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人是中国文化追求的作为人的最高目标,做人做到圣人,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极致。各家各派都对圣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圣人是具有最高道德水平和最高智慧的人。另一方面,在圣人具备哪些素质、圣人概念的具体内涵等方面又有不同的理解。儒学在人伦日用上为圣人命名,认为圣人具有最高的道德,可以向天学习,制定人间的礼乐制度,得天理,行教化。先秦道家的圣人观与汉代以后的道教成仙的目标相结合,演化为唐以后内丹而仙、救世救民的圣人观。中国医学则认为圣人和于阴阳,淳德全道,恬愉虚无,治病救人,仁心仁术。  相似文献   

2.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主导学术——儒学不是靠创造而是靠传圣人话延续与成长的。汉武帝之后的大儒都在阐释大师,以传圣人话为己任,在儒家中很难找出自由演说的思想者。早在先秦即已露传圣人话之端倪。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美奂美轮的儒家文化,无不建立在对“真实”忽略不计的基础之  相似文献   

3.
曾海军 《殷都学刊》2008,29(1):131-135
儒家学说是一套具有宗教性超越品格的价值信仰系统,其立“人”知“命”达“天”至“圣”的内在超越理路是基本清楚的。圣人之境作为一种超越的本体境界,它具有基督天国一样的绝对完美性和一劳永逸性。对于这样一种整体化的圣人之境必须予以打破,彻底破灭这种境界所给出的终极完满性。  相似文献   

4.
魏仕庆 《船山学刊》2009,(2):119-121
在葛洪眼中,治世是圣人所具备的最根本特征。葛洪心目中的圣人形象集中反映了他金丹道教信仰与世俗社会调和的价值旨趣。他认为,圣人远不及神仙高明。葛洪的圣人观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他作为道教教徒出世而不离世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5.
论儒家孝道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宇 《兰州学刊》2006,4(2):28-29
儒家孝道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孝道观不同的社会含义。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民国的儒家孝道观,其内涵不断得到扬弃。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而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鹏  谭燕妮 《理论界》2013,(5):152-154
荀子的圣人观包括:(1)圣人的“材性知能”与普通人并无二致,圣人所以异于常人之处在于其能“积”、“伪”。(2)圣人的核心特质是“知通统类”,表现为熟稔礼法典制及其蕴含的原则,同时还集真善美于一身。(3)缘于“圣人”、“君”、“师”的统一,圣人的功化表现为制礼义、行教化和施刑政。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孔子尊称为圣人,可见孔子的地位与形象之高大。然而根据先秦典籍记载,孔子最初并不是一位圣人,而是一位君子。君子与圣人有何区别,孔子怎样由君子到圣人,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圣人,这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载认为圣人的主要特征是:在主观修养方面,圣人能够知礼成性;在认识能力方面,圣人能够超越“闻见之知”而达到“德性所知”的境界;在与道、万物的关系方面,圣人能够体悟天道,应对万物时兼体而不累.张载所认定的模范圣人是孔子,同时认为他自己的心性修养水平也已接近圣人.张载的圣人观维护了传统儒家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修养的立场,但同时有重内圣而轻外王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佛、道和儒家思想对形成王阳明以"良知"为基础的"吾性自足"的圣人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圣人观的主要内容是:在道德认识论上,圣人是道德主体和道德客体、知与行的统一;在道德行为上,圣人是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价值载体;在道德修养上,圣人吾性自足,具备最本质的人性。王阳明的圣人观是对先儒圣人观的"自我超越",完成了儒家圣人观从"庙堂"到"人间"、从"书斋"到"民间"的伟大转变,实现了儒家圣人观的世俗化、大众化和民间化。  相似文献   

