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Rn指标、Gi系数和θi指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大部分产业为高度集聚、少部分产业为中等集聚,集聚化程度不断加剧,且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环渤海地区;集聚化程度加剧是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历史产业基础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修正了由Ellison和Glaeser(1997)构造的E-G指数,使之能够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形,并将其用于对中国制造业中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和比较。我们验证了集聚理论中对要素禀赋(如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中间产品依存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存在较大集聚程度的结论。此外,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产业集聚地区差异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产生外溢作用,铁路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正向外溢作用明显大于公路,且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2)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地区层面,铁路对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公路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但对东部地区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并在东部地区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特征。行业层面,铁路和公路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新  费太安 《江淮论坛》2009,(5):56-60,31
利用1999年至2007年(2004年除外)约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我们重点考察了我国制造业行业产业集聚度的变动情况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变动的影响。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度呈上升趋势,高集聚度行业数量增速明显;一个地区的国有产出比重越大,其产业集聚度也越高;利税率越高的地区其产业集聚度反而越低。此外,行业平均规模、出口率以及外部性对产业集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扩散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集聚水平是否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本文以此为研究目标,利用1998~2007年规模以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库详细分析了制造业区位分布的变化.我们发现,尽管沿海地区仍然是国内制造业的集聚区域,但是以2004年为界,制造业集聚的拐点已经开始显现;具体说来,在1998~2004年期间由于浙江、江苏与山东等省份的产业集聚能力增强致使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趋势,在2004~07年期间由于广东、江苏与上海等省市的产业向中部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扩散,使制造业总体上呈现扩散趋势.同时,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说,地级城市间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地理学派(NEG)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与市场拥挤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产业集聚还是分散.东部地区本地市场效应与价格指数效应的作用大于市场拥挤效应的作用因而自发形成了产业集聚,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下也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但中东部产业集聚的核心要素、集聚所处阶段、集聚条件、内部运作模式、集聚效果均有差异.中部地区应加大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及设施,提高集聚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制定较为完善的产业集聚战略与政策,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因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国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及时把握该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在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有助于发挥该产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放大作用,促进国家宏观低碳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该产业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强度降低了170.9%: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电力为主,三者占85%以上,1996到2003年煤炭所占比例从45.2%下降到11.1%,石油所占比例从16.1%上升到23.5%,2004年以后,各类能源结构相对较为稳定;该产业碳排放逐年增加.2003年以后增加速度加快,2003年以前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2004年以后则基本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强度是实现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对脱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在崛起进程中应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的优势、以及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扩大和提高自己的制造业,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心。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崛起。中部地区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主导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关系、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制造业与农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使产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突破各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对产业组织的集聚形态进行了延伸和重塑。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整体程度逐渐提高,省际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差距在逐渐缩减,地理集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内陆地区扩散;虚拟集聚程度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极化现象严重,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虚拟集聚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上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区域间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加速地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并进,实现“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地方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来自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反映产业外部性本质的两种主要形式之──地方化经济分解成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并以2000、2004年中国4位数行业制造业为素材,实证分析1)地方化经济对全部四位数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2)地方化经济对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新兴的高新技术三个典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本文发现,无论从静态还是滞后影响来看,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地方化外部性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但产业内集聚远高于关联产业集聚;从三个典型行业来看,成熟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以产业内集聚为主,高新技术行业更多地表现为关联产业集聚.本文的发现对目前中国城市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意义的启示应重视发展中等规模城市.另外,地方政府在选择主导性产业时,应区别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在产业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学者认为,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是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促进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移即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仍然高度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且集聚的趋势还在加强,形成制造业梯度推移粘性。本文着重分析1985~2005年26个制造业部门集聚程度的变化情况,找到集聚程度下降的部门,分析其转移的方向,对于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部门,运用二次函数拟合,并对所得到的函数式求一阶偏导,进而得到其推移的可能时间,以期为我国制定促进产业梯度推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市场一体化引致的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变化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基础上 ,利用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 ,实证分析了中国 1 980、 2 0 0 1年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中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 ,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已有提高 ,产业布局已发生根本改变 ,绝大部分行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 ;结合国际经验的进一步讨论认为 ,中国现阶段仍处于“产业高集聚、地区低专业化”的状况 ,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总体上仍较低 ,且滞后于对外的一体化水平 ,这一现状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 ,进而推动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三维分析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歇尔和韦伯开始的传统产业的集聚分析框架,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区位原理。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比较优势和区位原理的作用日益弱化,而知识的创新和流动对形成产业集聚现象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认为,就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而言,可以在一个由空间集中性、产业聚合性和知识流动性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主要体现在此三者综合作用基础上形成的聚合效应。地理集中是产业集聚的表象,产业网络是产业集聚的本体,知识流动是产业集聚得以运行和强化的基础。根据“集中”和“聚合”的不同程度,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可以被划分为四种类型。从而为人们有意识的培育和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大规模空间集聚引起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区位及就业)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及相对集聚系数方法,分析了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及资源、装备、高技术三种类型制造业行业的大规模空间集聚特征、模式及变化。结果表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呈现明显的空间集中化、密集化趋势;相对于制造业总体,三个典型产业拥有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其中属于资源型产业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制造业呈现显著的空间分散式集聚模式,其分散程度有所上升;属于高技术产业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属于装备型产业的汽车制造业基本呈现空间集中式集聚模式,其集中程度有所上升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产业协同集聚是产业发展至高级阶段的产业关联表现形态。对单一产业集聚的研究表明集聚对区域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试图探讨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溢出作用。研究选取了粤港澳大湾区2003—2019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多空间尺度运用EG修正指数和DCL指数测度了产业协同集聚的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邻近地区创新的溢出效应,以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益的思路。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存在产业协同集聚现象,但水平仍然较低;(2)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协同集聚度高于大湾区,其中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最高;(3)都市圈尺度下的比较发现,广州和深圳两大都市圈的产业协同集聚度居于大湾区领先水平;(4)港澳生产性服务业与珠三角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低于珠三角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显示出生产要素未能高效便捷流动导致港澳近年来与珠三角制造业的经济关联度不及珠三角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关联度;(5)粤港澳大湾区尺度下的协同集聚度与区域创新水平均不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地区尺度下两个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显著,对珠三角...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30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再测算,围绕其时空格局特点与空间分异机理展开探讨,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12个地区处于最佳前沿面,余下18个地区则存在较大提高空间。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即存在增强且趋于稳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包含的省份数量之和已占到省级行政区总数的73.33%,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亦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聚类现象。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增强关系。具体到不同区域,东部地区的主导因子为财政支农力度,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受农业发展水平、环境规制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6):68-72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30个行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各省市已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集聚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5年省级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对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小;分区域来看,江西、湖北、湖南以及云南4省的第二产业与碳排放强度关联度最大,其他7个省(市)的碳排放强度与第三产业的关联性最大.综合而言,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中第三产业与碳排放强度关联性最强,长江中游地区中与碳排放强度关联性最高的是第二产业;探讨长江经济带控制碳排放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期能有效控制产业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转移与集聚状况。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均是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化部门,制造业存量规模均比较大,但是上海市制造业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不断向外部转移,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制造业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向本地迅速集聚,尤其是浙江省制造业集聚速度非常快。在长三角内部,沪苏浙三省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造业地区转移和集聚趋势,总的趋向是制造业从上海市向江苏省和浙江省转移,尤其是转移到浙江的速度和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