落后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极不理想,很多学者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对落后地区产业集群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落后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业集群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从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理论方法,研究分析区域企业群落生成、企业群落向产业集群演化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等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及其特征条件.认为在一定产业生态位下生成的产业集聚核对区域产业的聚集和区域企业群落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支配原理主导了企业群落向产业集群的演化;正是集群内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合作达到协同的自组织机制,促成了高效有序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企业跨区域发展视角下的产业集群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固有的双重性,使得产业集群面临着锁定性和衰退风险,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现象表明,以集群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为基点,将传统单一地域的产业集群扩展为多地域的产业集群网络,变产业集群内的分工为产业集群间的分工,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升级。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间,企业跨区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容易形成产业集群间的分工,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而构建区域品牌则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以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廊坊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廊坊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江防洪格局的战略转变,制约荆州——岳阳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因素得到根本改观,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坚实、开发历史悠久的优势重新得以凸显,并且由于近几十年开发滞后,反而使该地区成为湘鄂两省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产业由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兴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高潮的到来,荆岳沿江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湘鄂两省应抓住这一机遇,联手共建荆岳沿江地区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荆岳沿江地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强荆岳沿江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建荆岳长江产业带,实现荆岳沿江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社会环境较为封闭,其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模式和转型升级路径与发达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在实地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安徽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概括出了安徽产业集群发展的6种一般模式,对6种集群模式转型升级瓶颈进行了概括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链、组织形态、创新系统和集群环境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产业集群整体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真 《理论界》2006,(8):12-13
当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显著特色。本文从企业集聚、企业衍生、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企业集聚发展的局限性等微观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规律,对进一步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满林 《理论界》2004,(6):38-39
当前,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必须统筹优化东北三省的生产力布局,必须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工程,全力打造适宜于产业迅速集聚和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产业集群已成为地区参与竞争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迅速兴起,是因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可以刺激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可以转化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内生”的过程而非“人工”的行为。从产业集群内生成长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异质的,产业集群之间组织专业化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长期动态优势,它来源于组织内部长期积累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产业集群发展是一个“产业区域化”过程。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机构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各级政府在制定集群政策方面需要重新定位,并制订切实有效的集群政策,促成集群和良性竞争互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企业、行业间的相互协作、融合和提高,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面对资源紧缺和当今经济危机困境,外商直接投资成为资本跨国界流动的重要方式,并凭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外商直接投资的集中化布局趋势进一步彰显了产业集群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优势。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竞争优势,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借助集群优势进一步提高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开发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开发有利于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效与合理。渝怀铁路的兴建对西部地区、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三峡经济区及川黔湘鄂四省接壤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就渝怀铁路与区域经济开发的关系谈谈浅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又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动性,结合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形成基础及构成要素,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对促进二者互动协调发展、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城市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