10.
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汉以前妇女观的相对平等性 ,西汉的妇女观开始走向苛严。在此过程中 ,董仲舒、刘向、班固和班昭分别源于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立场而形成的有关妇女的理论与观念 ,是促成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建立与强化的关键所在。此后 ,正统儒家妇女观对中国古代女性观念始终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荣波 《东岳论丛》2006,27(3):150-153
《易传》是公认的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解读《易经》之作,除了对《易经》的思想继承和阐发外,还大量吸收了战国时期以儒道为主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易传》中的“君子”观念继承了孔子思想,又结合易学中的“时”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其“圣人”观念既受到老子的影响又与老子相异。由此,《易传》中反映出较独特的关于“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周礼的精神实质是“亲亲”,即根据血缘来确立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和进行权力、资源的分配.这一原则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而崩溃.先秦儒家改造了周礼,促进了“礼”的精神的变迁.在先秦儒家之“礼”的精神从“仁”到“义”的演变背后,是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和权力、资源分配的标准从“德”到“利”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马晓乐 《齐鲁学刊》2004,(4):123-127
庄子的圣人观否定社会现实,认为"圣人"是超越现实、还朴归淳,具有最高人格的方外之人,他强调的是对原始自然的遵循和效仿,追求的是配天地之德的至高境界。郭象的圣人观肯定社会现实,无意于彰显圣人的神性和超越,而着意于圣人与世无刃、与百姓无隙的闲恰与自得,他强调圣人要无心以临天下,既内具圣人之德,遗世离俗,又外施王者之政,涉世入俗。庄、郭圣人观的不同,体现了二者思想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援儒入道、以道释儒、儒道会通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9-34
颜元一反宋儒完全以人伦道德立论的圣人观,将它重新回复到先秦儒家涵盖"道德、智慧、事功"的本来面目,进而更开出了一条简易平近的成圣之路,即不再是空讲本体证悟,索求内在道德的无尽追寻,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日用人生间,人各就其质性所近、心志所愿、才力所能而专精一技一艺;或是素位而行,尽其本分;或是改过迁善、道德践履。这不但没有使人疏于圣人之道的追求,反而更加鼓起了人自觉努力以成就尧舜圣道的实践精神与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学圣人是道德权威、政治权威、思想权威多个维度的统一,在社会秩序建构中发挥着类似韦伯所说的"感召力权威"的作用。圣人作为政治权威是社会秩序建构的应然主体,体现了圣人和民众之间的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圣人作为道德权威是社会秩序建构核心价值的人格载体,能够通过其人格影响力把儒学所倡导的"仁"推广到家、国、天下等人类共同体中去。圣人作为思想权威是人类历史进程基本原理的领悟者,具有最高智慧,在社会秩序建构中发挥着百世之师的作用。先秦儒学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突显圣人权威旨在把制度权威和体现这种制度价值的人格权威结合起来,以追求长治久安,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心之良知是谓圣”到“万物一体”,体现了王阳明圣人观的两个核心。“心之良知是谓圣”回答了“成圣何以可能”的问题;“万物一体”则进一步指出了圣人必然要达到的精神境界。王阳明赋予了每个人以成圣的可能,大大提升了普通人成圣的信心,体现出人性平等的思想。但作为儒者的圣人,并不是与日常百姓等同,而是应当履行儒者的社会责任,将一体之仁施行于天下。  相似文献   

17.
1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视为"文之枢纽".所谓"文之枢纽",即全书的总纲.对于总纲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把握.我们认为<原道><征圣><宗经>可以看作是"文心"部分,分别从文体论、审美性和创作论方面体现了刘勰儒家经典文学化的观点;<正纬>和<辨骚>归为"雕龙",体现了文学经典的确立."文心"和"雕龙"它们共同构建了一种文学范式:儒家经典向文学经典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儒家价值观与儒家对公共性的理解及其公私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儒家推己及人;修、齐、治、平;三不朽以及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路径显示出儒家理解公私观念的独特方式。近现代的公私观念与对国民性的反思交相呼应,实则都是儒家价值观的入世表达和中西合璧式的改良。  相似文献   

20.
“圣人有过”论是王阳明圣人论的一个重要面向,揭示这一论说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王阳明圣人论的人性论意蕴,并可以澄清围绕阳明满街皆圣人这一论说所产生的种种不贴切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